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高配比生矿的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8270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炉炼铁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高炉高配比生矿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炉高配比生矿的操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炉炼铁
,尤其涉及一种高炉高配比生矿的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炉炼铁使用的原料主要分为熟料与生料,熟料包括烧结矿和球矿,而生矿则属于生料,也就是自然开采后破碎成一定小粒度的天然矿石

生矿对比烧结矿和球矿,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但是其冶炼性能稍差

目前国内在高炉炼铁中使用生矿的最高比例约为
25
%,如果进一步提高入炉的生矿比例,则高炉炉况波动频繁,经济指标变差

[0003]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提高生矿使用比例,主要问题在于高炉技术人员还未找到高配比生矿的高炉操作方法,配置工艺不完善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使用高比例生矿时,生矿

烧结矿

球矿之间的配制不合理,导致大量生矿进入高炉后炉内压力大幅度升高,炉况不顺;生矿

烧结矿

球矿之间粒度控制不合理,生矿入炉后炉内料柱透气性差,引起高炉不顺;生矿化学成分含量不稳定,含铁量偏低,有害元素含量高,导致大量生矿入炉后炉内温度场变化,高炉煤气流分布失常,引起高炉不顺;高比例生矿导致高炉内部气流分布不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高配比生矿的操作方法,能够合理配置生矿

烧结矿和球矿,并进行粒度控制,提升料柱透气性,保证气流正常
/>合理分布,提升经济效益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提供一种高炉高配比生矿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
S1、
对矿石和焦炭分别根据粒度尺寸进行选型筛分,并将相同粒度尺寸的所述矿石和所述焦炭分别送入高炉料仓,所述矿石包括生矿和烧结矿

球矿,对所述生矿

所述烧结矿和所述球矿分别进行选型筛分;
[0008]步骤
S2、
预设高炉布料档位和布料角度,所述档位包括矿石档位和焦炭档位,所述布料角度包括矿石布料角度和焦炭布料角度,所述矿石档位包括
N
档,每个所述矿石档次分别对应不同的所述矿石布料角度,所述矿石布料角度包括最小矿石布料角度和最大矿石布料角度;所述焦炭档位包括
N+2
档,每个所述焦炭档次分别对应不同的所述焦炭布料角度,所述焦炭布料角度包括最小焦炭布料角度和最大焦炭布料角度,其中,所述最小焦炭布料角度小于所述最小矿石布料角度,所述最大焦炭布料角度大于所述最大矿石布料角度;
[0009]步骤
S3、
根据所述高炉布料档位和所述布料角度,依次对所述矿石和所述焦炭在高炉内进行布料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在所述步骤
S1
中,所述生矿

所述烧结矿和所述焦炭的粒度尺寸共分为四类,其中,一类包括
26mm

35mm
,二类包括
36mm

45mm
,三类包括
46mm

60mm
,四类包括大于
60mm
,所述球矿的粒度尺寸包括
10mm

20mm。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在所述步骤
S2
中,所述矿石档位包括6档

10
档,所述焦炭档位包括8档

12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在所述步骤
S2
中,随着所述矿石档位的变大,所述矿石布料角度依次增加;和
/
或,随着所述焦炭档位的变大,所述焦炭布料角度依次增加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在所述步骤
S2
中,所述最小焦炭布料角度比所述最小矿石布料角度小1°
,所述最大焦炭布料角度比所述最大矿石布料角度大1°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在所述步骤
S3
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确认所述矿石的总重量,以及所述生矿

所述烧结矿和所述球矿各自的重量比例;
[0015]在所述步骤
S3
中,根据所述重量比例对所述生矿

所述烧结矿和所述球矿分别进行称重,依次将一半所述烧结矿

全部所述生矿

另一半所述烧结矿以及全部球矿布料进入所述高炉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
S3
中,在对所述矿石和所述焦炭在高炉内进行布料时,所述高炉的炉顶主皮带从所述高炉的中心逐渐向所述高炉的炉墙移动并布料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在所述步骤
S3
中,当所述生矿的所述重量比例大于
40
%时,增加若干钢筋头,依次将一半所述烧结矿

若干钢筋头

全部所述生矿

另一半所述烧结矿以及全部球矿依次布料进入所述高炉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在所述步骤
S3
中,还包括以下步骤:检测炉渣二元碱度,当所述炉渣二元碱度不满足预设标准时,调节所述重量比例,或者向所述高炉内配加硅石和
/
或白云石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
S3
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所述高炉的风口小套长度可变,随着所述生矿的所述重量比例的增加,相应增加所述风口小套的长度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高炉高配比生矿的操作方法,通过相同的粒度尺寸的矿石和焦炭分级配置,能够保证布料后形成的料柱的孔隙度最大且间隙均匀,增加生矿

烧结矿

球矿和焦炭之间的透气性,高炉煤气流更加顺畅,避免高炉内部压力大幅度升高,使得炉况较为顺利;焦炭档位比矿石档位多2个档位,最小档位对应使最小焦炭布料角度小于最小矿石布料角度,最大档位对应使最大焦炭布料角度大于最大矿石布料角度

这样,焦炭布料能够完全覆盖矿石布料,即使使用大配比生矿,其生矿含铁量偏低且有害元素含量高,焦炭作为高炉内还原反应的重要还原剂,可以始终提供高温下的还原气体,有助于形成高炉内的顶部熔融铁屑和渣滓,利于高炉内物料和气体的顺利流动,提供稳定的热量

稳定的碳含量及稳定的还原剂,使得炉况较为顺利,能够提高生矿比例至
40
%左右,显著提升经济效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高炉高配比生矿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
S1、
对矿石和焦炭分别根据粒度尺寸进行选型筛分,并将相同粒度尺寸的所述矿石和所述焦炭分别送入高炉料仓,所述矿石包括生矿和烧结矿

球矿,对所述生矿

所述烧结矿和所述球矿分别进行选型筛分;步骤
S2、
预设高炉布料档位和布料角度,所述档位包括矿石档位和焦炭档位,所述布料角度包括矿石布料角度和焦炭布料角度,所述矿石档位包括
N
档,每个所述矿石档次分别对应不同的所述矿石布料角度,所述矿石布料角度包括最小矿石布料角度和最大矿石布料角度;所述焦炭档位包括
N+2
档,每个所述焦炭档次分别对应不同的所述焦炭布料角度,所述焦炭布料角度包括最小焦炭布料角度和最大焦炭布料角度,其中,所述最小焦炭布料角度小于所述最小矿石布料角度,所述最大焦炭布料角度大于所述最大矿石布料角度;步骤
S3、
根据所述高炉布料档位和所述布料角度,依次对所述矿石和所述焦炭在高炉内进行布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高配比生矿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
S1
中,所述生矿

所述烧结矿和所述焦炭的粒度尺寸共分为四类,其中,一类包括
26mm

35mm
,二类包括
36mm

45mm
,三类包括
46mm

60mm
,四类包括大于
60mm
,所述球矿的粒度尺寸包括
10mm

20mm。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高配比生矿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
S2
中,所述矿石档位包括6档

10
档,所述焦炭档位包括8档

12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高配比生矿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
S2
中,随着所述矿石档位的变大,所述矿石布料角度依次增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生利余骏张涛颖匡洪锋陈胜蔡林师瑞红翁映桃李润泽洪亚樑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