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取代芳基-恶唑啉-4-酮衍生物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2077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

取代芳基

恶唑啉
‑4‑
酮衍生物及其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涉及一种2

取代芳基

恶唑啉
‑4‑
酮衍生物,具体涉及该类化合物的游离碱、同分异构体及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型等结构形式;该类化合物还可以作为抗乙肝病毒药物,应用于治疗乙肝疾病。

技术介绍

[0002]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世界上主要的传染病之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全球有约4亿HBV慢性感染患者,每年约有90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慢性乙型肝炎。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乙肝的药物主要有两类药物:核苷(核苷酸)类似物(NAs)和干扰素(IFN),我国常用的核苷类似物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等,2016年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又称磷丙替诺福韦)获得FDA批准,是近10年来FDA批准的首个乙肝药物。
[0003]核苷类似物(NAs)虽然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的病毒滴度,改善转氨酶指标,但不能有效的清除 cccDNA和降低HBeAg和HBsAg,不能提升人体特异性的免疫功能和清除病毒,且容易产生耐药,停药后复发率高。五年治疗后,只有不到10%的患者实现了HBV表面抗原(HBsAg)的丧失。与NAs相比, IFN可以减少cccDNA的数量并导致HBsAg血清清除的频率更高,但其仅对特定类型的患者有效,且耐受性差,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0004]目前临床上现有的抗HBV药物有一定的疗效,但是药物分子仍存在一些副作用和局限性,且现有药物都不能彻底治愈HBV。因此,急需研发针对不同靶点的新型强效抗HBV药物,为HBV的治疗提供更多手段。
[0005]近年来,国内外药企针对乙肝新药的研发,陆续开发了进入抑制剂(Entry Inhibitors)、核衣壳抑制剂 (Capsid Inhibitors)、SiRNA、表面抗原抑制剂(HBsAg Inhibitors)、免疫调节剂(Immunodulators)、基因编辑(Gene Editing)等产品或技术用于乙肝的治疗,以期通过药物组合实现治愈乙肝或功能性治愈乙肝的目的。
[0006]HBV核衣壳在病毒复制和病毒稳定性方面的多重作用,抑制核衣壳的形成可以抑制HBV病毒组装和 DNA复制,从而抑制病毒复制,恢复自主免疫功能,阻断新肝细胞的感染,减少并最终消除感染的肝细胞,从而提高乙肝的治愈率。目前全球在研的HBV衣壳蛋白抑制剂从化合物结构上以两大类为主:杂环二氢嘧啶类(以Roche、东阳光、齐鲁为代表)和磺酰胺类(以Janssen、Arbutus、Assembly为代表),但都处于临床前研究或临床研究阶段,尚未有上市药物出现,未来市场的潜力可观。
[0007]WO 2007014023A1披露了噻唑烷酮、噁唑烷酮和吡咯烷酮化合物用于HBV的治疗,代表性化合物11 的结构如下所示,显示出良好的体外抗HBV活性。
[0008][0009]2019年,上海挚盟医药披露了吡唑

噁唑烷酮化合物作为抗乙肝病毒的专利,公开号为CN109311865A,其通式结构如下所示,其中代表性化合物3对HepG2.2.15细胞HBV DNA的EC
50
=31.2nM,但是该分子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仅为18%,对于口服药物而言,其生物利用度亟待提升。另外,该类吡唑

恶唑烷酮类分子的2位为手性碳原子,专利中需采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用手性柱进行分离制备立体异构体,给后续的工业化生产带来成本提升和困难。
[0010][0011]综上所述,如何选择适宜骨架的恶唑啉
‑4‑
酮类衍生物,以得到抗HBV活性、药代动力学特性等效果更优于CN109311865A的化合物,进而开发出具有良好的临床前景的候选药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全新的2

芳基

恶唑啉
‑4‑
酮衍生物,可作为HBV衣壳蛋白抑制剂用于治疗乙肝。相比于先导分子(吡唑

恶唑啉酮化合物

3),更加容易分离纯化立体异构体,并且在大鼠模型上,代表性分子显示出比先导分子更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预期在临床上可能有更加优秀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特性。
[00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14]一种2

