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184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旋转电机,包括控制基板的发热部的散热结构,包括:控制基板,所述控制基板在主面上具有发热元件;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主面相对配置,并在与所述主面相对的相对面具有对所述发热元件进行收容的凹部;以及散热件,所述散热件形成于所述发热元件与所述凹部之间的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旋转电机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旋转电机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旋转电机
(
例如发动机等
)
中为了控制基板的发热元件
(
例如开关元件等
)
的散热设置有经由散热件散热至散热器的结构

在上述结构中,控制基板螺纹固定于外壳等电动机构成部件,通常安装有控制电路部件和电源电路部件

在电源电路部件设置散热件,以确保从电源电路部件的上表面向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
参照专利文献
1、2)。
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
WO2019/064899A1
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
2015

126098
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在专利文献1中,将在电源电路内的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从发热元件的上表面经由散热润滑脂散热到上表面散热器

另外,使热量传递到控制基板内并从控制基板的背面经由散热润滑脂散热到下表面散热器

在上述情况下,尤其是对于发热元件的散热有效的发热元件上表面的散热面积小且因高输出化等而使发热元件的发热量增加的情况下,向散热器的散热量会不足

[0005]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结构,即,通过在散热器形成与发热元件的形状对应的凹部以将发热元件的上表面和侧面也作为散热面来提高散热性能

在上述情况下,在设定发热元件的侧面与散热器的凹部之间的间隙时,需要考虑到发热元件的宽度

相对于控制基板的安装位置

发热元件间距离和与散热器的组装位置等偏差

因此,当发热元件的数量增加时需要扩大侧面的间隙,散热性能会下降

[0006]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提供一种旋转电机,能扩大散热器相对于发热元件的散热面积以提高散热性能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7]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包括控制基板的发热部的散热结构,其中,包括:控制基板,所述控制基板在主面上具有发热元件;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主面相对配置,并在与所述主面相对的相对面具有对所述发热元件进行收容的凹部;以及散热件,所述散热件形成于所述发热元件与所述凹部之间的间隙

专利技术效果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能提供一种能够扩大散热器相对于发热元件的散热面积的旋转电机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示意横剖视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散热结构的剖视图


3A
是本实施方式的散热器组装工序图
(
涂覆散热件
)

3B
是本实施方式的散热器的发热元件的区域的俯视透过图


3C
是本实施方式的散热器组装工序图
(
散热件推开
)。

3D
是本实施方式的散热器组装工序图
(
螺纹紧固
)。
图4是变形例1的散热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变形例2的散热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变形例3的散热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图1是与轴向垂直地将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
100
切断所得的示意横剖视图

作为旋转电机,列举有内转子型的发电电机

电动机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电动机为例进行说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沿着旋转电机
100
的轴心
O
的轴向称为“轴向”。
此外,将与轴向垂直的截面称为“横截面”。
旋转电机
100
包括控制单元1和多相绕组的电动机
2。
[0011]控制单元1具有:控制基板4,所述控制基板4供控制电路部
S1
和电源电路部
S2
安装;连接器5,所述连接器5配置成与控制基板4的端部连接;散热器
50
,所述散热器
50
与控制基板4连接;以及罩6,所述罩6将控制基板4和散热器
50
内置

[0012]在控制基板4的轴向上部的主面
4a
安装有控制电路部
S1
和电源电路部
S2
这样大量的电子部件

作为控制基板4,例如只要是一般的玻璃环氧树脂基板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
2mm
左右的厚度

在控制电路部
S1
安装有
CPU 30

I C 34
等,在电源电路部
S2
安装有开关元件
(
发热元件
)31、
分流电阻
(
发热元件
)32、
电容器
33
和扼流圈
(
未图示
)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源电路部
S2
的开关元件
31
和分流电阻
32
在后文中也记载为发热元件,并被散热件
35
覆盖

电源电路部
S2
的发热经由散热件
35
散热到后述的散热器
50。
通过散热件
35
确保散热所需的面积更大,以稳定且高效地散热到散热器
50。
[0013]控制基板4通过多个螺钉
55
固定于后述的电动机2的壳体
(
收容部
)25
或外壳
27。
从连接器5输入的电源和信息经过端子分别供给至控制电路部
S1
和电源电路部
S2。
电动机2主要由具有轴心
O
的旋转
(
输出
)

21、
转子
22、
定子
23、
壳体
25
和外壳
27
构成

在转子
22
的周围配置有多对未图示的永磁体,在定子
23
上多相的绕组
24
卷绕并配置于绕线管
24a、24b。
从绕组
24
的端部延伸出的端子部
28a
向轴向上方延伸,并穿过外壳
27
的孔部而与控制基板4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
一种旋转电机,包括控制基板的发热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基板,所述控制基板在主面上具有发热元件;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主面相对配置,并在与所述主面相对的相对面具有对所述发热元件进行收容的凹部;以及散热件,所述散热件形成于所述发热元件与所述凹部之间的间隙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具有圆锥台的截面形状,所述圆锥台的底面与所述发热元件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散热器的所述相对面中的所述圆锥台的非形成区域部与所述控制基板的所述主面之间的距离以上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是散热润滑脂,所述散热润滑脂对所述发热元件和所述发热元件的附近进行覆盖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西善彦园田功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