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激光增材再制造的集约化修复材料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668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向激光增材再制造的集约化修复材料设计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激光增材再制造的集约化修复材料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激光再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面向激光增材再制造的集约化修复材料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激光再制造生产对象具有种类繁多

类型多样

数量庞大及材质各异的特点,在使役过程中零件的损伤往往具有复杂性

突发性和随机性,而高端在役装备对维修的时效性要求较高

综合考虑损伤零件快速修复的时效性与经济性等因素,工程实际中很难保证在损伤零件增材再制造过程中实现增材再制造材料与损伤零件材料的完全同质匹配

同时,目前适用于损伤零件异质成形修复的增材再制造材料种类还比较少,尚不能满足多数损伤零件增材再制造过程对材料的需求

采用少量广谱高性能集约化材料对不同材质的缺损零件展开集约化激光增材修复,解决野外装备应急维修材料种类不齐全无法进行同材质修复的问题是一种发展趋势

为此,亟需开展面向激光增材再制造的集约化修复材料设计与制备研究...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面向激光增材再制造的集约化修复材料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待修复基体材料体系,所述材料体系至少包括铁基

钛基

铝基等合金体系,并从该体系中筛选出多种易损伤零部件材料种类;步骤二,面向激光增材再制造过程,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历史案例,收集范围包括之前的实验数据及出版论文,获得涵盖基体材料

修复材料

热物性参数

修复后力学性能等数据;步骤三,基于所述数据建立激光再制造数据库,筛选出初步的集约化修复材料组元;步骤四,考虑修复材料与不同基体材料之间的相容性以及异质材料的交互作用规律,利用相图数据

平衡相变原理等热力学计算方法去预测材料在不同温度和成分条件下的相稳定性和相互作用,同时通过强化理论计算可以用于评估不同组元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最终确定集约化修复材料组元;步骤五,以满足集约化修复材料与多种基体材料间的成分差异性

界面强韧性匹配多个约束为目标,构建基于高效全局优化的机器学习模型;步骤六,对不同组元含量下的所有成分体系进行筛选,执行模型预测

合金筛选

实验制备

性能表征

数据反馈的迭代流程;若筛选出的集约化材料在修复所述的多种易损伤零部件材料种类后,力学性能都能满足使用需求,则最终确定该组元及含量为该待修复基体材料体系下的集约化修复材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激光增材再制造的集约化修复材料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基体系下的易损伤零部件材料种类包括
10#
低碳钢
、45#
合金钢
、40Cr
模具钢等,所述钛基体系下的易损伤零部件材料种类包括
TA15、TC4、TC17
等,所述铝基体系下的易损伤零部件材料种类包括
6061、7075、2219

5A06
铝合金等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激光增材再制造的集约化修复材料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修复与再制造数据库包括待修复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占小红张家豪王磊磊史博文张彦霄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