芳基

恶唑啉
‑4‑
酮衍生物,为式Ⅰ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同分异构体:
[0015][0016]其中:
[0017]环A选自被至少一个R1取代的芳环或芳杂环,环B选自被至少一个R2取代的芳环或芳杂环;
[0018]X、Z各自独立地选自N、O、S或CR0,Y选自N或C,且X、Y、Z不同时依次为N、N、CR0;
[0019]W选自选自CH2CH2、CH(CH3)CH2、CH2CH2CH2;
[0020]R0选自氢、C1‑4烷基、卤代C1‑4烷基或C1‑4烷氧基;
[0021]R1、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C1‑6烷基、C3‑6环烷基、C2‑4烯基、C2‑4炔基、卤代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C1‑6烷氧基、羟基、羧基、氨基、氰基、酰胺基、C1‑6烷胺基或杂环基;
[0022]R3、R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6烷基、C3‑6环烷基;且当X=N,Y=N,Z=CH时,R3、R4不同时为氢;
[0023]R5、R6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C1‑6烷基、C3‑6环烷基、卤代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C1‑6烷氧基、羟基、氰基、氨基、羧基、羰基、

COR7、

COOR7、

CONR7R8、

(CH2)
n
OR7、

CR7R8或

NR7R8、芳基或杂环基;或R5和R6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或杂环基,所述的环烷基或杂环基上的取代基选自卤素、C1‑6烷基、卤代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C1‑6烷氧基、羟基、氨基、酰胺基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4]R7、R8各自独立地选自C1‑4烷基、卤代C1‑4烷基;
[0025]所述的杂环基为选自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3

12元杂环,杂原子选自N、O、S原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且O原子和S原子不同时存在;
[0026]所述的芳杂环含有至少一个杂原子,杂原子选自N、O、S原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且O原子和S原子不同时存在;
[0027]n选自0、1、2、3、4、5或6。
[0028]优选的,通式结构Ⅰ中,选自如下结构:选自如下结构:...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

取代芳基

恶唑啉
‑4‑
酮衍生物,为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其同分异构体和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环A选自被至少一个R1取代的芳环或芳杂环,环B选自被至少一个R2取代的芳环或芳杂环;X、Z各自独立地选自N、O、S或CR0,Y选自N或C,且X、Y、Z不同时依次为N、N、CR0;W选自CH2CH2、CH(CH3)CH2或CH2CH2CH2;R0选自氢、C1‑4烷基、卤代C1‑4烷基或C1‑4烷氧基;R1、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C1‑6烷基、C3‑6环烷基、C2‑4烯基、C2‑4炔基、卤代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C1‑6烷氧基、羟基、羧基、氨基、氰基、酰胺基、C1‑6烷胺基或杂环基;R3、R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6烷基、C3‑6环烷基;且当X=N,Y=N,Z=CH时,R3、R4不同时为氢;R5、R6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C1‑6烷基、C3‑6环烷基、卤代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C1‑6烷氧基、羟基、氰基、氨基、羧基、羰基、

COR7、

COOR7、

CONR7R8、

(CH2)
n
OR7、

CR7R8或

NR7R8、芳基或杂环基;或R5和R6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或杂环基,所述的环烷基或杂环基上的取代基选自卤素、C1‑6烷基、卤代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C1‑6烷氧基、羟基、氨基、酰胺基中的一种或几种;R7、R8各自独立地选自C1‑4烷基、卤代C1‑4烷基;所述的杂环基为选自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3

12元杂环,杂原子选自N、O、S原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且O原子和S原子不同时存在;所述的芳杂环含有至少一个杂原子,杂原子选自N、O、S原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且O原子和S原子不同时存在;n选自0、1、2、3、4、5或6。2.根据权1所述的2

取代芳基

恶唑啉
‑4‑
酮衍生物,其特征在于,通式结构Ⅰ中选自如下结构:
3.根据权1所述的2

取代芳基

恶唑啉
‑4‑
酮衍生物,其特征在于,为式I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同分异构体:其中:W选自CH2CH2、CH(CH3)CH2或CH2CH2CH2;R0选自氢、C1‑4烷基、卤代C1‑4烷基或C1‑4烷氧基;R1、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C1‑6烷基、卤代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C1‑6烷氧基、羟基、羧基、氨基、氰基、酰胺基、C1‑6烷胺基或杂环基;R3、R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6烷基、C3‑6环烷基;R5、R6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C1‑6烷基、卤代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C1‑6烷氧基、羟基、氨基、羧基、羰基、

