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驱动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51906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并提供了一种电驱动系统及车辆,电驱动系统包括:电机减速器总成,包括电机总成和减速器总成,所述电机总成与所述减速器总成驱动连接;控制器总成,连接于所述电机减速器总成的一端,所述控制器总成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多合一控制器,所述多合一控制器包括车载充电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驱动系统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驱动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的电驱动系统被广泛应用

而随着集成电路和电子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人们对电驱动系统的小型化

集成化

轻量化的发展趋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但是,现有的电驱动系统通常将大三电
(
即电机

电机控制器

减速器
)
和小三电
(
即车载充电机

高低压直流转换器

高压配电模块
)
集成为六合一电驱动系统,或者将大三电

小三电

高压电池控制器和整车控制器集成为八合一电驱动系统,集成设计的程度较为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升电驱动系统的集成程度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驱动系统,包括:
[0006]电机减速器总成,包括电机总成和减速器总成,所述电机总成与所述减速器总成驱动连接;
[0007]控制器总成,连接于所述电机减速器总成的一端,所述控制器总成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多合一控制器,所述多合一控制器包括车载充电机

高低压直流转换器

电机控制器

整车控制器

高压电池控制器

低压电池控制器

热管理控制器和高压配电模块,所述电机控制器与所述电机总成电连接,所述高压电池控制器

所述低压电池控制器和所述热管理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电连接

[0008]可选地,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车载充电机和所述高低压直流转换器设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电机控制器

所述整车控制器

所述高压电池控制器

所述低压电池控制器

所述热管理控制器和所述高压配电模块设于所述第二腔室

[0009]可选地,所述电驱动系统还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二腔室,所述车载充电机和所述高低压直流转换器集成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电机控制器

所述整车控制器

所述高压电池控制器

所述低压电池控制器

所述热管理控制器和所述高压配电模块集成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

[0010]可选地,所述车载充电机和所述高低压直流转换器集成为二合一控制模块,和
/
或,所述电机控制器

所述高压电池控制器

所述低压电池控制器

所述热管理控制器和所述整车控制器集成为五合一控制模块

[0011]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空间构成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空间构成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电机减速器总成的上方,所述第一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下端,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机总成与所述减速器总成所围成的区域内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一侧板,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底板

第二侧板和盖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底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底板连接,且所述第一底板

所述第一侧板和部分所述第二底板共同围成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底板

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盖板共同围成所述第二腔室

[0013]可选地,所述第二底板上设有进液口

出液口

第一冷却水道和第二冷却水道,所述第一冷却水道设于所述第二底板朝向所述第一腔室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二冷却水道设于所述第二底板朝向所述第二腔室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水道和所述第二冷却水道的进液端分别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水道和所述第二冷却水道的出液端分别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水道用于冷却所述车载充电机和所述高低压直流转换器,所述第二冷却水道位于所述电机控制器的下方,并用于冷却所述电机控制器

[0014]可选地,所述第二冷却水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水道和第二水道,所述第二水道位于所述电机控制器的所在区域,所述第一水道的进液端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水道的出液端和所述第一冷却水道的出液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水道的进液端连通,所述第二水道的出液端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0015]可选地,所述车载充电机和所述高低压直流转换器共用第一处理芯片,所述电机控制器

所述整车控制器

所述高压电池控制器

所述低压电池控制器

所述热管理控制器和所述高压配电模块共用第二处理芯片

[001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电驱动系统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的电驱动系统可将电机总成和减速器总成通过驱动连接以集成为电机减速器总成,将构成八合一控制器的电机控制器

整车控制器

高压电池控制器

低压电池控制器

热管理控制器

高压配电模块

车载充电机和高低压直流转换器装配于壳体内,以集成为控制器总成,并将控制器总成装配于电机减速器总成的例如上端,以进一步将电机减速器总成和控制器总成集成为十合一电驱动系统

与现有技术中的六合一或八合一电驱动系统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电驱动系统集成设计的程度更高,能够进一步减小整车机舱体积,拉长整车轴距,提升乘员舱空间,而且,也可以进一步减少整车零部件数量

降低整车重量和成本,更加有利于实现电驱动系统的轻量化设计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控制器总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控制器总成的另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壳体在第二腔室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壳体在第一腔室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
电机总成;
2、
减速器总成;
3、...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减速器总成,包括电机总成
(1)
和减速器总成
(2)
,所述电机总成
(1)
与所述减速器总成
(2)
驱动连接;控制器总成
(3)
,连接于所述电机减速器总成的一端,所述控制器总成
(3)
包括壳体
(31)
和设于所述壳体
(31)
内的多合一控制器,所述多合一控制器包括车载充电机

高低压直流转换器

电机控制器

整车控制器

高压电池控制器

低压电池控制器

热管理控制器和高压配电模块
(34)
,所述电机控制器与所述电机总成
(1)
电连接,所述高压电池控制器

所述低压电池控制器和所述热管理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电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
(31)
内设有第一腔室
(313)
和第二腔室
(314)
,所述车载充电机和所述高低压直流转换器设于所述第一腔室
(313)
,所述电机控制器

所述整车控制器

所述高压电池控制器

所述低压电池控制器

所述热管理控制器和所述高压配电模块
(34)
设于所述第二腔室
(314)。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腔室
(313)
,所述第二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二腔室
(314)
,所述车载充电机和所述高低压直流转换器集成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电机控制器

所述整车控制器

所述高压电池控制器

所述低压电池控制器

所述热管理控制器和所述高压配电模块
(34)
集成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充电机和所述高低压直流转换器集成为二合一控制模块
(32)
,和
/
或,所述电机控制器

所述高压电池控制器

所述低压电池控制器

所述热管理控制器和所述整车控制器集成为五合一控制模块
(33)。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
(31)
包括第一壳体
(311)
和第二壳体
(312)
,所述第一壳体
(311)
的内部空间构成所述第一腔室
(313)
,所述第二壳体
(312)
的内部空间构成所述第二腔室
(314)
,所述第二壳体
(312)
位于所述电机减速器总成的上方,所述第一壳体
(311)
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
(312)
的下端,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机总成
(1)
与所述减速器总成
(2)
所围成的区域内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
(311)
包括第一底板
(311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云刘丰林令霞陈云苟世全韩韬于海生林霄喆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星驱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