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0664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作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作为GABAA受体调节剂的咪唑并哒嗪衍生物、药物组合物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作为
GABAA
受体调节剂的咪唑并哒嗪衍生物

药物组合物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γ

氨基丁酸
(GABA)
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调节
GABA
能神经传导的物质,被广泛地用于治疗各种病症,诸如癫痫症

焦虑症和抑郁症

自然界中,有两类
GABA
受体,一类是
GABA
A
受体,该类受体为配体门控离子通道超家族的成员,另一类是
GABA
B
受体,该类受体是为
G
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的成员

哺乳动物中的
GABA
A
受体亚基已发现的有
α1‑
6、
β1‑
4、
γ1‑
3、
δ

ε

θ

ρ1‑2等亚基,其中
α
亚基

β
亚基和
γ
亚基对形成一个完整的功能型
GABA
A
受体是必不可少的,而
α
亚基对苯二氮卓类化合物与
GABA
A
受体的结合是至关重要的
r/>[0003]在别构结合位置上结合的药物可为增加受体活性的阳性
(
或者正向
)
别构调节剂

降低受体活性的负性
(
或者反向
)
别构调节剂或不改变受体活性的中性别构调节剂
(
该指与别构结合位置结合但不调节受体活性的化合物
)。
最近的证据示意包含
α2或
α3亚基的
GABA
A
受体
(
在本文称为
α
2/3

GABA
A
受体
)
可能涉及某些疼痛状态,且这些受体的阳性别构调节剂可能为有效的镇痛剂
(Mirza,N.R.

Munro,G.

Drug News and Perspectives,2010,23(6),351

360

)。
[0004]国际专利申请案
PCT/GB01/04948(
公告为
WO2002/038568)

PCT/GB02/03114(
公告为
WO2003/008418)
描述7‑
苯基咪唑并
[1,2

b][1,2,4]三嗪衍生物,其对
α2、
α3和
/

α5亚基具有亲和性

国际专利申请案
PCT/US99/14935(
公告为
WO2000/001697)
尤其公开了4‑
苯基

7H

咪唑并
[4,5

c]哒嗪衍生物,其为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因子拮抗剂

国际专利申请案
PCT/IB2013/060631(
公告为
WO2014/091368)

PCT/IB2015/054200(
公告为
WO2015/189744)

Robert M.Owen
的文章
(Robert M.Owen

J.Med.Chem.2019,62,5773

5796)
描述4‑
(
联苯
‑3‑

)

7H

咪唑并
[4,5

c]哒嗪衍生物与
α
2/3

GABA
A
受体具有相互作用,用于治疗包括疼痛等多种疾病

该类化合物还被用于瘙痒症
(
国际专利申请案
PCT/US2019/033598
,公告号为
WO2019/26820A1)
以及癫痫
(Duveau,V.

CNS Neurosci Ther.2019.25(2):p.255

260.)
的治疗

[0005]主流观点认为对含有
α1亚基的
GABA
A
受体的调节活性,是目前
GABA
A
阳性别构调节剂
(
诸如苯并二氮杂卓类
)
的副作用
(
诸如镇静

成瘾性

嗜睡

健忘
)
主要来源
(Uwe Rudolph

Frederic Knoflach

Nature Reviews:Drug Discovery,2011,10(9),685

697

)。
所以寻找与
GABA
A
受体相互作用的
α1‑
GABA
A
受体相关副作用更少的新化合物将有巨大的治疗潜力

因此,在进一步深化探索4‑
(
联苯
‑3‑

)

7H

咪唑并
[4,5

c]哒嗪衍生物中,获得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化合物,对含有
α
2/3
亚基的
GABA
A
受体具有高亲和性和作为阳性别构调节剂的良好功效,而对其他
α
亚基的受体
(
特别为含有
α1亚基的受体
)
具有较低的阳性别构调节活性

[0006]这些候选药物应额外具有下列性质中的一种或多种:从胃肠道充分吸收;具有代谢稳定性;具有良好的代谢特征,特别关于所形成的任何代谢物的毒性或过敏性;或具有有利的药物动力学性质,同时仍保留其活性特征

它们应该无毒且表现很少的副作用

理想的候选药物应该以稳定

不吸湿且容易配制的物理形式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对
α
2/3...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如式
I
所示的咪唑并哒嗪衍生物

其立体异构体

其互变异构体,或前述任一者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前述任一者的溶剂合物;其中,
R1为
C1‑
C6烷基


1、2、3、4
或5个
R1‑1取代的
C1‑
C6烷基
、C3‑
C7环烷基或被
1、2、3、4
或5个
R1‑2取代的
C3‑
C7环烷基,
R1‑1和
R1‑2独立地为卤素
、OH、CN、
氧代
、C1‑
C3烷基
、C1‑
C3烷氧基或“杂原子选自
N、O

