链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3176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链条,能够减小滑动接触面积、使润滑剂产生动压力从而降低滑动接触阻力,并且降低同一部位的滑动接触从而降低磨损量,即便产生张力变动、滑动接触阻力的变动、磨粉或尘埃等的混入等干扰,也能够降低产生振动或接触噪声的情况。该链条(100),是将前后具备连结孔的多个链板(110、120)以可转动的方式连结而成,并与引导部件(150)滑动接触并被引导,其中,至少一个链板(120),其滑动接触并被引导的端缘(121)形成为连续的曲线状,并且该链板以连结前后连结孔(122)的中心的线与端缘(121)之间的距离在前后连结孔(122)的中间点以外的位置最大的方式形成为前后非对称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工业用机械等的动力传递机构或者输送机械等的链传动机构中使 用的低摩擦链,特别是涉及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正时驱动系统的链条的低摩擦链。
技术介绍
一般情况下,在汽车、工业用机械等动力传递机构或者输送机械等中,具备利用架 设在驱动侧链轮和从动侧链轮之间的链条来传递动力的传动装置。例如,在汽车的发动机中具备利用架设在曲轴链轮(驱动侧链轮)和凸轮链轮 (从动侧链轮)之间的链条来传递动力的正时驱动系统,该链条与链导、张紧杆等引导部件 滑动接触。这些链条通过使形成有一对销孔的多个链板在链条长度方向上错开并利用分别 插入到该一对销孔中的连结销而弯曲自如地连结而成,链板的上下至少一方的端缘形成为 与链导、张紧杆等引导部件滑动接触并被弓I导。进而,为了降低该链板的端缘与引导部件之间的滑动接触阻力,公知有如下的链 条使链板的与引导部件滑动接触的端缘弯曲成凸状,以减小滑动接触面积,并且使润滑剂 产生动压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第4137147号公报(第4至6页、图1、图3)在该公知的链条500中,如图10所示,内链板510和外链板520的与引导部件滑 动接触的端缘511、521分别以同样的方式弯曲成凸状,该凸状端缘511、521最突出的部分 与引导部件(未图示)滑动接触并移动,由此减小滑动面积,并且会在引导部件和凸状端缘 511,521的滑动接触部分的前方形成楔状的空间,通过链条500的移动能够产生楔状膜的 效果产生库艾特(Couette)流,使润滑剂产生动压力,从而降低滑动接触阻力。但是,在公知的链条500中,链板510、520为左右对称的形状,凸状端缘511、521 最突出的部分存在于链板510、520的链条移动方向中央,所有的链板510、520都与引导部 件滑动接触,因此始终在相同的部位滑动接触,因而存在凸状端缘511、521的磨损量增加 的问题。并且,对于张力变动或磨损的产生、磨粉或尘埃等的混入,由于滑动部位始终相 同,因此存在容易产生振动或接触噪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的专利技术,S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 种链条,能够减小滑动接触面积、使润滑剂产生动压力从而降低滑动接触阻力,并且降低同 一部位的滑动接触从而降低磨损量,即便产生张力变动、滑动接触阻力的变动、磨粉或尘埃 等的混入等干扰,也能够降低产生振动或接触噪声。技术方案1涉及的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方式解决上述课题,一种链条,其是将前后具备 连结孔的多个链板以可转动的方式连结而成,该链板的至少一方的端缘与引导部件滑动接触并被引导,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链板,其滑动接触并被引导的端缘形成为连续的曲线状, 并且该链板以连结前后连结孔的中心的线与端缘之间的距离在前后连结孔的中间点以外 的位置最大的方式形成为前后非对称形状。技术方案2涉及的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方式进一步解决上述课题,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 链条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前后非对称形状的链板以外的链板形成为端缘部不与引导部件 滑动接触的形状,所述前后非对称形状的链板和除了该链板以外的链板,沿链条的移动方 向交替配置。技术方案3涉及的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方式进一步解决上述课题,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 链条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前后非对称形状的链板配置为使连结前后连结孔的中心的线 与该端缘之间的距离最大的部分位于链条移动方向的后方。技术方案4涉及的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方式进一步解决上述课题,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 链条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链板全部由前后非对称形状的链板构成,所述前后非对称形状 的链板沿链条的移动方向交替地前后反向配置。