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福来专利>正文

车辆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8859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转向装置,它包括车把、前立轴、前立管、包括立梁、横梁、两侧立管、前弯梁、前斜支撑和主梁的前支架、车把与两个前轮之间安装的同步制动机构和两个前轮;前立轴下端与立轴转向臂固定连接,立轴转向臂与两转向杆活动连接,两转向杆与两侧转向臂活动连接,两侧转向臂分别与两侧立轴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侧立轴下端穿出两侧立管与前轮的主轴固定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转向装置的车辆,其车辆重心低,不易翻车,双腿能伸直蹬踏,且可躺着骑行,车辆车身较短,靠背座椅距地面距离较低,上下车方便,骑行舒适,安全,更适合长途骑行。且双前轮的转向灵活、轻便,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自行车有前、后两个轮,其骑行灵便,非常实用,但由于其只有两个轮,重心 高,不易平衡,需要乘驾技术,如果驾驶不熟练,或者拐弯,或者遇到其它紧急情况时,其易 翻车,尤其不适合老年人和孩子骑乘;且轮盘位于前轮后面,身体需前倾坐在车座上,两腿 用力下蹬,比较费力,人很容易疲劳,不适合长途骑行。为了解决平衡问题,人们设计了三轮 车,目前公开的小型三轮车,前轮为转向轮,后两轮为驱动轮,虽解决了易翻车问题,但由于 前转向轮与轮盘脚蹬之间距离的限制,鞍座位置高,双手拄把,身体前倾,双腿几乎直立蹬 踏骑行,骑乘不舒适,上下车不方便,易疲劳。还有一种两前轮转向的三轮车,它有一个后驱 动轮,转向把设在座椅两侧或把转向杆设在两转向轮后上方,座椅位置低,将脚蹬设置在两 前轮的前端,骑乘舒适,上下车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车辆转向装 置,采用该转向装置的车辆,车身较短,重心低,不易翻车,安全,轮盘脚蹬位于两前轮之间, 上下车方便。为完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车辆转向装置,它包括车 把、前立轴、前立管、包括立梁、横梁、两侧立管、前弯梁、前斜支撑和主梁的前支架、车把与 两个前轮之间安装的同步制动机构和两个前轮;立梁与前立管下部可前、后调节角度地固 定在一起,横梁与立梁上端固定在一起,两侧立管上端分别与横梁两端固定在一起,前弯梁 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立管下端固定在一起,前斜支撑两端分别与前弯梁中间和横梁中间固定 在一起,主梁前端与前弯梁的中间固定在一起,主梁后端与立梁下端固定在一起;前立轴上 端可旋转地固定在车把的中间,下端穿出前立管后,与立轴转向臂固定连接,立轴转向臂两 端分别与两转向杆一端活动连接,两转向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侧转向臂活动连接,两侧转 向臂分别与两侧立轴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侧立轴套在两侧立管内,下端穿出两侧立管与前 轮的主轴固定连接。上述所述的同步制动机构包括车把闸线、两固定板、滑轮、两个前轮上装有的前闸 和前间间线;滑轮位于两固定板之间,并可旋转地固定在滑轮轴上,滑轮轴两端固定在两固 定板上,车把闸线固定在固定板上,前闸闸线套在滑轮上,两端分别与两前轮的前闸连接。只要将本技术的主梁后端和立梁下端与车身大架的主梁固定在一起,即将本 技术安装在车辆上了。采用本技术转向装置的车辆,前面有两个转向前轮,后面有 一个或者两个驱动后轮,其车辆重心低,不易翻车;其两前轮之间活动空间大,轮盘位于两 前轮之间,双腿能伸直蹬踏,且可躺着骑行,车辆车身较短,靠背座椅距地面距离较低,上下 车方便,骑行舒适,安全,更适合长途骑行。且本技术有由前立轴、立轴转向臂、两转向杆、两侧转向臂和两侧立轴组成的同步转向机构,使双前轮的转向灵活、轻便,安全可靠。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车把1、前立轴2、前立管18、包括立梁3、横 梁9、两侧立管8、前弯梁11、前斜支撑10和主梁19的前支架、车把与两个前轮之间安装的 同步制动机构和两个前轮12。立梁3与前立管18下部下端由螺栓固定在一起,上端由焊接 在前立管18两侧的带长孔的卡板和螺栓固定在一起,松动螺栓,改变其位于卡板长孔的位 置,即可调节立梁的前、后角度。横梁9与立梁3上端焊接在一起,两侧立管8上端分别与 横梁9两端焊接在一起,前弯梁11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立管8下端焊接在一起,前斜支撑10 两端分别与前弯梁11中间和横梁9中间焊接在一起,主梁19与前弯梁11的中间焊接在一 起,主梁19与立梁3下端焊接在一起。前立轴2上端可旋转地固定在车把1的中间,下端 穿出前立管8后,与立轴转向臂6固定连接,立轴转向臂6两端分别与两转向杆4 一端活动 连接,两转向杆4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侧转向臂5活动连接,两侧转向臂5分别与两侧立轴7 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侧立轴7套在两侧立管8内,下端穿出两侧立管8与前轮12的主轴固 定连接。