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UV减粘胶、胶带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3969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UV减粘胶、胶带及应用,以质量百分比计,不饱和丙烯酸酯胶水8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UV减粘胶、胶带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胶粘剂
,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UV减粘胶、胶带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半导体和光学仪器行业中半导体芯片、晶体管、集成电路、望远镜、光学显微镜等产品的加工制造过程中,加工材料被固定需要使用UV减粘胶带,这一类胶带要在初期具备一定强度的粘合力,在材料加工完成后,又能通过UV光照使粘合力瞬间下降,达到轻松剥离的效果,不影响被粘材料的性能。
[0003]在材料加工过程中免不了出现高温的场景,但目前市场上的UV减粘胶带并不具备稳定的耐高温性能,在高温下出现持粘性下降、UV后剥离时残胶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的UV减粘胶,通过组分和工艺的创新,使其在高温下不会出现粘着力下降、在经历高温后再UV光照可以很好的剥离而不残胶。
[0005]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特定不饱和丙烯酸酯胶水、光引发剂和固化剂的复配,使得所述耐高温UV减粘胶在UV光照前剥离强度足够高,不需要额外添加光敏树脂、UV活性单体或低聚物,在UV光照后剥离强度可以迅速降低。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将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7]一种耐高温UV减粘胶,所述减粘胶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不饱和丙烯酸酯胶水85

94%、光引发剂溶液2

6.7%、固化剂4

8.9%;所述不饱和丙烯酸酯胶水由含酸酐丙烯酸酯共聚物、含氨基不饱和单体溶液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制得;所述不饱和丙烯酸酯胶水的固含量为38

54%,所述含氨基不饱和单体溶液的固含量为20

25%。
[0008]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在20

50℃温度下反应5

8h;如反应温度过低会使得反应速率较慢、温度过高会产生副反应,生成小分子致使UV减粘胶带剥离时出现残胶;反应时间过短可能会使得反应不完全,反应时间过长也同样会导致副反应的发生。
[0009]进一步的,所述光引发剂溶液固含量为32

48%,为TPO和/或184;所述固化剂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和/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
[0010]进一步的,所述含氨基不饱和单体为3

丁烯
‑1‑
胺、3

氨基丁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催化剂为三氟乙酸、二甲基甲酰胺、三乙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丁酮、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进一步的,按照质量份数计算,制备所述含酸酐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原料包括30

40份软单体、5

11份硬单体、1

3份含羟基单体、3

9份含酸酐不饱和单体、0.3

0.6份引发剂、70

90份溶剂,所述含酸酐丙烯酸酯共聚物通过溶液自由基聚合制备。
[0012]含酸酐不饱和单体是指不饱和C=C双键与羰基C=O不是连接在同一个C原子的结构单体,因为羰基C=0极性强,极易吸收附近的电子云,C=C双键上的电子云被吸收后致使活性下降,双键结构很难被破坏,不易发生反应。所以C=C双键与羰基C=O不能连接在同一
个C原子上面。
[0013]进一步的,所述含氨基不饱和单体与含酸酐丙烯酸酯共聚物中含酸酐不饱和单体的摩尔比≥1。
[0014]进一步的,所述软单体为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硬单体为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含羟基单体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进一步的,所述含酸酐不饱和单体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偏苯三酸酐;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戊腈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丁酮、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进一步的,制备所述含酸酐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原料还包括8

12份酰胺类单体。
[0017]进一步的,所述酰胺类单体为N,N

二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N

羟甲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所述UV减粘胶的制备方法,在避光或黄光条件下,取配方量的不饱和丙烯酸酯胶水、光引发剂溶液搅拌混匀;再加入固化剂,搅拌混匀,得到耐高温UV减粘胶。
[0019]一种UV减粘胶制备的胶带,将UV减粘胶经涂布、烘干、分切而成。
[0020]一种耐高温UV减粘胶带的应用,应用于半导体芯片、晶体管、集成电路、望远镜、光学显微镜等产品的加工制造过程中。
[0021]所述耐高温UV减粘胶由包括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0022]步骤1:含酸酐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0023]按配方量称取原料,将丙烯酸单体搅拌均匀,得到丙烯酸混合单体;在反应釜中加入40%的丙烯酸混合单体以及45%溶剂、30%引发剂,氮气保护下在180rpm转速搅拌下加热;升温至85
±
0.5℃时反应釜内出现明显发泡,同时在60min内均匀滴下剩余60%的丙烯酸混合单体、55%溶剂及45%引发剂;反应2h后,添加剩余的25%引发剂;加热装置设置87℃条件下保温2h后,快速降温得到含酸酐丙烯酸酯共聚物。
[0024]步骤2:不饱和丙烯酸酯胶水的制备方法
[0025]按配方量称取原料,在含氨基不饱和单体中加入溶剂稀释至5倍;在反应釜中加入含酸酐丙烯酸酯共聚物以及催化剂,25℃氮气保护下以220rpm转速搅拌,将稀释后的含氨基不饱和单体溶液均匀缓慢滴加60min至反应釜中,滴下结束后保温5h得到所述不饱和丙烯酸酯胶水。
[0026]步骤3:耐高温UV减粘胶的制备方法
[0027]在避光或黄光条件下按配方量称取原料,将光引发剂溶于甲苯,完全混匀后得到光引发剂溶液;取不饱和丙烯酸酯胶水、光引发剂溶液,搅拌30min混匀;最后加入固化剂,搅拌30min混匀,得到耐高温UV减粘胶。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29]含酸酐不饱和单体作为聚合单体的一种,此单体中的酸酐为酸性官能团,能与氨基类的单体中氨基发生反应使酸酐开环,从而含酸酐丙烯酸酯共聚物含有C=C不饱和双键,在光引发剂和固化剂的作用下,交联程度高,使得UV减粘胶对基材的附着力高,稳定性好。从而胶具备耐高温特性,胶层不易发生残胶、迁移等现象;另一方面,酸酐开环后也会同时产生极性基团

羧基,有利于提高UV前对基材的剥离力。
[0030]在含酸酐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中,使用了酰胺类单体,其作用一:极性强,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胶带在UV前对基材的剥离力;作用二:抗静电效果好,UV光照后,胶带剥离力大幅降低,避免静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UV减粘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粘胶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不饱和丙烯酸酯胶水85

94%、光引发剂溶液2

6.7%、固化剂4

8.9%;所述不饱和丙烯酸酯胶水由含酸酐丙烯酸酯共聚物、含氨基不饱和单体溶液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制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UV减粘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溶液固含量为32

48%,为TPO和/或184;所述固化剂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和/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UV减粘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在20

50℃温度下反应5

8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UV减粘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氨基不饱和单体为3

丁烯
‑1‑
胺、3

氨基丁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催化剂为三氟乙酸、二甲基甲酰胺、三乙胺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UV减粘胶,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计算,制备所述含酸酐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原料包括30

40份软单体、5

11份硬单体、1

3份含羟基单体、3

9份含酸酐不饱和单体、0.3

0.6份引发剂、70

90份溶剂,所述含酸酐丙烯酸酯共聚物通过溶液自由基聚合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佳苑杜震宇周奎任计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世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