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茴香油合成对-甲氧基苯基丙酮的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5536 阅读:1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天然茴香油制备对-甲氧基苯基丙酮的方法,以茴香油为原料,以脱氢枞胺Schiff碱-铜(II)或脱氢枞胺Schiff碱-镍(II)配合物为催化剂,以双氧水为氧化剂,以乙醇(或1,4-二氧六环)为溶剂,经过催化氧化反应合成对-甲氧基苯基丙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环境友好,收率高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合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由天然茴香油制备对-甲氧基苯基丙酮的方法。
技术介绍
对_甲氧基苯基丙酮在农药、医药上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合成降血压药、抗抑郁药物等的重要合成中间体,例如以其为中间体制备的现在在欧洲广范使用的4-氧基-N-甲基-安非他命,在治疗发作性睡病和精神抑郁时可用作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Electrochimica Acta, 1991 (07) 11 :13)。因此对-甲氧基苯基丙酮是一种附加值很高的精细化工产品,其合成列入了 2002年度国家科技兴贸行动计划项目。 目前对-甲氧基苯基丙酮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l)英国专利No. 1119612使用过氧乙酸氧化1_(4-甲氧基苯基)丙烯,氧化产物用酸性物质如ZnCl2反应后得到对-甲氧基苯基丙酮,缺点是酸处理过程产率低,而且原料过氧化物容易爆炸,操作必须格外小心。(2)美国Stein G A使用4-甲氧基苯基己腈在乙酸乙脂中和乙醇钠反应,得到含有乙酰基的前提化合物,然后水解步骤产率较低,制备步骤还得加上合成原料对_甲氧基苯基乙腈的过程,因此合成路线长,操作步骤过多。(3)美国专利NO. 4638094利用3-(4-甲氧基苯基)丙烯和烷基亚硝酸脂反应,同时在反应体系中加入醇、钯催化剂以及胺或铜的化合物,然后对上述产物进行水解反应得到最终产物,产率较高,但是体系组成复杂,而且还使用了昂贵的催化剂。(4)法国专利NO. 1, 450, 200使用4-甲氧基苯甲醛和a -氯丙酸脂在强碱的条件下反应,然后产物在强酸条件下处理得到对-甲氧基苯基丙酮,缺点是原料4-甲氧基苯甲醛和a-氯丙酸脂昂贵而难以得到。(5)美国专利N0.4,967,009利用2-(4-甲氧基苯基)丙烯和二乙酸亚碘酰苯在冰醋酸中反应得到对-甲氧基苯基丙酮,缺点是产率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原料易得、环境友好、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收率高的制备对_甲氧基苯基丙酮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由天然茴香油制备对_甲氧基苯基丙酮的方法,是以脱氢揪胺Schiff碱_铜(II)或脱氢揪胺Schiff碱-镍(II)配合物为催化剂,以双氧水为氧化剂,以乙醇或l,4-二氧六环作为溶剂,催化氧化天然茴香油得到对-甲氧基苯基丙酮,具体按以下步骤操作 1)脱氢揪胺Schiff碱_铜(II)或脱氢揪胺Schiff碱_镍(II)配合物的合成 A.脱氢枞胺Schiff碱的合成 脱氢揪胺Schiff碱的合成如下 将脱氢揪胺溶于无水乙醇中,加入水杨醛,有少量黄色晶体析出,当晶体逐渐增多时,加热回流沸腾,使晶体完全溶解,回流30min,静置自然冷却,析出大量黄色晶体,抽滤,并用冷无水乙醇洗涤三次,置于烘箱中干燥,得到脱氢揪胺Schiff碱,合成原理如下反应5 B.脱氢枞胺Schiff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a.脱氢枞胺Schiff碱-铜(II)配合物的合成 将脱氢枞胺Schiff碱溶于无水乙醇,加热搅拌回流至溶液沸腾,配体全溶后,滴加一水合醋酸铜和乙醇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一水合醋酸铜占无水乙醇质量的1% 3% ,滴加完毕后,在78t:加热回流30min,冷却,抽滤,用无水乙醇重结晶2次,干燥,得脱氢揪胺Schiff碱-铜(II)配合物,合成原理如下反应式。 b.脱氢枞胺Schiff碱-镍(II)配合物的合成 将脱氢揪胺Schiff碱和氢氧化钾溶于无水乙醇,加热搅拌回流至沸腾,配体全溶后,滴加六水合氯化镍和乙醇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六水合氯化镍占无水乙醇质量的1 % 3 % ,滴加完毕后,温度在50°C回流3h,冷却,抽滤,洗涤,用无水乙醇重结晶2次,干燥,得脱氢揪胺Schiff碱-镍(II)配合物,合成原理如下反应式。6 2)以步骤l)B.制备的脱氢揪胺Schiff碱-铜(II)或脱氢揪胺Schiff碱-镍 (II)配合物为催化剂,以双氧水为氧化剂,以乙醇或1,4-二氧六环作为溶剂,催化氧化天 然茴香油得到产物-对-甲氧基苯基丙酮,产物用质谱、红外和紫外分析确认。所述溶剂乙 醇或l,4-二氧六环与天然茴香油的质量比为0.5 6 : l,优选为l : l;所述催化剂与天然茴香油的质量比为o. 006 o.oi : i,优选为0.0065 : i ;所述表面活性剂op-io与 天然茴香油的质量比为o.oooi 0.07 : i,优选为0.065 : i ;所述双氧水与天然茴香油的质量比为2. 