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装载机高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52475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动装载机高压系统,属于电动装载机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装载机高压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动装载机
,具体来说是一种电动装载机高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装载机是在施工工程

矿山港口等应用非常广泛的工程机械

目前随着国家对环保及碳排放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燃油装载机以内燃机作为动力源,效率低,且污染严重

因此,电动装载机成为了更好的选择,但是现有的电动装载机将上装电机与驱动电机进行一体化控制,不仅相互影响操作,且结构复杂,操作

组装

维修均存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1.
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电动装载机将上装电机与驱动电机进行一体化控制,存在结构复杂难操作的问题

[0005]2.
技术方案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7]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装载机高压系统,包括电池系统和多合一系统,所述多合一系统包括上装
MCU
和行走
MCU
,所述上装
MCU
连接控制有上装电机,所述行走
MCU
连接控制有行走电机,所述上装
MCU
和行走
MCU
均连接多合一控制器,多合一控制器连接有整车控制器,所述上装
MCU
和行走
MCU
并联于电池系统中的电池支路
>。
[0008]优选的,所述电池支路包括并联的电池支路一

电池支路二和电池支路三,所述电池支路一连接有
MSD
一,所述电池支路二连接有
MSD
二,所述电池支路三连接有
MSD


[0009]优选的,所述电池系统还包括相互连接的
BMS
控制器和
BMS
驱动模块,所述
BMS
控制器与所述整车控制器连接并被整车控制器控制,所述
BMS
驱动模块分别连接控制有充电正继电器一

充电正继电器二

充电负继电器一

充电负继电器二和主负继电器,所述充电正继电器一和充电负继电器一连接且之间连接有充电座一,所述充电正继电器二和充电负继电器二连接且之间连接有充电座二,所述主负继电器分别连接充电负继电器一和充电负继电器二

[0010]优选的,所述充电正继电器一

充电正继电器二与
MSD

、MSD

、MSD
三连接,所述充电负继电器一

充电负继电器二与电池支路一

电池支路二

电池支路三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
MSD

、MSD

、MSD
三连接有多合一系统中的主正继电器一和主正继电器二,所述主正继电器一与预充继电器一

预充电阻一并联后连接上装
MCU
形成高压回路一,所述主正继电器二与预充继电器二

预充电阻二并联后连接行走
MCU
形成高压回路二

[0012]优选的,所述高压回路二的上装
MCU
还连接有相互并联的冷却模块和
PTC
加热模块,所述冷却模块连接有继电器一,所述
PTC
加热模块连接有继电器二

[0013]优选的,所述高压回路二还并联有
DCDC
模块

[0014]优选的,所述多合一系统还包括多合一驱动模块和多合一控制器,所述多合一控
制器通过内部
CAN
通信模块二连接多合一驱动模块

上装
MCU、
行走
MCU

DCDC
模块

[0015]优选的,所述
BMS
控制器通过内部
CAN
通信模块一与
BMS
驱动模块

充电座一

充电座二通信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通过整车
CAN
通信模块连接
BMS
控制器

多合一控制器和冷却模块

[0016]3.
有益效果
[0017]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装载机高压系统,包括电池系统和多合一系统,多合一系统包括上装
MCU
和行走
MCU
,上装
MCU
连接控制有上装电机,所述行走
MCU
连接控制有行走电机,上装
MCU
和行走
MCU
均连接多合一控制器,多合一控制器连接有整车控制器,上装
MCU
和行走
MCU
并联于电池系统中的电池支路

通过设置独立的上装
MCU
和行走
MCU
对上装电机和行走电机进行分别控制,多合一控制器连接上装
MCU
和行走
MCU
并协调控制上装电机和行走电机,实现电动装载机工作与行走分别工作;上装
MCU
和行走
MCU
分别位于两个独立高压回路,分别由两个预充电路及主正继电器进行控制,可以实现在上装电机出现严重故障情况下,行走电机依然进行正常行走动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装载机高压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0021]1、
整车控制器;
2、BMS
控制器;
3、BMS
驱动模块;
4、
充电正继电器一;
5、
充电座一;
6、
充电座二;
7、
充电正继电器二;
8、MSD
一;
9、MSD
二;
10、MSD
三;
11、
充电负继电器一;
12、
充电负继电器二;
13、
电池支路一;
14、
电池支路二;
15、
电池支路三;
16、
主负继电器;
17、
电池系统;
18、
多合一系统;
19、
继电器一;
20、
预充继电器二;
2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动装载机高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系统
(17)
和多合一系统
(18)
,所述多合一系统
(18)
包括上装
MCU(33)
和行走
MCU(34)
,所述上装
MCU(33)
连接控制有上装电机
(31)
,所述行走
MCU(34)
连接控制有行走电机
(32)
,所述上装
MCU(33)
和行走
MCU(34)
均连接多合一控制器
(30)
,多合一控制器
(30)
连接有整车控制器
(1)
,所述上装
MCU(33)
和行走
MCU(34)
并联于电池系统
(17)
中的电池支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装载机高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支路包括并联的电池支路一
(13)、
电池支路二
(14)
和电池支路三
(15)
,所述电池支路一
(13)
连接有
MSD

(8)
,所述电池支路二
(14)
连接有
MSD

(9)
,所述电池支路三
(15)
连接有
MSD

(10)。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装载机高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系统
(17)
还包括相互连接的
BMS
控制器
(2)

BMS
驱动模块
(3)
,所述
BMS
控制器
(2)
与所述整车控制器
(1)
连接并被整车控制器
(1)
控制,所述
BMS
驱动模块
(3)
分别连接控制有充电正继电器一
(4)、
充电正继电器二
(7)、
充电负继电器一
(11)、
充电负继电器二
(12)
和主负继电器
(16)
,所述充电正继电器一
(4)
和充电负继电器一
(11)
连接且之间连接有充电座一
(5)
,所述充电正继电器二
(7)
和充电负继电器二
(12)
连接且之间连接有充电座二
(6)
,所述主负继电器
(16)
分别连接充电负继电器一
(11)
和充电负继电器二
(12)。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装载机高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正继电器一
(4)、
充电正继电器二
(7)

MSD

(8)、MS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哲张锐李涛代为彬邱德波陈方明
申请(专利权)人:博雷顿科技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