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琳专利>正文

水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0586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水净化装置,包含有外壳(1)、内壳(4)、净化棒(5)、进水主嘴(21)、进水分嘴(22)、出水主嘴(31)和出水分嘴(32),在外壳(1)和内壳(4)之间设置有净化棒(5),净化棒(5)设置为至少六个,净化棒(5)设置为与外壳(1)可拆卸式联接,在外壳(1)中设置有进水道(2),在外壳(1)的外侧设置有进水主嘴(21),在外壳(1)的内侧设置有进水分嘴(22),进水主嘴(21)和进水分嘴(22)分别设置为与进水道(2)连通,在内壳(4)中设置有出水道(3),在内壳(4)的一侧设置有出水主嘴(31)和出水分嘴(32),出水主嘴(31)和出水分嘴(32)设置为与出水道(3)连通,净化棒(5)设置有进水口(52)和出水口(51),第一个净化棒(5)的进水口(52)设置为与进水分嘴(22)连通,上一个净化棒(5)的出水口(51)设置为与下一个净化棒(5)的进水口(52)连通,最后一个净化棒(5)的出水口(51)设置为与出水分嘴(32)连通,因此净化水的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净化装置,尤其是一种适合于家庭使用的水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水对保障人们的生活和生命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水 净化装置是一个重要的设备,而现有的水净化装置,在进行水净化时,在使用精华棒,没有 对净化棒进行分级使用,从而造成所有的净化棒一起使用,一起替换,造成了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净化装置;净化水的效果更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外壳、内壳、净化棒、进水主 嘴、进水分嘴、出水主嘴和出水分嘴,内壳设置在外壳中,在外壳和内壳之间设置有净化棒, 净化棒设置为至少六个,净化棒设置为与外壳可拆卸式联接,在外壳中设置有进水道,在外 壳的外侧设置有进水主嘴,在外壳的内侧设置有进水分嘴,进水主嘴和进水分嘴分别设置 为与进水道连通,在内壳中设置有出水道,在与净化棒相对的内壳的一侧设置有出水主嘴 和出水分嘴,出水主嘴和出水分嘴设置为与出水道连通,进水分嘴和出水分嘴上设置有堵 头,净化棒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第一个净化棒的进水口设置为与进水分嘴连通,上一个 净化棒的出水口设置为与下一个净化棒的进水口连通,最后一个净化5的出水口设置为与 出水分嘴连通。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第一个净化棒是指与进水道的进水分嘴连通的净化棒。把进水主嘴与进水管道连通,通过进水道和进水分嘴进入第一个净化棒,在逐级 通过净化棒进行净化,高纯度水通过最后一个净化棒、出水分嘴、出水道和出水主嘴排出, 当需要更换净化棒时,把新的净化棒替换第一个净化棒,把第二个净化棒的进水口设置为 与其相邻的进水分嘴连通,把新的净化棒的出水口设置为与其相邻的出水分嘴连通,这样 就可以逐个把第一个净化棒使用新的净化棒进行替换,由于设计了净化棒,使最后排出高 纯度水的净化棒永远是新更换的净化棒,因此净化水的效果更好。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在两个净化棒之间的外壳的内侧设置有进水分嘴,出水分嘴设置 在两个净化棒之间。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外壳和内壳的横截面设置为圆形。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盛水器,盛水器设置在内壳中,出水主嘴设置在盛水器 上。四附图说明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示意图。3五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外壳1、内壳4、 净化棒5、盛水器6、进水主嘴21、进水分嘴22、出水主嘴31和出水分嘴32,外壳1和内壳4 的横截面设置为圆形,内壳4设置在外壳1中,在外壳1和内壳4之间设置有净化棒5,净 化棒5设置为至少六个并均勻分布在外壳1和内壳4之间,在净化棒5的底端设置为通过 螺纹与外壳1联接,在外壳1中设置有进水道2,在外壳1的外侧设置有进水主嘴21,在两 个净化棒5之间的外壳1的内侧设置有进水分嘴22,进水主嘴21和进水分嘴22分别设置 为与进水道2连通,在内壳4中设置有出水道3,在与净化棒5相对的内壳4的一侧设置有 出水主嘴31和出水分嘴32,出水分嘴32设置在两个净化棒5之间,出水主嘴31和出水分 嘴32设置为与出水道3连通,进水分嘴22和出水分嘴32上设置有堵头,净化棒5设置有 进水口 52和出水口 51,进水口 52设置在净化棒5的上端,出水口 51设置在净化棒5的下 端,第一个净化棒5的进水口 52设置为与其相邻的进水分嘴22连通,上一个净化棒5的出 水口 51设置为与下一个净化棒5的进水口 52连通,最后一个净化棒5的出水口 51设置为 与其相邻的出水分嘴32连通,盛水器6设置在内壳4中,出水主嘴31设置在盛水器6上。