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悬置安装支架及电动车副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622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机悬置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悬置支架,设置有安装电机的电机安装部和与电机安装部连接的底座部,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连接电机安装部,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的第一端与底座部焊接于副车架,底座部设置有向悬置支架具有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的一侧延伸的外延部,外延部焊接于副车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机悬置安装支架,底座部设置的外延部焊接于副车架上,因而电机工作过程产生的载荷通过悬置支架和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传递至副车架时,外延部承载部分载荷,缓解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的第一端与副车架焊缝的受力,加强焊接结构强度,在满足疲劳耐久的要求标准下,避免焊缝的疲劳开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电动车副车架。型还公开了电动车副车架。型还公开了电动车副车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悬置安装支架及电动车副车架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电机悬置安装支架和电动车副车架。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出于车辆燃油经济性、车辆安全性等方面的考虑,主流车企在轿车底盘结构钢板选用上有厚度越来越薄、强度越来越高的趋势(厚度小于2.5mm,屈服强度大于420MPa),薄板焊接结构的疲劳失效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其中,因焊缝疲劳开裂引起的结构失效约占底盘结构件路试失效总数的85%以上。因此,薄板焊接结构的优化设计成为底盘结构件设计开发过程中必须克服的难题。
[0003]电动车的副车架的后横梁上板的厚度1.8mm,屈服强度440MPa,属于高强度薄钢板件。用于安装电机的电机悬置安装支架则通过焊接固定于电动车的副车架上,而在电机悬置安装支架的疲劳耐久试验过程中,在还未达到疲劳耐久的要求标准时,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与副车架的后横梁上板的焊缝出现疲劳开裂,从而致使零部件失效。
[0004]因此,在满足疲劳耐久的要求标准下,如何避免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与副车架焊缝的疲劳开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悬置安装支架,可在满足疲劳耐久的要求标准下,避免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与副车架焊缝的疲劳开裂;
[0006]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电机悬置安装支架的电动车副车架。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电机悬置安装支架,包括
[0009]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
[0010]悬置支架,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机的电机安装部和与所述电机安装部连接的底座部,所述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连接于所述电机安装部,所述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部用于焊接于副车架,所述底座部设置有向所述悬置支架具有所述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的一侧延伸的外延部,所述外延部用于焊接于所述副车架。
[0011]可选地,在上述电机悬置安装支架中,沿所述电机安装部至所述底座部方向上的所述外延部的尺寸为宽度尺寸,所述外延部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部,且所述外延部由所述外延部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外延部的宽度尺寸逐渐缩小。
[0012]可选地,在上述电机悬置安装支架中,所述外延部背对所述副车架的表面为第一侧面,所述外延部由所述外延部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侧面至所述副车架的距离逐渐缩小。
[0013]可选地,在上述电机悬置安装支架中,所述外延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副车架的表
面贴合的贴合部。
[0014]可选地,在上述电机悬置安装支架中,所述电机安装部开设用于安装所述电机的电机安装孔。
[0015]可选地,在上述电机悬置安装支架中,所述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连接于所述电机安装部背离所述电机的一侧,且在所述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的第二端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电机安装孔的避让部。
[0016]可选地,在上述电机悬置安装支架中,所述悬置支架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悬置支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电机的安放空间。
[0017]可选地,在上述电机悬置安装支架中,包括第二悬置支架加强板,所述第二悬置支架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悬置支架一一对应连接,且所述第二悬置支架加强板位于所述电机的安放空间的外侧。
[0018]可选地,在上述电机悬置安装支架中,所述第二悬置支架加强板开设用于减重的减重孔。
[0019]本技术提供的电机悬置安装支架用于将电机安装在副车架上,使用时先将悬置支架的底座部和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的第一端焊接固定在副车架上,而后将电机安装在悬置支架的电机安装部。同时,底座部设置的外延部焊接于副车架上,因而在电机工作过程产生的载荷在通过悬置支架和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传递至副车架时,向悬置支架具有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的一侧延伸的外延部承载了电机对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的第一端与副车架焊缝的部分载荷,显著缓解了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的第一端与副车架焊缝的受力,加强了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的第一端与副车架的焊接结构强度,从而在满足疲劳耐久的要求标准下,避免了免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与副车架焊缝的疲劳开裂。
[0020]一种电动车副车架,包括电机悬置安装支架,所述电机悬置安装支架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悬置安装支架。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电机悬置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电机悬置安装支架与副车架焊接的后横梁上板的焊接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电机悬置安装支架与副车架的后横梁下板的焊接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100为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110为第一端,120为避让部;
[0026]200为悬置支架,210为电机安装部,211为电机安装孔,220为底座部,230为外延部,231为第二端,232为贴合部;
[0027]300为第二悬置支架加强板,310为减重孔;
[0028]400为副车架,410为后横梁上板,420为后横梁下板;
[0029]500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电机悬置安装支架,以提高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与副车架焊缝的结构强度;
[0031]本技术的另一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电机悬置安装支架的电动车副车架。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机悬置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100和悬置支架200。其中,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100与悬置支架200的电机安装部210相连接,而与电机安装部210相连接的底座部220和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100的第一端110均用于焊接在副车架400上。同时,悬置支架200的底座部220设置有向悬置支架200具有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100的一侧延伸的外延部230,而外延部230一同与底座部220和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100的第一端110焊接于副车架400上。因而,在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部210后,电机工作时产生的载荷在通过悬置支架200的底座部220和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100的第一端110传递至副车架400时,焊接在副车架400的外延部230对第一悬置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悬置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100);悬置支架(200),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机的电机安装部(210)和与所述电机安装部(210)连接的底座部(220),所述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100)连接于所述电机安装部(210),所述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100)的第一端(110)与所述底座部(220)用于焊接于副车架(400),所述底座部(220)设置有向所述悬置支架(200)具有所述第一悬置支架加强板(100)的一侧延伸的外延部(230),所述外延部(230)用于焊接于所述副车架(4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悬置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电机安装部(210)至所述底座部(220)方向上的所述外延部(230)的尺寸为宽度尺寸,所述外延部(230)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部(220),且由所述外延部(230)的第一端至第二端(231)的方向上,所述外延部(230)的宽度尺寸逐渐缩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悬置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部(230)背对所述副车架(400)的表面为第一侧面(233),由所述外延部(230)的第一端至第二端(231)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侧面(233)至所述副车架(400)的距离逐渐缩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悬置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部(2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佳连昊朱红金韦世科覃祖研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