5 6 : 1,优选为3 : 1 ;氧化反应的温度为60 9(TC,优选为7(TC ;氧化 反应时间为6. 5 24h,优选为24h。 天然茴香油合成对_甲氧基苯基丙酮的反应式为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formula> 上述催化剂脱氢揪胺Schiff碱_铜(II)或脱氢揪胺Schiff碱_镍(II)配合物 的结构式为 脱氢揪胺Schiff碱_铜(II)配合物的结构式为 脱氢枞胺Schiff碱_镍(II)配合物的结构式为 将天然茴香油氧化产物进行质谱分析,其总离子流图和质谱图分别见附图1、图 2、图3和图4。 将天然茴香油氧化得到的产物对_甲氧基苯基丙酮纯化后进行红外、紫外分析, 结果见附图5、图6。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本专利技术所用催化剂是以天然资源松香为原料,合成脱氢揪胺Schiff碱铜配合物(或脱氢揪胺Schiff碱镍配合物)。 2.本专利技术所用反应原料为天然产物茴香油。 3.反应条件简单,操作简便,转化率高。 4.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有利于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 图1是茴香油氧化反应的GC/MS总离子流图。 图2是对甲氧基苯基丙酮的MS图。 图3是茴香油的MS图。 图4是对甲氧基苯甲醛的MS图。 图5是对甲氧基苯基丙酮的红外图。 图6是对甲氧基苯基丙酮的紫外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用仪器、设备、名称、型号、产地如表1所示 表l<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formula><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9</column></row><table> 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用原材料名称规格产地,如表2所示 表2<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9</column></row><table><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0</column></row><table>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脱氢揪胺Schiff碱的制备称取8. 20g脱氢揪胺溶于160g无水乙醇中,加入4. Og 水杨醛,有少量黄色晶体析出,当晶体逐渐增多时,加热回流至溶剂沸腾,反应器中尚有少 许晶体不溶,继续加热使晶体完全溶解,78°C回流30分钟后,静置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天然茴香油制备对-甲氧基苯基丙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脱氢枞胺Schiff碱-铜(Ⅱ)或脱氢枞胺Schiff碱-镍(Ⅱ)配合物为催化剂,以双氧水为氧化剂,以乙醇或1,4-二氧六环作为溶剂,催化氧化天然茴香油得到对-甲氧基苯基丙酮,具体按以下步骤操作:1)脱氢枞胺Schiff碱-铜(Ⅱ)或脱氢枞胺Schiff碱-镍(Ⅱ)配合物的合成:A.脱氢枞胺Schiff碱的合成:将脱氢枞胺溶于无水乙醇中,加入水杨醛,有少量黄色晶体析出,当晶体逐渐增多时,加热回流沸腾,使晶体完全溶解,回流30min,静置自然冷却,析出大量黄色晶体,抽滤,并用冷无水乙醇洗涤三次,置于烘箱中干燥,得到脱氢枞胺Schiff碱,合成原理如下反应式;***B.脱氢枞胺Schiff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a.脱氢枞胺Schiff碱-铜(Ⅱ)配合物[Cu(L)↓[2]]的合成:将脱氢枞胺Schiff碱溶于无水乙醇,加热搅拌回流至溶液沸腾,配体全溶后,滴加一水合醋酸铜和乙醇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一水合醋酸铜占无水乙醇质量的1%~3%,滴加完毕后,在78℃加热回流30min,冷却,抽滤,用无水乙醇重结晶2次,干燥,得脱氢枞胺Schiff碱-铜(Ⅱ)配合物,合成原理如下反应式;***b.脱氢枞胺Schiff碱-镍(Ⅱ)配合物[Ni(L)↓[2]]的合成:将脱氢枞胺Schiff碱和氢氧化钾溶于无水乙醇,加热搅拌回流至沸腾,配体全溶后,滴加六水合氯化镍和乙醇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六水合氯化镍占无水乙醇质量的1%~3%,滴加完毕后,温度在50℃回流3h,冷却,抽滤,洗涤,用无水乙醇重结晶2次,干燥,得脱氢枞胺Schiff碱-镍(Ⅱ)配合物[Ni(L)↓[2]],合成原理如下反应式:***2)以步骤1)B.制备的脱氢枞胺Schiff碱-铜(Ⅱ)或脱氢枞胺Schiff碱-镍(Ⅱ)配合物为催化剂,以双氧水为氧化剂,以乙醇或1,4-二氧六环作为溶剂,催化氧化天然茴香油得到产物-对-甲氧基苯基丙酮,产物用质谱、红外和紫外分析确认,所述溶剂乙醇或1,4-二氧六环与天然茴香油的质量比为0.5~6∶1;所述催化剂与天然茴香油的质量比为0.006~0.01∶1;所述表面活性剂OP-10与天然茴香油的质量比为0.0001~0.07∶1;所述双氧水与天然茴香油的质量比为2.5~6∶1;氧化反应的温度为60~90℃;氧化反应时间为6.5~24h。天然茴香油合成对-甲氧基苯基丙酮的反应式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福厚连锦花孙果宋马昊王秋萍李鹏飞刘祖广姚兴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