技术方案5涉及的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方式进一步解决上述课题,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 方案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链条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前后非对称形状的链板的滑动接触并 被引导的连续曲线状的端缘,形成为圆弧状。 技术方案6涉及的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方式进一步解决上述课题,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 方案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链条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前后非对称形状的链板的滑动接触并 被引导的端缘,是滚子链或者套筒链的链板的上下方向两端缘。技术方案7涉及的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方式进一步解决上述课题,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 方案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链条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前后非对称形状的链板的滑动接触并 被引导的端缘,是无声链的链板的未形成齿的一侧的端缘。在本专利技术的链条中,前后具备连结孔的多个链板可转动地连结,该链板的至少一 方的端缘与引导部件滑动接触并被引导,其中,至少一个链板将滑动接触并被引导的端缘 形成连续的曲线状,由此能够减小滑动接触面积,能够使润滑剂产生动压力从而降低滑动 接触阻力,并且能够起到以下的特殊的效果。S卩,本技术方案1涉及的专利技术的链条形成为连结前后连结孔的中心的线与端缘之 间的距离在前后连结孔的中间点以外的位置最大的前后非对称形状,由此因滑动接触摩擦 力以及链板的中间点以外的位置与滑动接触引导面抵接并按压滑动接触引导面而产生的 链板的转矩,根据张力或者根据张力变动、滑动接触阻力的变动、磨粉或尘埃等的混入等干 扰,链板在滑动接触引导面上转动从而使抵接点移动,因此能够降低同一部位的滑动接触 从而降低磨损量,并且能够通过转动来吸收干扰从而降低产生振动或接触噪声的情况。在本技术方案2涉及的专利技术的链条中,在技术方案1涉及的链条所起到的效果的 基础上,前后非对称形状的链板以外的链板形成为端缘不与引导部件滑动接触的形状,前 后非对称形状的链板和除了该链板以外的链板沿链条的移动方向交替配置,由此前后非对 称形状的链板的转动带能够较大,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同一部位的滑动接触从而降低磨损 量,并且能够通过转动来吸收干扰从而降低产生振动或接触噪声的情况。在本技术方案3涉及的专利技术的链条中,在技术方案2涉及的链条所起到的效果的 基础上,前后非对称形状的链板配置为,使连结前后连结孔的中心的线与该端缘之间的距离最大的部分位于链条移动方向的后方,由此由滑动摩擦力产生的链板的转矩和通过按压 产生的链板的转矩的方向一致,因此转动量进一步增加,能够进一步降低同一部位的滑动 接触从而降低磨损量,并且能够通过转动来吸收干扰从而降低产生振动或接触噪声的情 况。在本技术方案4涉及的专利技术的链条中,在技术方案1涉及的链条所起到的效果的 基础上,链板全部由前后非对称形状的链板构成,该前后非对称形状的链板沿链条的移动 方向交替地前后反向配置,由此无论链条的移动方向是哪个方向,同样都能够降低滑动接 触阻力,并且能够吸收干扰,能够降低产生振动或接触噪声的情况。在本技术方案5涉及的专利技术的链条 中,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4中的任一项所 述的链条所起到的效果的基础上,前后非对称形状的链板的滑动接触并被引导的连续曲线 状的端缘形成为圆弧状,由此能够产生动压力,因此滑动接触部分前方的楔状空间的形状 不会因链板的转动而变化,因而能够使该形状稳定从而降低滑动接触阻力,并且能够吸收 干扰,能够降低产生振动或接触噪声的情况。在本技术方案6涉及的专利技术的链条中,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5中的任一项所 述的链条所起到的效果的基础上,前后非对称形状的链板的滑动接触并被引导的端缘,是 滚子链或者套筒链的链板的上下方向两端缘,由此在滚子链或者套筒链中,无论上下方向 中的哪个方向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链条,其是将前后具备连结孔的多个链板以可转动的方式连结而成,该链板的至少一方的端缘与引导部件滑动接触并被引导,所述链条的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链板,其滑动接触并被引导的端缘形成为连续的曲线状,并且该链板以连结前后连结孔的中心的线与端缘之间的距离在前后连结孔的中间点以外的位置最大的方式形成为前后非对称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泽敏彦齐藤丰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