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测热交换器泄漏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8862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泄漏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检测热交换器泄漏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检测热交换器泄漏的装置及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泄漏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热交换器泄漏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冷轧板带处理线生产工艺的连退和
/
或镀锌机组退火炉中,辐射管燃烧系统主要是采用煤气和助燃空气在辐射管内通过带点火电极的烧嘴将一定比例的煤气和助燃空气点燃,煤气在辐射管内燃烧后辐射对带钢加热

辐射管内燃烧后的废气通过热交换器一方面对进入辐射管内助燃空气进行预热已到达在与煤气快速

高效的混合燃烧;另一方面将辐射管内燃烧后多余的废气换热后排向废气管道,输送至集气室进行预热回收利用

[0003]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空气和煤气的空燃比调节不当,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辐射管局部开裂导致热交换器出现烧损等现象

现有的检测方法存在复杂且精确度不够

[0004]基于此,急需一种检测热交换器泄漏装置和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

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
/
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热交换器泄漏的装置及方法,其结构简单

安装方便

精度高且能够连续检测<br/>。
[0007]在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热交换器泄漏的装置,包括:支撑装置

连接腔体和检测装置

所述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所述热交换器;所述连接腔体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上用于连通所述热交换器;所述检测装置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用于检测所述热交换器的泄漏情况

[0008]在上述用于检测热交换器泄漏的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腔体包括圆柱形腔体

异形腔体

封堵法兰和异形密封垫

所述异形腔体从所述圆柱形腔体的一侧向外延伸

所述封堵法兰设置于所述圆柱形腔体的另一侧

其中,所述异形密封垫匹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外壳以在所述热交换器穿过异形密封垫插入所述圆柱形腔体后密封所述热交换器的外壳与所述异形腔体的内壁之间的缝隙

[0009]在上述用于检测热交换器泄漏的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底部法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圆柱形腔体的另一侧,且通过所述圆柱形腔体连通所述热交换器;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底部法兰,且连通所述热交换器

[0010]在上述用于检测热交换器泄漏的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注入管法兰

第一连接注入管

第二连接注入管

注入管压力表

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所述注入管法兰连接于所述封堵法兰;所述第一连接注入管的出口侧连接所述注入管
法兰,且连通所述圆柱形腔体;所述第二连接注入管的一侧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注入管的出口侧,且连通于所述第一连接注入管;所述注入管压力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注入管的另一端,用于测量通入所述第二连接注入管的气体的压力;所述第一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注入管的入口侧,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连接注入管的通断;所述第二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注入管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连接注入管的通断

所述第三开关阀置于所述输出管用于控制所述输出管的通断

[0011]在上述用于检测热交换器泄漏的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还包括输出管和第三开关阀

所述输出管设置于所述注入管压力表和所述第二开关阀之间的所述第二连接注入管上,且连通于所述第二连接注入管

[0012]在上述用用于检测热交换器泄漏的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还包括快速接头,所述快速接头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注入管的入口侧,用于实现向所述第一连接注入管注入压缩空气的压缩空气注入管的连接和断开

[0013]在上述用于检测热交换器泄漏的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配管法兰

配管

配管压力表和配管开关阀,所述配管法兰连接于所述底部法兰;所述配管的入口侧连接所述配管法兰且连通所述热交换器;所述配管压力表设置于所述配管的出口侧,用于测量通入所述配管中的气体的压力;所述配管开关阀设置于所述配管上,用于控制所述配管的通断

[0014]在上述用于检测热交换器泄漏的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框架

支撑连接板和承托部

所述支撑框架包括支撑架和连接于所述支撑架的底部的底架;所述支撑连接板的下部连接于所述底架的另一侧,且所述支撑连接板的上部开设有通孔,以能够穿过所述连接腔体;所述承托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顶部,用于承托所述热交换器

[0015]在上述用于检测热交换器泄漏的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承托部包括支撑板

调节支撑板和圆弧支撑部,所述支撑板连接于所述支撑架的顶部;所述调节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上部;所述圆弧支撑部设置于所述调节支撑板的上部,用于承托所述热交换器

[0016]在上述用于检测热交换器泄漏的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底架,所述支撑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架,以使得所述连接杆能够调节所述支撑架的垂直度

[0017]在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热交换器泄漏的方法,应用于前述的用于检测热交换器整体泄漏的装置,包括将第一连接注入管

第二连接注入管

输出管

热交换器和配管连通以注入压缩空气;在注入压缩空气后闭合输出管以检测第一连接注入管

第二连接注入管

输出管和配管的自身或者连接处的泄漏情况;在未出现泄漏时将第一连接注入管

第二连接注入管

热交换器和配管中的压力升压到
F
帕并保持
t
分钟以判断热交换器是否泄漏

[0018]在上述用于检测热交换器泄漏的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将第一连接注入管

第二连接注入管

输出管

热交换器和配管连通以注入压缩空气”,包括:打开第一开关阀

第二开关阀

第三开关阀和配管开关阀以使得第一连接注入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检测热交换器泄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所述热交换器;连接腔体,所述连接腔体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上,用于连通所述热交换器;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用于检测所述热交换器的泄漏情况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腔体包括:圆柱形腔体;异形腔体,所述异形腔体从所述圆柱形腔体的一侧向外延伸;封堵法兰,所述封堵法兰设置于所述圆柱形腔体的另一侧;异形密封垫,其中,所述异形密封垫匹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外壳以在所述热交换器穿过异形密封垫插入所述圆柱形腔体后密封所述热交换器的外壳与所述异形腔体的内壁之间的缝隙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底部法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圆柱形腔体的另一侧,且通过所述圆柱形腔体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底部法兰,且连通所述热交换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注入管法兰,所述注入管法兰连接于所述封堵法兰;第一连接注入管,所述第一连接注入管的出口侧连接所述注入管法兰,且连通所述圆柱形腔体;第二连接注入管,所述第二连接注入管的一侧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注入管的出口侧,且连通于所述第一连接注入管;注入管压力表,所述注入管压力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注入管的另一端,用于测量通入所述第二连接注入管的气体的压力;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注入管的入口侧,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连接注入管的通断;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二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注入管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连接注入管的通断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还包括:输出管,所述输出管设置于所述注入管压力表和所述第二开关阀之间的所述第二连接注入管上,且连通于所述第二连接注入管;第三开关阀,所述第三开关阀置于所述输出管用于控制所述输出管的通断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还包括:快速接头,所述快速接头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注入管的入口侧,用于实现向所述第一连接注入管注入压缩空气的压缩空气注入管的连接和断开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配管法兰,所述配管法兰连接于所述底部法兰;配管,所述配管的入口侧连接所述配管法兰且连通所述热交换器;配管压力表,所述配管压力表设置于所述配管的出口侧,用于测量通入所述配管中的
气体的压力;配管开关阀,所述配管开关阀设置于所述配管上,用于控制所述配管的通断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包括支撑架和连接于所述支撑架的底部的底架;支撑连接板,所述支撑连接板的下部连接于所述底架的另一侧,且所述支撑连接板的上部开设有通孔,以能够穿过所述连接腔体;承托部,所述承托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顶部,用于承托所述热交换器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连接于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调节支撑板,所述调节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上部;圆弧支撑部,所述圆弧支撑部设置于所述调节支撑板的上部,用于承托所述热交换器;其中,所述调节支撑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垫片以使得所述圆弧支撑部能够平稳支撑所述热交换器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尔建雷华北陈俊秦雪峰徐鹏张力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