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煤层气井下液压缸的液压动力装置及液压缸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8119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煤层气井下液压缸的液压动力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液压动力装置包括:储油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煤层气井下液压缸的液压动力装置及液压缸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煤层气开发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煤层气井下液压缸的液压动力装置及液压缸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请参照图1,图1为现有技术的煤层气井下排采设备原理图

如图1所示,该设备包括,液压泵站
11
及多芯管道
12
,多芯管道
12
包括二根液压油管
121
及一根排水管
122
,此种排采设备采用液压油驱动井下液压油缸做双向往复运动,将井下水通过排水管
122
排出地面,达到采气目的

液压油由井上液压泵站
11
提供,通过二个液压油管
121
与井下液压油缸相连,液压油分两路进入地下,驱动液压缸运动

由此可见,此种排采设备工作时,井下液压缸需要三根管子
(
二根液压油管
121
及一根排水管
122)
与其相连,通往地面与井上液压泵站连接和排水

实际使用中,三根管子装在一根粗的橡胶管内,构成多芯管道,参照图
2。
[0003]然而,在实际中发现,由于多芯管道的重量是很大的,在向井下输送时,为了防止因管道重力过大,而造成管道急速下落的风险,对地面设施和输送设备的要求非常高,致使井上设施设备都比较庞大,造价也就相应偏高,同时,现有的液压动力装置大都采用电机做为换向单元,即靠电机的正反转驱动液压缸换向,从造成电机磨损过大,使得生产成本也相应的升高

[0004]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克服上述缺陷的用于煤层气井下液压缸的液压动力装置及液压缸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煤层气井下液压缸的液压动力装置,其中,包括:
[0006]储油单元,容置有液压油;
[0007]驱动单元,电性连接于井上电控设备,接收井上电控设备输出的启动信号后将所述液压油转换为压力油输出;
[0008]换向单元,连通于所述驱动单元,所述换向单元具有第一出油孔和第二出油孔,并通过所述第一出油孔和所述第二出油孔分别对应地连通一液压缸的第一活塞室和第二活塞室;
[0009]压力检测单元,装设于所述换向单元上且电性连接于所述井上电控设备,所述压力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压力油的压力值后输出压力信号;
[0010]其中,所述井上电控设备根据所述压力信号输出切换控制信号至所述换向单元,所述换向单元根据所述切换控制信号选择通过所述第一出油孔或所述第二出油孔将所述驱动单元输出的所述压力油对应地输出至所述第一活塞室或所述第二活塞室,以驱动所述液压缸换向工作

[0011]上述的液压动力装置,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0012]集成块,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所述储油单元装设于所述第一端面上;
[0013]液压泵,装设于所述集成块的所述第二端面上且连通于所述换向单元;
[0014]电机,装设于所述第一端面上且所述连接于所述液压泵,所述电机根据所述启动信号驱动所述液压泵工作,所述液压泵将所述储油单元中的所述液压油转换为所述压力油并输出至所述换向单元

[0015]上述的液压动力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端面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X1
油孔和
T1
油孔,所述第一通孔自所述第一端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面,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液压泵,所述储油单元连通于所述
X1
油孔和所述
T1
油孔;
[0016]所述第二端面上开设有
P1
油孔
、T2
油孔
、P2
油孔及
X2
油孔,所述
P1
油孔及所述
T2
油孔连通于所述换向单元,所述
P2
油孔及所述
X2
油孔连通所述液压泵;
[0017]其中,所述液压泵通过所述
X2
油孔及所述
X1
油孔将所述液压油吸入后,通过所述
P2
油孔及所述
P1
油孔将压力油输出至所述换向单元,所述换向单元的回油通过所述
T2
油孔及所述
T1
油孔回流至所述储油单元