S
中的1种
、2
种或3种,杂原子数为
1、2
或3个,3‑
12
元,单环或双环的杂环烷基”;
L1为不存在


O



C(O)

或其中,
b
端与环
C
相连;
X1为
CH

N

R2为卤素或被
1、2
或3个卤素取代的
C1‑
C6烷基;环
C
为苯环
、“杂原子选自
N、O

S
中的1种
、2
种或3种,杂原子数为
1、2
或3个,3‑6元,单环的芳杂环”或“杂原子选自
N、O

S
中的1种
、2
种或3种,杂原子数为
1、2
或3个,3‑
12
元,单环或双环的脂杂环”;
R3为

L2‑
R3‑1、L2为不存在


O



C(O)



CH2‑

其中,
e
端与
R3‑1相连;
R3‑1为“杂原子选自
N、O

S
中的1种
、2
种或3种,杂原子数为
1、2
或3个,5‑
12
元,单环或双环的杂芳基”、

1、2
或3个
R3‑1‑2取代的“杂原子选自
N、O

S
中的1种
、2
种或3种,杂原子数为
1、2
或3个,5‑
12
元,单环或双环的杂芳基”;各
R3‑1‑2独立地为
C1‑
C6烷基


1、2
或3个
R3‑2‑1取代的
C1‑
C6烷基
、C1‑
C6烷氧基


1、2
或3个
R3‑2‑2取代的
C1‑
C6烷氧基
、“杂原子选自
N、O

S
中的1种
、2
种或3种,杂原子数为
1、2
或3个,3‑
12
元,单环或双环的杂环烷基”、

1、2
或3个
R3‑2‑3取代的“杂原子选自
N、O

S
中的1种
、2
种或3种,杂原子数为
1、2
或3个,3‑
12
元,单环或双环的杂环烷基”、C3‑
C7环烷基


1、2
或3个
R3‑2‑4取代的
C3‑
C7环烷基或

NR3‑2‑5R3‑2‑6;各
R3‑2‑1和
R3‑2‑2独立地为卤素
、C1‑
C6烷氧基或

NR3‑2‑1‑1R3‑2‑1‑2;
R3‑2‑1‑1和
R3‑2‑1‑2独立地为氢
、C1‑
C6烷基,或者,
R3‑2‑1‑1、R3‑2‑1‑2与它们相连的原子一起形成“杂原子选自
N、O

S
中的1种
、2
种或3种,杂原子数为
1、2
或3个,3‑
12
元,单环或双环的杂环烷基”或被
1、2
或3个
R3‑2‑1‑3取代的“杂原子选自
N、O

S
中的1种
、2
种或3种,杂原子数为
1、
2
或3个,3‑
12
元,单环或双环的杂环烷基”;各
R3‑2‑1‑3独立地为
C1‑
C6烷基
、C1‑
C6烷氧基
、C3‑
C7环烷基

卤素

氧代

羟基或
CN
;各
R3‑2‑3和
R3‑2‑4独立地为
C1‑
C6烷基
、C1‑
C6烷氧基
、C3‑
C7环烷基

卤素

氧代

羟基或
CN

R3‑2‑5和
R3‑2‑6独立地为氢
、C1‑
C6烷基


1、2、3、4
或5个
R3‑2‑5‑1取代的
C1‑
C6烷基
、C3‑
C7环烷基或被
1、2、3、4
或5个
R3‑2‑5‑2取代的
C3‑
C7环烷基,
R3‑2‑5‑1和
R3‑2‑5‑2独立地为卤素
、OH、CN、
氧代
、C1‑
C3烷基
、C1‑
C3烷氧基或“杂原子选自
N、O

S
中的1种
、2
种或3种,杂原子数为
1、2
或3个,3‑
12
元,单环或双环的杂环烷基”;
Y1和
Y2独立地为

O



NR3‑7‑
;各
R3‑7独立地为
C1‑
C6烷基;各
R3‑8独立地为
C1‑
C6烷氧基;
n

0、1、2、3
或4;各
R4独立地为
CN、OH、
卤素
、C1‑
C6烷基


1、2
或3个
R4‑1取代的
C1‑
C6烷基
、C1‑
C6烷氧基


1、2
或3个卤素取代的
C1‑
C6烷氧基


NR4‑2R4‑3;各
R4‑1独立地为卤素或
C1‑
C6烷氧基;
R4‑2和
R4‑3独立地为
C1‑
C6烷基,或者,
R4‑2、R4‑3一起形成

(CH2)m


m

2、3、4

5。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如式
I
所示的咪唑并哒嗪衍生物

其立体异构体

其互变异构体,或前述任一者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前述任一者的溶剂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如式
I
所示的咪唑并哒嗪衍生物满足下述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1)R1、R2、R3‑1‑2、R3‑2‑1‑1、R3‑2‑1‑2、R3‑2‑1‑3、R3‑2‑3、R3‑2‑4、R3‑2‑5、R3‑2‑6、R3‑7、R4、R4‑2和
R4‑3中,所述
C1‑
C6烷基和所述取代的
C1‑
C6烷基中,各
C1‑
C6烷基独立地为甲基

