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有效处理高炉炉缸堆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9237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有效处理高炉炉缸堆积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有效处理高炉炉缸堆积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炉冶炼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有效处理高炉炉缸堆积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炉炉缸里主要是液态渣铁和焦炭,焦炭死料柱沉浸入铁水中,焦炭料柱的孔隙中填充液态渣



炉缸堆积按堆积位置分为中心堆积和边缘堆积两种,按堆积的原因分为石墨碳堆积,碱性黏结物堆积,炉凉堆积,
TiC、TiN
及其固溶体
Ti(C

N)
的混合物堆积等

不管是哪种形式的炉缸堆积,都是高炉操作中基本操作制度长期不合理造成的,炉况由于原燃料及设备因数等条件变化,高炉操作不能及时随之变化,炉况由正常逐渐转变为不正常,进一步发展后变为失常

[0003]高炉炉缸堆积相当于高炉炉缸直径缩小,有效工作空间缩小,容不下新生产的渣铁,进而炉缸内渣铁环流减缓,炉缸逐步不活跃的一种现象,从而造成高炉热制度大幅波动

初始煤气流紊乱

风量与风压不对称,不接受风量,压差波动大,下料不均匀,渣铁排放异常等

整个高炉稳定顺行状态被打破,管道,滑料,悬料时有发生,如无有效的措施恢复将易于发展成炉缸冻结

高炉产量

指标严重下滑,成本大幅升高

如何在炉缸堆积后,快速处理炉缸堆积,是广大炼铁工作者时刻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0004]处理堆积的常规手段为减风

缩矿批

退负荷

堵风口,加入大量的降低炉渣熔点的物质

如萤石

锰矿

均热炉渣

新型金属化炉料等,但加入的量和方式,以及高炉操作配合的调整各式各样,导致高炉恢复周期都较长

而中小高炉一般需要
10

15
天,大型高炉根据炉况恶化的程度,处理周期从几周到一年不等,高炉产量

指标严重下滑,成本大幅升高

虽然锰矿洗炉已经是行业内常规处理炉缸堆积的手段,但其加入量和方式方法,以及高炉配合洗炉的调整手段各式各样,没有较为合理明确的控制目标,及结合配合洗炉的高炉操作调整,导致高炉处理炉缸堆积周期都较长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快速有效处理炉缸堆积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有效处理高炉炉缸堆积的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快速有效处理高炉炉缸堆积的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
[0008]1)
缩矿批至开炉矿批的
85
%,退全焦负荷至
2.88
倍;
[0009]2)
退全焦负荷后采用隔九加十方法集中加循环净焦;
[0010]3)
通过调整加湿量和风温等措施控制铁水
Si
含量在
1.0
±
0.2
%,物理热在
1500
±
20℃
,通过调整用矿配比,控制二元碱度在
1.09
±
0.01
倍;
[0011]4)
采用同时发展中心和边缘的布料制度,在原矩阵的基础上,焦炭矩阵中最小角度加1环,最大角度加1环,矿石矩阵中最小角度减
0.5
环;
[0012]5)
按照铁水中锰含量在
0.8
%以上,渣中
(MnO)
含量为
1.5
%左右加入锰矿洗炉;
[0013]洗炉期间,将全炉水温差控制为
7.0

8.5℃
,风量不得小于正常风量的
90
%,最大不要超正常风量的5%,所堵风口个数不超过高炉总风口个数的
10
%,若超过,在洗炉时有序逐步捅开;
[0014]6)
待风量和风压关系对称

下料顺畅,顶温相对平稳后,逐步扩矿批

提负荷及恢复布料制度;
[0015]7)
当矿批恢复正常矿批的
95
%,负荷恢复正常的
95
%,压量关系对称,下料顺畅,料批恢复到正常水平,无悬料

崩料等情况,标志着炉缸堆积处理结束,转为正常炉况调剂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结合锰矿洗炉
+
大风量
+
小矿批
+
全焦
+
集中加循环净焦
+
布料调整,明确洗炉期间的矿批和负荷,布料调整,控制铁水
[Si]、[Mn],渣中
(MnO)
,物理热,二元碱度,水温差,风量使用,送风风口个数,锰矿不同阶段添加量及添加方式等操作,一般只需3~
10
天就可以消除炉缸堆积,使炉况恢复到正常水平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实施例1处理炉缸堆积时水温差变化图;
[0018]图2为实施例1处理炉缸堆积渣中
(MnO)
含量变化图;
[0019]图3为实施例1处理炉缸堆积铁水
Mn
含量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1]本专利技术一种快速有效处理高炉炉缸堆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实现:
[0022]1)
按原有用矿比例,缩矿批至开炉矿批的
85
%;即:如原矿批为
55
吨,烧结矿用量
70

(38.5t)
,球团矿用量
25

(13.75t)
,块矿用量5%
(2.75t)
,高炉开炉时矿批为
38
吨,则矿批改为
32.3t
,烧结矿用量
70

(22.60t)
,球团矿用量
25

(8.08t)
,块矿用量5%
(1.62t)
;退全焦负荷至
2.88
倍,即:以高炉正常生产时的燃料比为参考,按煤比与焦比
1:1
置换,将高炉喷煤提供热量全部以焦炭代替,如原矿石重量
/
焦炭重量=
4.66
倍,现改为矿石重量
/
焦炭重量=
2.88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快速有效处理高炉炉缸堆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实现:1)缩矿批至开炉矿批的
85%
,退全焦负荷至
2.88
倍;2)退全焦负荷后采用隔九加十方法集中加循环净焦;3)通过调整加湿量和风温等措施控制铁水
Si
含量在
1.0
±
0.2%
,物理热在
1500
±
20℃
,通过调整用矿配比,控制二元碱度在
1.09
±
0.01
倍;4)采用同时发展中心和边缘的布料制度,在原矩阵的基础上,焦炭矩阵中最小角度加1环,最大角度加1环,矿石矩阵中最小角度减
0.5
环;5)按照铁水中锰含量在
0.8%
以上,渣中
MnO
含量为
1.5%
左右加入锰矿洗炉;洗炉期间,将全炉水温差控制为
7.0

8.5℃
,风量不得小于正常风量的
90%
,最大不要超正常风量的
5%
,所堵风口个数不超过高炉总风口个数的
10%
,若超过,在洗炉时有序逐步捅开;6)待风量和风压关系对称

下料顺畅,顶温相对平稳后,逐步扩矿批

提负荷及恢复布料制度;7)当矿批恢复正常矿批的
95%
,负荷恢复正常的
95%
,压量关系对称,下料顺畅,料批恢复到正常水平,无悬料

崩料等情况,标志着炉缸堆积处理结束,转为正常炉况调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速有效处理高炉炉缸堆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隔九加十加焦方法是指第1批集中加净焦,中间隔9批正常料,第
10
批再集中加净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贵军李晓东李淼王楠罗霄卢郑汀桂林峰麻德铭
申请(专利权)人: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