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放气插拔设备及充放气插拔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827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铜箔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充放气插拔设备及充放气插拔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放气插拔设备及充放气插拔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铜箔生产
,尤其涉及充放气插拔设备及充放气插拔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铜箔生产行业中,分切机分切铜箔后的箔材卷料形成在
FRP
管上,而
FRP
管则牢固地套接在气胀轴上

现有技术中,当分切机下料时,通常是由操作人员人工将气胀轴放气,后通过两人合力拖拽的方式将气胀轴拔出,之后由另外一个人将卷料放置在车上推走至下一道工序,整个过程离不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下且效率精度极低

而且,现有的气胀轴插拔机构的结构较为复杂,需要多种自动化设备联动,如产生故障,整个环节容易死机

同时,现有的气胀轴插拔机构难以自动完成充放气组件与气孔的对正操作,往往需要人工干预,这不仅会导致气胀轴插拔机构的自动化流程中断,还提高了误操作的风险

[0003]考虑到常规人工插拔气胀轴的操作安全隐患,以及气孔对正困难和插拔效率低下的情况

亟需专门针对性设计一种充放气插拔设备,用以完成气胀轴的充放气及插拔动作,提升自动化的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充放气插拔设备及充放气插拔方法,以完成气胀轴的充放气及插拔动作,提升工作的连贯性和准确度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充放气插拔设备,用于插拔穿接于产品卷的气胀轴,所述气胀轴的一端为定位端,另一端为夹持端,所述定位端的轴侧面设有气孔,所述充放气插拔设备包括承载底座

拔轴滑台

操作滑台

暂存结构和两个承载滑台;所述承载底座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直线滑轨;所述承载滑台包括第一滑台主体和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台主体上的拔轴支架,所述第一滑台主体滑设于所述直线滑轨,所述拔轴支架用于承载所述产品卷的端部;所述拔轴滑台包括第二滑台主体和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台主体上的抱夹组件,所述第二滑台主体滑设于所述直线滑轨且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滑台主体的一侧,所述抱夹组件选择性固定所述夹持端;所述操作滑台包括第三滑台主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三滑台主体上的充放气组件

视觉相机和矫正组件,所述第三滑台主体滑设于所述直线滑轨且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滑台主体的另一侧,所述矫正组件能带动所述气胀轴绕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所述视觉相机用于监测所述定位端的轴侧面,所述充放气组件选择性连通所述气孔,所述充放气组件用于对所述气胀轴充气和放气;所述暂存结构包括摆动连接于所述承载底座上的翻转板和转动连接于所述翻转板上的承载轴,所述承载轴绕自身轴线旋转,所述承载轴的轴线平行于第二方向,所述承载轴能支承所述气胀轴,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均位于水平面内

[0006]作为充放气插拔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载底座还包括底座板

用于支承所述底座板的若干支承柱和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齿条,所述直线滑轨和所述齿条均固设于
所述底座板上;所述第一滑台主体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和
/
或所述第二滑台主体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和
/
或所述第三滑台主体上转动连接有第三驱动齿轮,所述第三驱动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

[0007]作为充放气插拔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拔轴支架沿第三方向滑设于所述第一滑台主体,所述拔轴支架的顶部设有若干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均布的拔轴半槽,所述拔轴半槽能与所述产品卷的端部匹配贴合,所述拔轴半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每个所述拔轴半槽横截面的直径各不相同

[0008]作为充放气插拔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滑台主体上设有抱夹滑轨,所述抱夹组件包括两个拔轴抱夹,所述拔轴抱夹滑设于所述抱夹滑轨,且两个所述拔轴抱夹能相向或相背移动;当两个所述拔轴抱夹相抵靠时,两个所述拔轴抱夹拼接形成夹持通孔,所述夹持通孔与所述夹持端相匹配

[0009]作为充放气插拔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矫正组件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滑台主体,且所述转动件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转动件能止转套设于所述定位端

[0010]作为充放气插拔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件的轴心开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矫正定位孔,所述定位端能部分匹配穿设于所述矫正定位孔

[0011]作为充放气插拔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件包括矫正齿轮,所述矫正组件还包括传动齿轮和矫正驱动单元,所述矫正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用于带动所述传动齿轮绕所述传动齿轮的轴线旋转,所述矫正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连接

[0012]作为充放气插拔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滑台主体上设有装置滑轨,所述充放气组件包括充放气装置,所述充放气装置上连通有充放气管,所述充放气装置滑设于所述装置滑轨,所述充放气装置能相对所述装置滑轨在工作位置与避让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充放气装置位于所述工作位置时,所述充放气管与所述气孔相连通,当所述充放气装置位于所述避让位置时,所述充放气管与所述气孔间隔设置

[0013]作为充放气插拔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翻转板的一端固接有第一转轴,另一端固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和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均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翻转板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承载底座,所述承载轴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翻转板