乙基

正丙基

异丙基

正丁基

异丁基

仲丁基或叔丁基;
(2)R1‑1、R1‑2、R2、R3‑2‑1、R3‑2‑2、R3‑2‑1‑3、R3‑2‑3、R3‑2‑4、R3‑2‑5‑1、R3‑2‑5‑2、R4和
R4‑1中,各卤素独立地为
F、Cl、Br

I

(3)R3‑1‑2、R3‑2‑1、R3‑2‑2、R3‑2‑1‑3、R3‑2‑3、R3‑2‑4、R3‑2‑5‑1、R3‑2‑5‑2、R3‑8、R4和
R4‑1,所述
C1‑
C6烷氧基和所述取代的
C1‑
C6烷氧基中,各
C1‑
C6烷氧基独立地为甲氧基

乙氧基

正丙氧基

异丙氧基

正丁氧基

异丁氧基

仲丁氧基或叔丁氧基;
(4)

C
中,所述“杂原子选自
N、O

S
中的1种
、2
种或3种,杂原子数为
1、2
或3个,5‑6元,单环的芳杂环”为“杂原子为
N
,杂原子数为1或2个,5或6元,单环的芳杂环”;
(5)R3和
R3‑1中,所述“杂原子选自
N、O

S
中的1种
、2
种或3种,杂原子数为
1、2
或3个,5‑
12
元,单环或双环的杂芳基”和所述取代的“杂原子选自
N、O

S
中的1种
、2
种或3种,杂原子数为
1、2
或3个,5‑
12
元,单环或双环的杂芳基”中,各“杂原子选自
N、O

S
中的1种
、2
种或3种,杂原子数为
1、2
或3个,5‑
12
元,单环或双环的杂芳基”独立地为“杂原子选自
N、O

S
中的1种
、2
种或3种,杂原子数为
1、2
或3个,5或6元,单环的杂芳基”;
(6)R1、R3‑1‑2、R3‑2‑1‑3、R3‑2‑3、R3‑2‑4、R3‑2‑5和
R3‑2‑6中,所述
C3‑
C7环烷基和所述取代的
C3‑
C7环烷基中,各
C3‑
C7环烷基独立地为环丙烷基

环丁烷基

环戊烷基或环己烷基;
(7)R1、R1‑1、R1‑2、R3‑1‑2、R3‑2‑1‑1、R3‑2‑1‑2、R3‑2‑5‑1、R3‑2‑5‑2、R3‑2‑5和
R3‑2‑6中,所述“杂原子选自
N、O

S
中的1种
、2
种或3种,杂原子数为
1、2
或3个,3‑
12
元,单环或双环的杂环烷基”和所述取代的“杂原子选自
N、O

S
中的1种
、2
种或3种,杂原子数为
1、2
或3个,3‑
12
元,单环或双环的杂环烷基”中,各“杂原子选自
N、O

S
中的1种
、2
种或3种,杂原子数为
1、2
或3个,3‑
12
元,单环或双环的杂环烷基”独立地为“杂原子选自
N

O
中的1种或2种,杂原子数为1或2个,
4、5
或6元,单环的杂环烷基”。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如式
I
所示的咪唑并哒嗪衍生物

其立体异构体

其互变异构体,或前述任一者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前述任一者的溶剂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如式
I
所示的咪唑并哒嗪衍生物满足下述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1)R1、R2、R3‑1‑2、R3‑2‑1‑1、R3‑2‑1‑2、R3‑2‑1‑3、R3‑2‑3、R3‑2‑4、R3‑2‑5、R3‑2‑6、R3‑7、R4、R4‑2和
R4‑3中,所述
C1‑
C6烷基和所述取代的
C1‑
C6烷基中,各
C1‑
C6烷基独立地为甲基

乙基

正丙基或异丙基;
(2)R1‑1、R1‑2、R2、R3‑2‑1、R3‑2‑2、R3‑2‑1‑3、R3‑2‑3、R3‑2‑4、R3‑2‑5‑1、R3‑2‑5‑2、R4和
R4‑1中,各卤素独立地为
F

(3)R3‑1‑2、R3‑2‑1、R3‑2‑2、R3‑2‑1‑3、R3‑2‑3、R3‑2‑4、R3‑2‑5‑1、R3‑2‑5‑2、R3‑8、R4和
R4‑1中,所述
C1‑
C6烷氧基和所述取代的
C1‑
C6烷氧基中,各
C1‑
C6烷氧基独立地为甲氧基或乙氧基;
(4)

C
中,所述“杂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非陈南阳孙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赛默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