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2946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净化装置,包括:将原水引导到内置有过滤材料的过滤器12的下端的供水导管14;与上述供水导管14相连的具有排水阀22的排水管路20;与上述过滤器12的上端相连的,并经排出阀28后与净水供应龙头30相接的净水用导管24,经具有刀口阀的旁路导管后,与上述净水供应导管相接的净水储压装置32;该净水储压装置32,由充填有非活性气体42的封密罩40和位于该密封罩40内的水囊38。(*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净化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对存在于自然水、蓄水池水、和自来水等原水(未处理水)中的污染物和细菌等进行过滤净化的水净化装置。为了除去存在于地下水和自来水等原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如金属类物质、细菌、有机物或氯化物等,已经开发出了多种具有用空心丝膜和活性炭等作为过滤材料的过滤器的水净化装置。但是,在长时间使用这类水净化装置时,由于原水中的污染物的积累,会使作为水净化装置的心脏部件的过滤器的过滤能力降低。因此,这时就要根据需要,或者更换水净化装置上的过滤器,或者使净水流过过滤器,以对过滤材料进行清洗。为了更换水净化装置上的过滤器,平时就要经常准备有备用的过滤器。而这既麻烦又不经济。而且,由于有时候不能马上得到备用的过滤器,还会导致长时间地中断水净化装置的作业这种情况。而在对水净化装置上的过滤器进行清洗时,其通常的清洗方式为先在水箱中储存一些经该水净化装置过滤后的净化,在要对过滤器进行清洗时,通过对上述水箱中的净水施加一定的压力,而使其逆向流回到过滤器上,从而将附着在位于过滤器内的过滤材料上的污染物清除出该水净化装置。在这样的采用现有的清洗方式的水净化装置上,为了对过滤器进行清洗,就需要备有平时没有什么用处的水箱、净水加压装置、或空气压缩机等多余的装置。这不仅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而且还存在设备的维护等多方面的问题。鉴于以上所述的还存在的众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很经济地且能高效率地清洗掉过滤器上的污染物的水净化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不中断水净化装置的作业的情况下清除掉过滤器上的污染物的水净化装置。为达到上述各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水净化装置的净水管路系统上,设置了一个净水储压装置。由该净水储压装置,能够暂时储存一部分经过滤器后已得到净化的净水,并且能根据需要,将该部分储存着的净水加压,使之逆向流回到过滤器上,从而对受污染的过滤器进行清洗。在本专利技术的具有过滤器的水净化装置上,由于平时内置有能对经过滤器净化后的净水进行储存的净水储压装置,这样,当过滤器的过滤能力降低时,通过使储存在该净水储压装置内的净水逆向流回到过滤器上,从而就可以对过滤材料进行重新清洗。附图说明图1为对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中的水净化装置进行说明的系统简图。图2为对本专利技术中的净水储压装置的第1变更形态进行说明的简图。图3为对本专利技术中的净水储压装置的第2变更形态进行说明的简图。图4为对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例中的水净化装置进行说明的系统简图。图5为对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例中的水净化装置进行说明的系统简图。图1为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中的水净化装置10的系统简图。在该水净化装置10的水流回路上,设置有一过滤器12。作为该过滤器的过滤材料,是采用众所周知的空心丝膜和活性炭等材料。需净化的原水,经供水导管14后从过滤器12的下端供水。为了将原水吸水到供水导管14上,可以根据需要,在供水导管14上设置一适当的供水泵16。另外,在供水导管14上,设置着一个对原水的供给进行开闭控制的供水阀18。又,在原水的供水导管14上,除了供水泵之外,根据需要最好再设置一固定流量调节阀(图中未示出)。由该固定流量调节阀,可以对供给到过滤器12上的原水的流量进行控制,以防止水压的降低。在供水导管14上,设置有向着与供水泵16相对的另一侧方向延伸的排水管路20。