COR7、

COOR7、

CONR7R8、

(CH2)
n
OR7、

CR7R8或

NR7R8、芳基或杂环基;或R5和R6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所述的杂环基上的取代基选自卤素、C1‑6烷基、卤代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C1‑6烷氧基、羟基、氨基、酰胺基中的一种或几种;R7、R8各自独立地选自C1‑4烷基、卤代C1‑4烷基;所述的杂环基为选自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3

12元杂环,杂原子选自N、O、S原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且O原子和S原子不同时存在;所述的芳杂环含有至少一个杂原子,杂原子选自N、O、S原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且O原子和S原子不同时存在;n选自0、1、2、3、4、5或6。4.根据权1所述的2

取代芳基

恶唑啉
‑4‑
酮衍生物,其特征在于,为式Ⅲ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同分异构体:
其中:W选自CH2CH2、CH(CH3)CH2或CH2CH2CH2;R1、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C1‑6烷基、卤代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C1‑6烷氧基、羟基、羧基、氨基、氰基、酰胺基、C1‑6烷胺基或杂环基;R3、R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6烷基、C3‑6环烷基;R5、R6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C1‑6烷基、卤代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C1‑6烷氧基、羟基、氨基、羧基、羰基、

COR7、

COOR7、

CONR7R8、

(CH2)
n
OR7、

CR7R8或

NR7R8、芳基或杂环基;或R5和R6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所述的杂环基上的取代基选自卤素、C1‑6烷基、卤代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C1‑6烷氧基、羟基、氨基、酰胺基中的一种或几种;R7、R8各自独立地选自C1‑4烷基、卤代C1‑4烷基;所述的杂环基为选自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3

12元杂环,杂原子选自N、O、S原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且O原子和S原子不同时存在;所述的芳杂环含有至少一个杂原子,杂原子选自N、O、S原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且O原子和S原子不同时存在;n选自0、1、2、3、4、5或6。5.根据权1所述的2

取代芳基

恶唑啉
‑4‑
酮衍生物,其特征在于,为式Ⅳ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同分异构体:其中:W选自CH2CH2、CH(CH3)CH2或CH2CH2CH2;R1、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C1‑6烷基、卤代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C1‑6烷氧基、羟基、羧基、氨基、氰基、酰胺基、C1‑6烷胺基或杂环基;R3、R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6烷基、C3‑6环烷基;R5、R6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C1‑6烷基、卤代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C1‑6烷氧基、羟基、氨基、羧基、羰基、

COR7、

COOR7、

CONR7R8、

(CH2)
n
OR7、

CR7R8或

NR7R8、芳基或杂环基;或R5和R6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所述的杂环基上的取代基选自卤素、C1‑6烷基、卤代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C1‑6烷氧基、羟基、氨基、酰胺基中的一种或几种;R7、R8各自独立地选自C1‑4烷基、卤代C1‑4烷基;所述的杂环基为选自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3

12元杂环,杂原子选自N、O、S原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且O原子和S原子不同时存在;所述的芳杂环含有至少一个杂原子,杂原子选自N、O、S原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且O原子
和S原子不同时存在;n选自0、1、2、3、4、5或6。6.根据权1所述的2

取代芳基

恶唑啉
‑4‑
酮衍生物,其特征在于,为式V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同分异构体:其中:W选自CH2CH2、CH(CH3)CH2或CH2CH2CH2;R1、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C1‑6烷基、卤代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C1‑6烷氧基、羟基、羧基、氨基、氰基、酰胺基、C1‑6烷胺基或杂环基;R3、R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6烷基、C3‑6环烷基;R5、R6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C1‑6烷基、卤代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C1‑6烷氧基、羟基、氨基、羧基、羰基、

COR7、

COOR7、

CONR7R8、

(CH2)
n
OR7、

CR7R8或

NR7R8、芳基或杂环基;或R5和R6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所述的杂环基上的取代基选自卤素、C1‑6烷基、卤代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C1‑6烷氧基、羟基、氨基、酰胺基中的一种或几种;R7、R8各自独立地选自C1‑4烷基、卤代C1‑4烷基;所述的杂环基为选自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3

