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备纳米晶体纤维素I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2645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应用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来制备纳米晶体纤维素I的方法。该方法将纤维与离子交换树脂加入溶剂中,获得悬浊液;将悬浊液搅拌、超声或者进行微波辐射处理;然后进一步进行超声分散处理,过滤出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得到纤维悬浊液;纤维悬浊液进一步高速离心纯化得到纳米晶体纤维素I。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一种在溶液中可离解出H+而呈酸性的催化剂,克服了液体酸反应的缺点,具有可重复使用、设备腐蚀性小、对纤维素降解损伤小,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同时结合超声波这种特殊的能量形式,利用其产生的能量、局部高温、高压及空化作用,增加纤维素表面积,促进试剂在其中的渗透扩散,提高纤维素功能基团的可及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晶体纤维素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来制备纳米晶体纤维素I的方法。
技术介绍
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可再生且能生物分解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对其如何充 分有效地利用已成为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纤维素通过酸水解、酶处理以及机械法可降 解掉无定形的纤维素,保留结晶纤维素制得纳米晶体纤维素。纳米晶体纤维素具有许多优 良性能,如高强度、高透明性、高结晶度、高亲水性、高模量、超精细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 等,因此纳米晶体纤维素作为复合材料的增强相、组织工程支架和过滤介质方面具有很好 的应用前景。 目前文献报道的纳米晶体纤维素的制备主要是采用硫酸等强酸水解法,其对纤维 素降解程度不易控制,且对设备腐蚀较大,后处理会产生大量酸性废液,对环境污染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应用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备纳米晶体纤维素I的 方法。具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将纤维与离子交换树脂加入溶剂中,获得悬浊液;(2) 将悬浊液搅拌、超声或者进行微波辐射处理;(3) 将悬浊液进一步进行超声分散处理;(4) 过滤出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得到纤维悬浊液;(5) 纤维悬浊液进一步高速离心纯化得到纳米晶体纤维素I。。 其中步骤(1)中所述纤维为天然纤维素或化学浆或微晶纤维素;离子交换树脂为 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主要为苯乙烯系、丙烯酸系或酚醛系树脂;纤维与离子交换树脂的质 量比例为1 :5 1 :10。 步骤(1)中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或ZnCl 2水溶液;纤维在溶剂中的浓度为5 8g/ L ;当溶剂为ZnCl 2水溶液时,先加入纤维溶解后,再加入离子交换树脂。 步骤(2)中所述搅拌、超声或微波处理时的温度为50°C 80°C ;搅拌、超声时间为 2 4小时,微波辐射处理的时间为0. 5 2小时。3 步骤(3)中所述超声分散处理的时间为1小时,温度为50°C 80°C。 步骤(5)中所述高速离心的转速为6000 12000rpm,离心分离10 15次,每次离心时间为lOmin。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以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一种在溶液中可离解出H+而呈酸 性的催化剂,克服了液体酸反应的缺点,具有可重复使用、设备腐蚀性小、对纤维素降解损 伤小,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同时结合超声波这种特殊的能量形式,利用其产生的能量、局部 高温、高压及空化作用,增加纤维素表面积,促进试剂在其中的渗透扩散,提高纤维素功能 基团的可及性。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称取2g微晶纤维素,将其与大孔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以1:8的比例加入 250ml去离子水中,在5(TC下,搅拌、超声处理3h。催化水解完成后,滤出离子交换树脂,并 分离出纤维素样品,然后在12000r/min高速离心下进一步分离提纯样品,出现乳白色胶体 即为纳米晶体纤维素I。 实施例2称取2g棉短绒,将其溶于250mlZnCl 2水溶液中,再与酸性丙烯酸系阳离子交换树脂 以1:8的比例混合,微波处理lh。催化水解完成后,滤出离子交换树脂,并分离出纤维素样 品,然后在10000r/min高速离心下进一步分离提纯样品,出现乳白色胶体即为纳米晶体纤 维素I。 实施例3称取2g微晶纤维素,将其溶于250mlZnCl2水溶液中,再与大孔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 交换树脂以1:10的比例混合,在6(TC下,搅拌、超声处理2. 5h。催化水解完成后,滤出离子 交换树脂,并分离得到纤维素样品,然后在10000r/min高速离心下进一步分离提纯样品, 出现乳白色胶体即为纳米晶体纤维素I。 实施例4称取2g化学浆,将其溶于250mlZnCl 2水溶液中,再与酸性酚醛系阳离子交换树脂以 1:10的比例混合,微波处理1. 5h。催化水解完成后,滤出离子交换树脂,并分离得到纤维素 样品,然后在12000r/min高速离心下进一步分离提纯样品,出现乳白色胶体即为纳米晶体 纤维素I。 权利要求一种应用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备纳米晶体纤维素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纤维与离子交换树脂加入溶剂中,获得悬浊液;(2) 将悬浊液搅拌、超声或者进行微波辐射处理;(3) 将悬浊液进一步进行超声分散处理;(4) 过滤出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得到纤维悬浊液;(5) 纤维悬浊液进一步高速离心纯化得到纳米晶体纤维素I。2. 根据权利要求l中所述的一种应用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备纳米晶体纤维素I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纤维为天然纤维素或化学浆或微晶纤维素;离子交换树脂 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纤维与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比例为1 :5 10。3. 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应用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备纳米晶体纤维素I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苯乙烯系、丙烯酸系或酚醛系树脂。4.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应用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备纳米晶体纤维素I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或ZnCl 2水溶液;纤维在溶剂中的浓度为 5 8g/L ;当溶剂为ZnCl 2水溶液时,先加入纤维溶解后,再加入离子交换树脂。5.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应用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备纳米晶体纤维素I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搅拌、超声或微波处理时的温度为50°C 80°C ;搅拌、超声 时间为2 4小时,微波辐射处理的时间为0. 5 2小时。6.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应用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备纳米晶体纤维素I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超声分散处理的时间为1小时,温度为50°C 80°C。7.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应用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备纳米晶体纤维素I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高速离心的转速为6000 12000rpm,离心分离10 15 次,每次离心时间为10min。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应用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来制备纳米晶体纤维素I的方法。该方法将纤维与离子交换树脂加入溶剂中,获得悬浊液;将悬浊液搅拌、超声或者进行微波辐射处理;然后进一步进行超声分散处理,过滤出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得到纤维悬浊液;纤维悬浊液进一步高速离心纯化得到纳米晶体纤维素I。本专利技术以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一种在溶液中可离解出H+而呈酸性的催化剂,克服了液体酸反应的缺点,具有可重复使用、设备腐蚀性小、对纤维素降解损伤小,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同时结合超声波这种特殊的能量形式,利用其产生的能量、局部高温、高压及空化作用,增加纤维素表面积,促进试剂在其中的渗透扩散,提高纤维素功能基团的可及性。 文档编号C08B15/08GK101759807SQ20101012312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2日专利技术者唐丽荣, 戴达松, 李涛, 欧文, 陈学榕, 陈燕丹, 黄彪 申请人:福建农林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备纳米晶体纤维素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将纤维与离子交换树脂加入溶剂中,获得悬浊液;  (2) 将悬浊液搅拌、超声或者进行微波辐射处理;  (3) 将悬浊液进一步进行超声分散处理;  (4) 过滤出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得到纤维悬浊液;  (5) 纤维悬浊液进一步高速离心纯化得到纳米晶体纤维素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彪唐丽荣欧文陈学榕陈燕丹李涛戴达松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