在该排水管路20上,设置有排水阀22。过滤器12的上端,连接有对经过滤器12后已除净原水中的污染物的净化水进行引导的净水用导管24。进而,在水净化装置10开始作业时,当来自供水导管14的原水被供给到过滤器12上时,为了排除掉从供水导管14至净水用导管24之间的内部的空气,在过滤器12的顶部安装有一自动空气排除阀26。净水用导管24,经排出阀28后与净水供应龙头30相接。依据本专利技术,在过滤器12和排出阀28之间的净水用导管24上,经具有入口阀34的旁路导管36后连接着净水储压装置32。该净水储压装置32,一方面能对净水进行储存,同时,当要对过滤器12进行清洗时,它又能使储存着的净水逆向流回到过滤器12上。从图1所示的水净化装置10来看,净水储压装置32是直接连接在旁路导管36上的。该净水储压装置32,由水囊38和收容了该水囊38的密封罩40所组成。该水囊38是用弹性橡胶这样的挠性材料所制成的。这样,当净水流入时,该水囊38能根据所供给的水量而产生膨胀。在密封罩40的内部,在与水囊38之间的空隙中,密封有如氮气这样的非活性气体42。在如上所述的第1实施例中的水净化装置10上对原水进行净化作业时,开通供水阀18而关闭排水阀22,就可以使原水被供给到过滤器12上。净水储压装置32,是一种利用气体的压力而产生作用的装置。但也可以采用别的结构。如图2所示的不使用气体的净水储压装置,是由收容着水囊38的空心罩44、对该水囊38的底部进行支撑的板体46、以及设置在上述空心罩44的底部和板体46之间的弹簧部件48所构成。另外,如图3所示,净水储压装置中还可以不使用水囊。这时,该净水储压装置是由具有活塞50的圆筒52、和位于上述圆筒52内的对活塞50进行支撑的弹簧部件54所构成。具有如上所述的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中的水净化装置10,在对原水进行净化作业时,先开通供水导管14的供水阀18,关闭排水管路20的排水阀22,另外,净水用导管24的排出阀28和旁路道管36的入口阀34也处于开通状态。然后使原水供给到供水导管14上。被供给到供水导管14上的原水从过滤器12的下端进入过滤器12内。由该过滤器12内的过滤材料除去存在于原水中的污染物。经过滤后的净水被送到净水用导管24内。然后,经入口阀34,净水从旁路导管36流到位于净水储压装置32的密封罩40内的水囊38上。位于密封罩40内的水囊38的内部,由于净水的流入,会反抗密封罩40内的非活性气体的压力而产生膨胀。这样,该水囊38上就承受着相应的外压。因此,储存在水囊38内并受到外压作用的净水,能够经入口阀34和旁路导管36、净水用导管24、以及排出阀28后,被供给到净水供应龙头30上,以供使用。当净水储压装置32为图2所示的变更形态时,由于净水的流入,水囊38会反抗取代上述气体压力的弹簧部件48的弹性压力而产生膨胀;另外,当净水储压装置32为图3所示的变更形态时,由于净水的流入,代替水囊38的圆筒52内的活塞50会反抗弹簧部件54的压力而下降;这样,储存在净水储压装置32内的净水都会受到弹簧的压力,从而会进行与图1中所述的相同的动作。因此,在由于时间运行水净化装置10,而使过滤器12内的过滤材料由于原水中的污染物的积累而导致其过滤能力降低时,先关闭净水用导管24的排出阀28,稍后,再关闭旁路导管36的入口阀34,进一步,关闭供水导管14的供水阀18,开通排水阀22。于是,经一定的时间后,过滤器12内的水压就会下降。这时,当开通旁路导管36上的入口阀34时,储存在净水储压装置32内的净水就可以逆流到过滤器12内,从而对其过滤材料进行清洗。即,依据如上所述的操作,储存在净水储压装置32的水囊38内的受到外压作用的净水,会经旁路导管36和净水用导管24后逆流到过滤器12的顶部,从而对过滤器12内的过滤材料进行清洗。清洗后的脏水,经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净化装置,包括:内置有能对需净化的原水进行过滤的过滤材料的过滤器;将原水引导到上述过滤器的下端的具有供水阀装置的供水导管;与上述供水导管相连的具有排水阀的排水管;与上述过滤器的上端相连的,并经排出阀装置后与净水供应龙头相接的净水用导管;经具有入口阀装置的旁路导管后与上述净水用导管相接的净水储压装置;该净水储存装置,由充填有非活性气体的密封罩和位于该密封罩内的水囊所组成,该水囊能反抗上述气体的压力而膨胀以储存水,并能够通过上述气体的压力而使储存着的水逆流到上述过滤器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原敞白石良弘田中雅哉丝永谦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广真意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