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生长素酰胺合成酶GH3基因家族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2619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大豆生长素酰胺合成酶GH3基因家族及其应用。所述大豆生长素酰胺合成酶GH3基因家族包括GH3.1基因、GH3.13基因、GH3.6基因和GH3.26基因,所述GH3.1基因、GH3.13基因、GH3.6基因和GH3.26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SEQ ID NO.3、SEQ ID NO.5和SEQ ID NO.7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实验证明,将受体大豆中GH3.1基因、GH3.13基因、GH3.6基因和GH3.26基因同时敲除,得到的基因敲除植物与受体植物根瘤内含物颜色不同,根瘤固氮酶活性低于受体植物,种子大小高于受体植物,种子百粒重高于受体植物,种子蛋白含量高于受体植物,种子脂肪含量低于受体植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大豆生长素酰胺合成酶gh3基因家族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大豆的氮素主要来源于根瘤的生物固氮和肥料中的氮,氮从根部吸收,经过运输系统到达地上部分进行利用。硝酸盐和铵盐是大豆可以利用的两种主要的氮素,而大豆具有喜硝性。植物吸收硝态氮后通过维管组织进行运输,借助氮转运蛋白家族的各个成员协同完成氮的吸收、转运和分配。氮素是植物体氨基酸的重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大豆植株中氮素的积累决定了籽粒蛋白质的含量。因而,在合理提升大豆生物固氮机能的基础上,改善氮素的吸收和利用途径,有效提升大豆的氮肥利用效率,已成为大豆品质改良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大豆生长素酰胺合成酶gh3基因家族及其应用。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大豆生长素酰胺合成酶gh3基因家族在调控植物根瘤内含物颜色和/或调控植物根瘤固氮酶活性和/或调控植物种子大小和/或调控植物种子百粒重和/或调控植物种子蛋白含量和/或调控植物种子脂肪含量中的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大豆生长素酰胺合成酶GH3基因家族在调控植物根瘤内含物颜色和/或调控植物根瘤固氮酶活性和/或调控植物种子大小和/或调控植物种子百粒重和/或调控植物种子蛋白含量和/或调控植物种子脂肪含量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生长素酰胺合成酶GH3基因家族包括GH3.1基因、GH3.13基因、GH3.6基因和GH3.26基因,所述GH3.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GH3.13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GH3.6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所述GH3.26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

<p>2.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大豆生长素酰胺合成酶gh3基因家族在调控植物根瘤内含物颜色和/或调控植物根瘤固氮酶活性和/或调控植物种子大小和/或调控植物种子百粒重和/或调控植物种子蛋白含量和/或调控植物种子脂肪含量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生长素酰胺合成酶gh3基因家族包括gh3.1基因、gh3.13基因、gh3.6基因和gh3.26基因,所述gh3.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gh3.13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gh3.6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所述gh3.26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gh3.1基因编码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gh3.13基因编码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所述gh3.6基因编码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所述gh3.26基因编码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采用基因敲除方式使植物中的gh3.1基因、gh3.13基因、gh3.6基因和gh3.26基因同时出现碱基缺失或使蛋白提前终止,从而调控植物根瘤内含物颜色和/或调控植物根瘤固氮酶活性和/或调控植物种子大小和/或调控植物种子百粒重和/或调控植物种子蛋白含量和/或调控植物种子脂肪含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双子叶植物,所述双子叶植物为豆科植物,所述豆科植物为大豆。

5.一种改变植物根瘤内含物颜色和/或降低植物根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栩涂田莉高震黄来妹陈娇梅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