[0014]充放气插拔方法,应用于上述的充放气插拔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S10
:使套接有待下料的所述产品卷的所述气胀轴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布设,调整两个所述承载滑台在所述承载底座的位置,将所述产品卷的两端分别放置于两个所述拔轴支架上;
S20
:控制所述操作滑台接触所述定位端,利用所述矫正组件带动所述气胀轴旋转,直至所述气孔移动至对正位置;
S30
:使所述充放气组件连通位于所述对正位置的所述气孔,令所述气胀轴放气,然后再使所述充放气组件与所述气孔间隔设置;
S40
:控制所述拔轴滑台接触所述气胀轴,利用所述抱夹组件固定所述夹持端;
S50
:使所述承载轴移动至与所述气胀轴相接触,控制所述拔轴滑台背离所述操作滑台移动,直至所述气胀轴脱离所述产品卷;
S60
:将待下料的所述产品卷替换为待上料的所述产品卷;
S70
:控制所述拔轴滑台朝向所述操作滑台移动,直至所述气胀轴穿过待上料的所述产品卷且所述定位端接触所述操作滑台,然后再使所述承载轴移动至与所述气胀轴间隔设置,令所述抱夹组件松开所述夹持端,控制所述拔轴滑台远离所述气胀轴;
S80
:再次利用所述矫正组件带动所述气胀轴旋转,直至所述气孔移动至对正位置,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充放气插拔设备,用于插拔穿接于产品卷(
900
)的气胀轴(
800
),所述气胀轴(
800
)的一端为定位端,另一端为夹持端,所述定位端的轴侧面设有气孔,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底座(
100
),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直线滑轨(
110
);两个承载滑台(
200
),所述承载滑台(
200
)包括第一滑台主体(
250
)和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台主体(
250
)上的拔轴支架(
210
),所述第一滑台主体(
250
)滑设于所述直线滑轨(
110
),所述拔轴支架(
210
)用于承载所述产品卷(
900
)的端部;拔轴滑台(
300
),包括第二滑台主体(
350
)和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台主体(
350
)上的抱夹组件,所述第二滑台主体(
350
)滑设于所述直线滑轨(
110
)且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滑台主体(
250
)的一侧,所述抱夹组件选择性固定所述夹持端;操作滑台(
400
),包括第三滑台主体(
450
)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三滑台主体(
450
)上的充放气组件

视觉相机(
470
)和矫正组件,所述第三滑台主体(
450
)滑设于所述直线滑轨(
110
)且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滑台主体(
250
)的另一侧,所述矫正组件能带动所述气胀轴(
800
)绕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所述视觉相机(
470
)用于监测所述定位端的轴侧面,所述充放气组件选择性连通所述气孔,所述充放气组件用于对所述气胀轴(
800
)充气和放气;暂存结构(
500
),包括摆动连接于所述承载底座(
100
)上的翻转板(
510
)和转动连接于所述翻转板(
510
)上的承载轴(
520
),所述承载轴(
520
)绕自身轴线旋转,所述承载轴(
520
)的轴线平行于第二方向,所述承载轴(
520
)能支承所述气胀轴(
800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均位于水平面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气插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座(
100
)还包括底座板(
130


用于支承所述底座板(
130
)的若干支承柱(
140
)和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齿条(
120
),所述直线滑轨(
110
)和所述齿条(
120
)均固设于所述底座板(
130
)上;所述第一滑台主体(
250
)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
230
),所述第一驱动齿轮(
230
)与所述齿条(
120
)啮合连接;和
/
或所述第二滑台主体(
350
)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驱动齿轮(
330
),所述第二驱动齿轮(
330
)与所述齿条(
120
)啮合连接;和
/
或所述第三滑台主体(
450
)上转动连接有第三驱动齿轮(
430
),所述第三驱动齿轮(
430
)与所述齿条(
120
)啮合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气插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拔轴支架(
210
)沿第三方向滑设于所述第一滑台主体(
250
),所述拔轴支架(
210
)的顶部设有若干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均布的拔轴半槽,所述拔轴半槽能与所述产品卷(
900
)的端部匹配贴合,所述拔轴半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每个所述拔轴半槽横截面的直径各不相同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气插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台主体(
350
)上设有抱夹滑轨(
320
),所述抱夹组件包括两个拔轴抱夹(
310
),所述拔轴抱夹(
310
)滑设于所述抱夹滑轨(
320
),且两个所述拔轴抱夹(
310
)能相向或相背移动;当两个所述拔轴抱夹(
310
)相抵靠时,两个所述拔轴抱夹(
310
)拼接形成夹持通孔,所述夹持通孔与所述夹持端相匹配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气插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组件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滑台主体(
450
),且所述转动件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剑飞方义蔡恒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