在本实施例中,净化棒5设置为八个。在使用本实施例时,把进水主嘴21与进水管道连通,通过进水道2和进水分嘴22 进入第一个净化棒5,在逐级通过净化棒5进行净化,高纯度水通过最后一个净化棒5、出水 分嘴32、出水道3和出水主嘴31排出,当需要更换净化棒5时,把新的净化棒5替换第一 个净化棒5,把第二个净化棒5的进水口 52设置为与其相邻的进水分嘴22连通,把新的净 化棒5的出水口 51设置为与其相邻的出水分嘴32连通,这样就可以逐个把第一个净化棒 5使用新的净化棒5进行替换。权利要求一种水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外壳(1)、内壳(4)、净化棒(5)、进水主嘴(21)、进水分嘴(22)、出水主嘴(31)和出水分嘴(32),内壳(4)设置在外壳(1)中,在外壳(1)和内壳(4)之间设置有净化棒(5),净化棒(5)设置为至少六个,净化棒(5)设置为与外壳(1)可拆卸式联接,在外壳(1)中设置有进水道(2),在外壳(1)的外侧设置有进水主嘴(21),在外壳(1)的内侧设置有进水分嘴(22),进水主嘴(21)和进水分嘴(22)分别设置为与进水道(2)连通,在内壳(4)中设置有出水道(3),在与净化棒(5)相对的内壳(4)的一侧设置有出水主嘴(31)和出水分嘴(32),出水主嘴(31)和出水分嘴(32)设置为与出水道(3)连通,进水分嘴(22)和出水分嘴(32)上设置有堵头,净化棒(5)设置有进水口(52)和出水口(51),第一个净化棒(5)的进水口(52)设置为与进水分嘴(22)连通,上一个净化棒(5)的出水口(51)设置为与下一个净化棒(5)的进水口(52)连通,最后一个净化棒(5)的出水口(51)设置为与出水分嘴(3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在两个净化棒(5)之间的外壳(1) 的内侧设置有进水分嘴(22),出水分嘴(32)设置在两个净化棒(5)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外壳⑴和内壳⑷的横截面设置 为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水净化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有盛水器(6),盛水器(6)设置在内壳⑷中,出水主嘴(31)设置在盛水器(6)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水净化装置,包含有外壳(1)、内壳(4)、净化棒(5)、进水主嘴(21)、进水分嘴(22)、出水主嘴(31)和出水分嘴(32),在外壳(1)和内壳(4)之间设置有净化棒(5),净化棒(5)设置为至少六个,净化棒(5)设置为与外壳(1)可拆卸式联接,在外壳(1)中设置有进水道(2),在外壳(1)的外侧设置有进水主嘴(21),在外壳(1)的内侧设置有进水分嘴(22),进水主嘴(21)和进水分嘴(22)分别设置为与进水道(2)连通,在内壳(4)中设置有出水道(3),在内壳(4)的一侧设置有出水主嘴(31)和出水分嘴(32),出水主嘴(31)和出水分嘴(32)设置为与出水道(3)连通,净化棒(5)设置有进水口(52)和出水口(51),第一个净化棒(5)的进水口(52)设置为与进水分嘴(22)连通,上一个净化棒(5)的出水口(51)设置为与下一个净化棒(5)的进水口(52)连通,最后一个净化棒(5)的出水口(51)设置为与出水分嘴(32)连通,因此净化水的效果更好。文档编号C02F9/00GK101955268SQ201010507679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0日专利技术者崔国章 申请人:张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外壳(1)、内壳(4)、净化棒(5)、进水主嘴(21)、进水分嘴(22)、出水主嘴(31)和出水分嘴(32),内壳(4)设置在外壳(1)中,在外壳(1)和内壳(4)之间设置有净化棒(5),净化棒(5)设置为至少六个,净化棒(5)设置为与外壳(1)可拆卸式联接,在外壳(1)中设置有进水道(2),在外壳(1)的外侧设置有进水主嘴(21),在外壳(1)的内侧设置有进水分嘴(22),进水主嘴(21)和进水分嘴(22)分别设置为与进水道(2)连通,在内壳(4)中设置有出水道(3),在与净化棒(5)相对的内壳(4)的一侧设置有出水主嘴(31)和出水分嘴(32),出水主嘴(31)和出水分嘴(32)设置为与出水道(3)连通,进水分嘴(22)和出水分嘴(32)上设置有堵头,净化棒(5)设置有进水口(52)和出水口(51),第一个净化棒(5)的进水口(52)设置为与进水分嘴(22)连通,上一个净化棒(5)的出水口(51)设置为与下一个净化棒(5)的进水口(52)连通,最后一个净化棒(5)的出水口(51)设置为与出水分嘴(32)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国章
申请(专利权)人:张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