[0018]上述的液压动力装置,其中,所述换向单元包括:
[0019]阀座,具有相对的两个侧端面,其一侧端面上开设有
P3
油孔及
T3
油孔,其另一侧端面开设有
A1
油孔
、B1
油孔及
C
油孔,所述
T3
油孔连通于所述
T2
油孔,所述
P3
油孔连通于所述
P1
油孔,所述压力检测单元装设于所述
C
油孔上,所述
A1
油孔及所述
B1
油孔对应地连通所述第一活塞室及所述第二活塞室;
[0020]换向阀,装设于所述阀座的顶面上且连通于所述阀座,所述换向阀电性连接于所述井上电控设备;
[0021]其中,所述压力油通过所述
P3
油孔流入所述换向阀后,所述换向阀根据所述切换控制信号将所述压力油输出至所述
A1
油孔或所述
B1
油孔,所述
A1
油孔及所述
B1
油孔分别为所述第一出油孔和所述第二出油孔

[0022]上述的液压动力装置,其中,所述阀座的顶面上开设有
T4
油孔
、P4
油孔
、A2
油孔及
B2
油孔,所述换向阀的底面开设有
T5
油孔
、P5
油孔
、A3
油孔及
B3
油孔,所述
T4
油孔

所述
P4
油孔

所述
A2
油孔及所述
B2
油孔与所述
T5
油孔

所述
P5
油孔

所述
A3
油孔及所述
B3
油孔一一对应地对位连通;
[0023]其中,所述压力油经所述
P3
油孔

所述
P4
油孔

所述
P5
油孔流入所述换向阀后,经所述
A3
油孔及所述
A2
油孔输出至所述
A1
油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煤层气井下液压缸的液压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单元,容置有液压油;驱动单元,电性连接于井上电控设备,接收井上电控设备输出的启动信号后将所述液压油转换为压力油输出;换向单元,连通于所述驱动单元,所述换向单元具有第一出油孔和第二出油孔,并通过所述第一出油孔和所述第二出油孔分别对应地连通一液压缸的第一活塞室和第二活塞室;压力检测单元,装设于所述换向单元上且电性连接于所述井上电控设备,所述压力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压力油的压力值后输出压力信号;其中,所述井上电控设备根据所述压力信号输出切换控制信号至所述换向单元,所述换向单元根据所述切换控制信号选择通过所述第一出油孔或所述第二出油孔将所述驱动单元输出的所述压力油对应地输出至所述第一活塞室或所述第二活塞室,以驱动所述液压缸换向工作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集成块,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所述储油单元装设于所述第一端面上;液压泵,装设于所述集成块的所述第二端面上且连通于所述换向单元;电机,装设于所述第一端面上且所述连接于所述液压泵,所述电机根据所述启动信号驱动所述液压泵工作,所述液压泵将所述储油单元中的所述液压油转换为所述压力油并输出至所述换向单元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X1
油孔和
T1
油孔,所述第一通孔自所述第一端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面,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液压泵,所述储油单元连通于所述
X1
油孔和所述
T1
油孔;所述第二端面上开设有
P1
油孔
、T2
油孔
、P2
油孔及
X2
油孔,所述
P1
油孔及所述
T2
油孔连通于所述换向单元,所述
P2
油孔及所述
X2
油孔连通所述液压泵;其中,所述液压泵通过所述
X2
油孔及所述
X1
油孔将所述液压油吸入后,通过所述
P2
油孔及所述
P1
油孔将压力油输出至所述换向单元,所述换向单元的回油通过所述
T2
油孔及所述
T1
油孔回流至所述储油单元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单元包括:阀座,具有相对的两个侧端面,其一侧端面上开设有
P3
油孔及
T3
油孔,其另一侧端面开设有
A1
油孔
、B1
油孔及
C
油孔,所述
T3
油孔连通于所述
T2
油孔,所述
P3
油孔连通于所述
P1
油孔,所述压力检测单元装设于所述
C
油孔上,所述
A1
油孔及所述
B1
油孔对应地连通所述第一活塞室及所述第二活塞室;换向阀,装设于所述阀座的顶面上且连通于所述阀座,所述换向阀电性连接于所述井上电控设备;其中,所述压力油通过所述
P3
油孔流入所述换向阀后,所述换向阀根据所述切换控制信号将所述压力油输出至所述
A1
油孔或所述
B1
油孔,所述
A1
油孔及所述
B1
油孔分别为所述第一出油孔和所述第二出油孔
。5.
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潞开王兵申丽兵吕剑军何兴军王柯楠何卫华李晋江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江淮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