12元杂环,杂原子选自N、O、S原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且O原子和S原子不同时存在;所述的芳杂环含有至少一个杂原子,杂原子选自N、O、S原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且O原子和S原子不同时存在;n选自0、1、2、3、4、5或6。7.一种2

取代芳基

恶唑啉
‑4‑
酮衍生物,选自如下结构的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化合物(2R)

I

1:(2R)
‑3‑
(4

氨基苯乙基)
‑2‑
(2

(4

溴苯基)
‑5‑
(4

氟苯基)

2H

1,2,3

三唑
‑4‑
基)恶唑烷
‑4‑
酮;化合物(2R)

I

2:(2R)
‑3‑
(4

氨基
‑2‑
氟苯乙基)
‑2‑
(2

(4

溴苯基)
‑5‑
(4

氟苯基)

2H

1,2,3

三唑
‑4‑
基)恶唑烷
‑4‑
酮;化合物(2R,5R)

I

3:(2R,5R)
‑3‑
(4

氨基苯乙基)
‑2‑
(2

(4

溴苯基)
‑5‑
(4

氟苯基)

2H

1,2,3

三唑
‑4‑
基)
‑5‑
甲基恶唑烷
‑4‑
酮;化合物(2R,5S)

I

3:(2R,5S)
‑3‑
(4

氨基苯乙基)
‑2‑
(2

(4

溴苯基)
‑5‑
(4

氟苯基)

2H

1,2,3

三唑
‑4‑
基)
‑5‑
甲基恶唑烷
‑4‑
酮;化合物(2R)

I

4:(2R)
‑3‑
(4

氨基苯乙基)
‑2‑
(2

(4

溴苯基)
‑4‑
(4

氟苯基)恶唑
‑5‑
基)恶唑烷
‑4‑
酮;
化合物(2R)

I

5:(2R)
‑3‑
(4

氨基
‑2‑
氟苯乙基)
‑2‑
(2

(4

溴苯基)
‑4‑
(4

氟苯基)恶唑
‑5‑
基)恶唑烷
‑4‑
酮;化合物(2R,5R)

I

6:(2R,5R)
‑3‑
(4

氨基苯乙基)
‑2‑
(2

(4

溴苯基)
‑4‑
(4

氟苯基)恶唑
‑5‑
基)
‑5‑
甲基恶唑烷
‑4‑
酮;化合物(2R,5S)

I

6:(2R,5S)
‑3‑
(4

氨基苯乙基)
‑2‑
(2

(4

溴苯基)
‑4‑
(4

氟苯基)恶唑
‑5‑
基)
‑5‑
甲基恶唑烷
‑4‑
酮;化合物(2R)

I

7:(2R)
‑3‑
(4

氨基苯乙基)
‑2‑
(1

(4

溴苯基)
‑4‑
(4

氟苯基)

1H

吡唑
‑3‑
基)恶唑烷
‑4‑
酮;化合物(2R)

I

8:(2R)
‑3‑
(4

氨基
‑2‑
氟苯乙基)
‑2‑
(1

(4

溴苯基)
‑4‑
(4

氟苯基)

1H

吡唑
‑3‑
基)恶唑烷
‑4‑
酮;化合物(2R,5R)

I

9:(2R,5R)
‑3‑
(4

氨基苯乙基)
‑2‑
(1

(4

溴苯基)
‑4‑
(4

氟苯基)

1H

吡唑
‑3‑
基)
‑5‑
甲基恶唑烷
‑4‑
酮;化合物(2R,5S)

I

9:(2R,5S)
‑3‑
(4

氨基苯乙基)
‑2‑
(1

(4

溴苯基)
‑4‑
(4

氟苯基)

1H

吡唑
‑3‑
基)
‑5‑
甲基恶唑烷
‑4‑
酮;化合物(2R)

I

10:(2R)
‑3‑
(4

氨基苯乙基)
‑2‑
(1

(4

溴苯基)
‑4‑
(4

氟苯基)

1H

吡咯
‑3‑
基)恶唑烷
‑4‑
酮;化合物(2R)