同步制动机构包括车把闸线14、两固定板17、滑轮、两个前轮上装有的前闸13和 前闸闸线15 ;滑轮位于两固定板17之间,并套在滑轮轴上,滑轮轴两端固定在两固定板17 上,车把闸线14固定在固定板17上,前闸闸线14套在滑轮上,两端分别与两前轮的前闸13 连接。权利要求一种车辆转向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车把(1)、前立轴(2)、前立管(18)、包括立梁(3)、横梁(9)、两侧立管(8)、前弯梁(11)、前斜支撑(10)和主梁(19)的前支架、车把与两个前轮之间安装的同步制动机构和两个前轮(12);立梁(3)与前立管(18)下部可前、后调节角度地固定在一起,横梁(9)与立梁(3)上端固定在一起,两侧立管(8)上端分别与横梁(9)两端固定在一起,前弯梁(11)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立管(8)下端固定在一起,前斜支撑(10)两端分别与前弯梁(11)中间和横梁(9)中间固定在一起,主梁(19)前端与前弯梁(11)的中间固定在一起,主梁(19)后端与立梁(3)下端固定在一起;前立轴(2)上端可旋转地固定在车把(1)的中间,下端穿出前立管(8)后,与立轴转向臂(6)固定连接,立轴转向臂(6)两端分别与两转向杆(4)一端活动连接,两转向杆(4)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侧转向臂(5)活动连接,两侧转向臂(5)分别与两侧立轴(7)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侧立轴(7)套在两侧立管(8)内,下端穿出两侧立管(8)与前轮(12)的主轴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同步制动机构包括车把闸 线(14)、两固定板(17)、滑轮、两个前轮上装有的前闸(13)和前闸闸线(15);滑轮位于两 固定板(17)之间,并可旋转地固定在滑轮轴上,滑轮轴两端固定在两固定板(17)上,车把 闸线(14)固定在固定板(17)上,前闸闸线(14)套在滑轮上,两端分别与两前轮的前闸 (1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车辆转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立梁(3)与前立管 (18)下部下端由螺栓固定在一起,上端由焊接在前立管(18)两侧的带长孔的卡板和螺栓固定在一起。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转向装置,它包括车把、前立轴、前立管、包括立梁、横梁、两侧立管、前弯梁、前斜支撑和主梁的前支架、车把与两个前轮之间安装的同步制动机构和两个前轮;前立轴下端与立轴转向臂固定连接,立轴转向臂与两转向杆活动连接,两转向杆与两侧转向臂活动连接,两侧转向臂分别与两侧立轴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侧立轴下端穿出两侧立管与前轮的主轴固定连接。采用本技术转向装置的车辆,其车辆重心低,不易翻车,双腿能伸直蹬踏,且可躺着骑行,车辆车身较短,靠背座椅距地面距离较低,上下车方便,骑行舒适,安全,更适合长途骑行。且双前轮的转向灵活、轻便,安全可靠。文档编号B62L1/00GK201626515SQ20102012796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1日专利技术者王福来 申请人:王福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转向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车把(1)、前立轴(2)、前立管(18)、包括立梁(3)、横梁(9)、两侧立管(8)、前弯梁(11)、前斜支撑(10)和主梁(19)的前支架、车把与两个前轮之间安装的同步制动机构和两个前轮(12);立梁(3)与前立管(18)下部可前、后调节角度地固定在一起,横梁(9)与立梁(3)上端固定在一起,两侧立管(8)上端分别与横梁(9)两端固定在一起,前弯梁(11)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立管(8)下端固定在一起,前斜支撑(10)两端分别与前弯梁(11)中间和横梁(9)中间固定在一起,主梁(19)前端与前弯梁(11)的中间固定在一起,主梁(19)后端与立梁(3)下端固定在一起;前立轴(2)上端可旋转地固定在车把(1)的中间,下端穿出前立管(8)后,与立轴转向臂(6)固定连接,立轴转向臂(6)两端分别与两转向杆(4)一端活动连接,两转向杆(4)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侧转向臂(5)活动连接,两侧转向臂(5)分别与两侧立轴(7)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侧立轴(7)套在两侧立管(8)内,下端穿出两侧立管(8)与前轮(12)的主轴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来
申请(专利权)人:王福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