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素的制造方法、以及生物素的L-赖氨酸盐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2575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表生物素有效地从生成物中除去、提高生物素的纯度、得到纯度高的生物素的生物素的制造方法、以及生物素的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生物素的制造方法、以及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素的制造方法、以及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物素为属于维生素B族的水溶性维生素(非专利文献1)。生物素被期待具有糖尿病预防效果、皮肤疾病改善效果、生物素缺乏症改善效果等,作为医药品、饲料添加剂等的需求高涨。生物素由下述式(1)表示,也称为D

生物素。
[0003][化学式1][0004][0005]如下文所示,生物素(BIF)例如由脲基体(URD)经由7个工序而合成(专利文献1)。
[0006][化学式2][0007][0008]此处,生物素除了具有上述式(1)表示的D

生物素以外,还具有7个异构体(非专利
文献2)。在合成D

生物素的过程中,例如,下述式(2)表示的L

生物素等异构体有时包含在生成物中。这些D

生物素以外的异构体从安全性的观点考虑也期望从生成物中去除。
[0009][化学式3][0010][0011]虽然公开了通过使D

生物素及L

生物素的外消旋体与L(+)

精氨酸反应,以难溶性的盐的形式结晶化从而进行纯化、提高D

生物素的纯度的方法,但关于作为生物素的非对映异构体的表生物素(epibiotin)的分离除去,并没有记载(非专利文献3)
[0012]现有技术文献
[0013]专利文献
[0014]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025722号
[0015]非专利文献
[0016]非专利文献1:Pierre J.de Clercq,“Biotin:ATimeless Challenge for Total Synthesis”Chemical Reviews,1997,Vol.97,No.6.
[0017]非专利文献2:Toru YAMANO,Isao AOKI,and Kunio TAKANOHASHI“Direct Optical Resolution of(
±
)

Biotin and(
±
)

Epibiotin by a Reserved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J.Nutr.Sci.Vitaminol.,39,419

423,1993.
[0018]非专利文献3:DONALD E.WOLF,RALPH MOZINGO,STANTON A.HARRIS,R.CHRISTIAN ANDERSON AND KARL FOLKERS“Biotin.VI.Resolution of dl

Biotin”CONTRIBUTION FROM THE RESEARCH LABORATORIE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945,Vol.67,No.12,2100

2102

技术实现思路

[0019]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20]在以上述这样的路径合成生物素的情况下,含有生物素的生成物有时含有非对映异构体等作为杂质。在非对映异构体中,下述式(3)表示的表生物素是尤其难以从生成物中除去的杂质。
[0021][化学式4][0022][0023]生成物中的表生物素的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面积百分率有时达到约5%,因此也可能成为使生物素的纯度降低的主要原因。该表生物素的除去例如可通过反复进行中和晶析处理、活性炭处理等纯化处理来进行,但也会产生生物素的收率降低这样的问题。因此,期望将表生物素有效地从生成物中除去、提高生物素的纯度的方法。
[0024]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表生物素有效地从生成物中除去、提高生物素的纯度、得到纯度高的生物素的、生物素的制造方法。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表生物素有效地从生成物中除去、提高生物素的纯度、得到纯度高的生物素的、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及其制造方法。
[0025]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26]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溶剂中使包含生物素及表生物素的粗生物素与L

赖氨酸接触而得到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后,使该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与酸接触来进行生物素的脱盐处理,由此可得到纯度高的生物素。
[0027]即,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的专利技术。
[0028][1]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的工序:
[0029](a)在溶剂中使粗生物素与L

赖氨酸接触,得到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的溶液或悬浮液的工序;及,
[0030](b)在工序(a)中得到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的溶液的情况下,使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从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的溶液中析出的工序。
[0031][2]如[1]所述的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溶剂包含选自由水、甲醇、乙醇、2

丙醇、丙酮及乙腈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0032][3]如[1]或[2]所述的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工序(a)是在水中使粗生物素与L

赖氨酸接触、得到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的溶液的工序。
[0033][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工序(b)是通过使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的溶液与析出溶剂接触、从而使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析出的工序。
[0034][5]如[4]所述的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析出溶剂包含选自由甲醇、乙醇、2

丙醇、丙酮及乙腈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0035][6]如[4]或[5]所述的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水与析出溶剂的体积比(析出溶剂/水)为5以上30以下。
[0036][7]如[4]~[6]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工序(b)是将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的溶液加热至40℃以上80℃以下后与析出溶剂接触,然后冷却至

10℃以上10℃以下,由此使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析出的工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的工序:(a)在溶剂中使粗生物素与L

赖氨酸接触,得到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的溶液或悬浮液的工序;及,(b)在工序(a)中得到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的溶液的情况下,使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从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的溶液中析出的工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溶剂包含选自由水、甲醇、乙醇、2

丙醇、丙酮及乙腈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工序(a)是在水中使粗生物素与L

赖氨酸接触、得到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的溶液的工序。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工序(b)是通过使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的溶液与析出溶剂接触、从而使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析出的工序。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素的L

赖氨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析出溶剂包含选自由甲醇、乙醇、2

丙醇、丙酮及乙腈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生物素的L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井里彩松浦圭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德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