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模具导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6486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冲压模具导向机构,包括顶板、导向杆、导向套、活动上模、固定下模、底座、润滑组件和驱动移动组件,所述顶板底部两侧分别固定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底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润滑组件为两组,分别贯穿在顶板上,所述驱动移动组件设置在底座内,所述润滑组件包括筒体、筒盖、接触板、连接杆、配重块、活塞和连通管,所述筒体顶部螺纹连接有筒盖,所述筒体底部设置有接触板,所述接触板顶部固定有连接杆,所述驱动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板、滚轮、螺纹套、电机、螺杆和轴承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减少导向杆与模具座的磨损,同时自动涂油避免停机以及人工操作的弊端。及人工操作的弊端。及人工操作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模具导向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导向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对其进行切割或拉伸变形的一种加工方法,为确保动模的冲击块能够与定模的冲击槽完美配合,动模与静模之间通常设置有互相配合的导向杆和导向套。由于导向杆和导向套只是单纯的穿插配合,因此需要添加润滑油,不然导向杆和导向套的配合处会发生磨损,导致导向杆与导向套卡涩甚至卡死,降低冲压模具的使用寿命。
[0003]现有的冲压模具需要停机手动添加润滑油,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且手动添加润滑油存在遗忘的风险,若不及时添加,以造成导向结构的磨损,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冲压模具导向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模具导向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达到所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冲压模具导向机构,包括顶板、导向杆、导向套、活动上模、固定下模、底座、润滑组件和驱动移动组件,所述顶板底部两侧分别固定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底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润滑组件为两组,分别贯穿在顶板上,所述驱动移动组件设置在底座内;
[0006]所述润滑组件包括筒体、筒盖、接触板、连接杆、配重块、活塞和连通管,所述筒体顶部螺纹连接有筒盖,所述筒体底部设置有接触板,所述接触板顶部固定有连接杆,所述接触板顶部连接杆的两侧分别固定有配重块,所述连接杆顶端通入到筒体内,所述连接杆顶端固定有与筒体内形状大小相适配的活塞,所述筒体外侧顶部连接有连通管;
[0007]所述驱动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板、滚轮、螺纹套、电机、螺杆和轴承座,所述底座内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所述底座底部四周分别开设有开口,所述移动板两端滑动置于滑槽内,所述螺纹套嵌入并固定在移动板上中间位置处,所述电机倒立固定在底座内顶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底端通过螺纹套并与螺纹套螺纹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导向杆上滑动套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之间固定有活动上模,所述固定下模安装在底座上表面。
[0009]优选的,所述顶板底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在活动上模上。
[0010]优选的,所述筒体为左右两个,所述筒体贯穿固定在顶板上两侧。
[0011]优选的,所述连通管另一端竖直朝向对应的导向杆。
[0012]优选的,所述移动板底部四周分别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置于对应的开口内。
[0013]优选的,所述螺杆底端通过设置的轴承座与底座底部内壁转动连接。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通过设置的润滑组件,在电动伸缩杆带动活动上模向上移动复位后,活动上模抵在接触板底部,并将接触板、连接杆和活塞向上推动,活塞将筒体内的润滑油从连通管挤出一点,润滑油流向导向杆,大大减少导向杆与模具座的磨损,同时自动涂油避免停机以及人工操作的弊端;通过设置的驱动移动组件,电机控制螺杆转动,使得螺纹套和移动板相对于螺杆上下移动,移动板向下移动将滚轮通出底座,则使本机构起到了便于移动的作用,移动板向上移动将滚轮收纳进底座内,则保证了本机构放置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面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润滑组件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顶板;2、导向杆;3、导向套;4、活动上模;5、固定下模;6、底座;7、电动伸缩杆;8、筒体;9、筒盖;10、接触板;11、连接杆;12、配重块;13、活塞;14、连通管;15、滑槽;16、开口;17、移动板;18、滚轮;19、螺纹套;20、电机;21、螺杆;22、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需要说明,若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3]另外,“多个”指两个以上。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4]实施例1:
[0025]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冲压模具导向机构,包括顶板1、导向杆2、导向套3、活动上模4、固定下模5、底座6、润滑组件和驱动移动组件,顶板1底部两侧分别固定有导向杆2,导向杆2底端固定在底座6上,导向杆2上滑动套有导向套3,导向套3之间固定有活动上模4,固定下模5安装在底座6上表面,顶板1底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7,电动伸缩杆7的输出端固定在活动上模4上,电动伸缩杆7控制活动上模4的上下移动;
[0026]其中,润滑组件为两组,分别贯穿在顶板1上,驱动移动组件设置在底座6内;
[0027]本实施例中,润滑组件包括筒体8、筒盖9、接触板10、连接杆11、配重块12、活塞13和连通管14,筒体8顶部螺纹连接有筒盖9,旋开筒盖9,可以从筒体8顶部加注润滑油;
[0028]其中,筒体8底部设置有接触板10,接触板10顶部固定有连接杆11,接触板10顶部
连接杆11的两侧分别固定有配重块12,配重块12的作用是在活动上模4远离接触板10后,接触板10能在配重块12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复位;
[0029]其中,连接杆11顶端通入到筒体8内,连接杆11顶端固定有与筒体8内形状大小相适配的活塞13,筒体8外侧顶部连接有连通管14,活塞13将筒体8内的润滑油从连通管14挤出一点,润滑油流向导向杆2,大大减少导向杆2与模具座的磨损。
[0030]其中,筒体8为左右两个,筒体8贯穿固定在顶板1上两侧,连通管14另一端竖直朝向对应的导向杆2。
[0031]实施例2:
[0032]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冲压模具导向机构,包括顶板1、导向杆2、导向套3、活动上模4、固定下模5、底座6、润滑组件和驱动移动组件,顶板1底部两侧分别固定有导向杆2,导向杆2底端固定在底座6上,导向杆2上滑动套有导向套3,导向套3之间固定有活动上模4,固定下模5安装在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模具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导向杆(2)、导向套(3)、活动上模(4)、固定下模(5)、底座(6)、润滑组件和驱动移动组件,所述顶板(1)底部两侧分别固定有导向杆(2),所述导向杆(2)底端固定在底座(6)上,所述润滑组件为两组,分别贯穿在顶板(1)上,所述驱动移动组件设置在底座(6)内;所述润滑组件包括筒体(8)、筒盖(9)、接触板(10)、连接杆(11)、配重块(12)、活塞(13)和连通管(14),所述筒体(8)顶部螺纹连接有筒盖(9),所述筒体(8)底部设置有接触板(10),所述接触板(10)顶部固定有连接杆(11),所述接触板(10)顶部连接杆(11)的两侧分别固定有配重块(12),所述连接杆(11)顶端通入到筒体(8)内,所述连接杆(11)顶端固定有与筒体(8)内形状大小相适配的活塞(13),所述筒体(8)外侧顶部连接有连通管(14);所述驱动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板(17)、滚轮(18)、螺纹套(19)、电机(20)、螺杆(21)和轴承座(22),所述底座(6)内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15),所述底座(6)底部四周分别开设有开口(16),所述移动板(17)两端滑动置于滑槽(15)内,所述螺纹套(19)嵌入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国祥鑫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