I

11:(2R)
‑3‑
(4

氨基
‑2‑
氟苯乙基)
‑2‑
(1

(4

溴苯基)
‑4‑
(4

氟苯基)

1H

吡咯
‑3‑
基)恶唑烷
‑4‑
酮;化合物(2R,5R)

I

12:(2R,5R)
‑3‑
(4

氨基苯乙基)
‑2‑
(1

(4

溴苯基)
‑4‑
(4

氟苯基)

1H

吡咯
‑3‑
基)
‑5‑
甲基恶唑烷
‑4‑
酮;化合物(2R,5S)

I

12:(2R,5S)
‑3‑
(4

氨基苯乙基)
‑2‑
(1

(4

溴苯基)
‑4‑
(4

氟苯基)

1H

吡咯
‑3‑
基)
‑5‑
甲基恶唑烷
‑4‑
酮;化合物(2R)

II

1:(2R)

N

(4

(2

(2

(2

(4

溴苯基)
‑5‑
(4

氟苯基)

2H

1,2,3

三唑
‑4‑
基)
‑4‑
氧代恶唑烷
‑3‑
基)乙基)苯基)乙酰胺;化合物(2R)

II

2:(2R)

N

(4

(2

(2

(2

(4

溴苯基)
‑4‑
(4

氟苯基)恶唑
‑5‑
基)
‑4‑
氧代恶唑烷
‑3‑
基)乙基)苯基)乙酰胺;化合物(2R)

II

3:(2R)

N

(4

(2

(2

(1

(4

溴苯基)
‑4‑
(4

氟苯基)

1H

吡唑
‑3‑
基)
‑4‑
氧代恶唑烷
‑3‑
基)乙基)苯基)乙酰胺;化合物(2R)

II

4:(2R)

N

(4

(2

(2

(1

(4

溴苯基)
‑4‑
(4

氟苯基)

1H

吡咯
‑3‑
基)
‑4‑
氧代恶唑烷
‑3‑
基)乙基)苯基)乙酰胺;化合物(2R)

III

1:(2R)
‑2‑
(2

(4

溴苯基)
‑5‑
(4

氟苯基)

2H

1,2,3

三唑
‑4‑
基)
‑3‑
(2

(2

氧代

2,3

二氢

1H

苯并[d]咪唑
‑5‑
基)乙基)恶唑烷
‑4‑
酮;化合物(2R)

III

2:(2R)
‑2‑
(2

(4

溴苯基)
‑4‑
(4

氟苯基)恶唑
‑5‑
基)
‑3‑
(2

(2

氧代

2,3

二氢

1H

苯并[d]咪唑
‑5‑
基)乙基)恶唑烷
‑4‑
酮;化合物(2R)

III

3:(2R)
‑2‑
(1

(4

溴苯基)
‑4‑
(4

氟苯基)

1H

吡唑
‑3‑
基)
‑3‑
(2

(2

氧代

2,3

二氢

1H

苯并[d]咪唑
‑5‑
基)乙基)恶唑烷
‑4‑
酮;化合物(2R)

III

4:(2R)
‑2‑
(1

(4

溴苯基)
‑4‑
(4

氟苯基)

1H

吡咯
‑3‑
基)
‑3‑
(2

(2

氧代

2,3

二氢

1H

苯并[d]咪唑
‑5‑
基)乙基)恶唑烷
‑4‑
酮;化合物(2R)

III

5:(2R)
‑2‑
(2

(3


‑5‑
甲基苯基)
‑5‑
(4

氟苯基)

2H

1,2,3

三唑

4

基)
‑3‑
(2

(2

氧代

2,3

二氢

1H

苯并[d]咪唑
‑5‑
基)乙基)恶唑烷
‑4‑
酮;化合物(2R,5R)

III

6:(2R,5R)
‑2‑
(2

(4

溴苯基)
‑5‑
(4

氟苯基)

2H

1,2,3

三唑
‑4‑
基)
‑5‑
甲基
‑3‑
(2

(2

氧代

2,3

二氢

1H

苯并[d]咪唑
‑5‑
基)乙基)恶唑烷
‑4‑
酮;化合物(2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荣张冯敏王源汪云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百新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