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备浮法玻璃的浮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1321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浮法玻璃的浮槽系统,其包括含有多个彼此连接的砖块、并构造为在其中储存熔融金属的砖块组件;围绕所述砖块组件的钢外壳;能够向所述钢外壳提供空气的鼓风机;以及形成在所述钢外壳与所述砖块组件的接触表面上,以防止当熔融金属流入所述砖块组件的砖块之间的缝隙中时熔融金属与钢外壳反应的涂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备浮法玻璃的浮槽(float bath)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这样的用于制备浮法玻璃的浮槽系统,其具有改进的围绕用于熔融金属储存的砖块的钢 外壳结构。相关申请的相互参引本申请要求2009年3月3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号为10-2009-0018064 的韩国专利申请的优选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证的方式纳入本文中。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使用浮法玻璃法制备浮法玻璃(也称为平板玻璃)的装置用于通过如 下方式制备具有预定宽度的连续带状玻璃板连续地将熔融的玻璃提供至储存在浮槽中的 流动的熔融金属(熔融的锡,等)上,同时使熔融的玻璃在熔融的金属上浮动从而由于表面 张力和重力的作用形成一种达到近似平衡厚度的熔融的玻璃带,以及将熔融的玻璃带朝向 浮槽出口附近的退火炉拉起。此处,熔融的金属包括,例如熔融的锡,或熔融的锡合金,其具有比熔融玻璃更大 的比重。熔融金属被容纳在其中通入氢气(H2)和/或氮气(N2)的还原气氛的浮室(float chamber)中。浮室中的浮槽被构造为其中容纳熔融的金属。浮槽具有水平延伸的结构,其 中包括高耐热材料(例如炉底砖)。熔融玻璃在熔融金属的表面形成熔融玻璃带,并从浮槽 的上游端移动至下游端。熔融玻璃带在设置在浮槽的下游端的一个位置(被称为移走点) 升起,以从熔融金属上移除并输送至下一步中的退火炉内。同时,浮室内的熔融金属保持在高温状态(例如约600至1100°C ),熔融金属(熔 融的锡)的熔化温度为232°c。因此,需要将浮槽的底部冷却至约120至130°C。为此目的, 常规的浮槽系统具有通过将空气鼓至钢外壳下表面而冷却浮槽钢外壳的鼓风机。但是,如果驱动源——通过其驱动鼓风机——的操作突然停止,则需要大量时间 来使鼓风机的运行恢复正常。在鼓风机停止运行期间,浮槽底部的温度上升,从而使浮槽底 部附近存在的锡恢复至液态,并与钢外壳反应,使得形成不必要的合金,并产生气泡(O2)。 在严重的情况下,钢外壳可能产生孔,应重新替换成新的钢外壳。即使不发生严重的情况,在上述不正常运行期间发生的污染会改变浮槽的内部温 度,例如-5°C至+5°C。这种温度的变化改变了熔融金属的流动行为,从而产生了气泡。该 现象引起浮法玻璃产品的表面缺陷(0ΒΒ(开口底面气泡)或B0S(底面开口灰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被设计为用于解决上文提及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 备浮法玻璃的浮槽系统,其钢外壳上具有一个陶瓷粉末涂层,从而降低或防止了在钢外壳 附近硬化的锡熔化以及与钢外壳的金属组分反应从而产生缺陷的可能性。为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浮法玻璃的浮槽系统包括砖块组件(blockassembly),其含有多个彼此连接的砖块并被构造为在其中储存熔融金属;围绕所述砖块组件的钢外壳;能够向钢外壳提供空气的鼓风机;以及形成在钢外壳与砖块组件的接触表面 上以防止当熔融金属流入所述砖块组件的砖块之间的缝隙中时熔融金属与钢外壳反应的涂层。优选地,所述涂层含有喷涂在钢外壳的表面上的陶瓷粉末。优选地,所述陶瓷粉末包括选自&02、SiO2, A1203、Y2O3> Fe203、HfO2和Na2O中的任一种。优选地,所述涂层的厚度为约1 μ m。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浮法玻璃的浮槽在钢外壳的表面具有陶瓷粉末涂层,其被构造成用 于甚至在鼓风机突然停机时阻止熔融金属(锡)的漏出物与钢外壳的反应,从而防止由于 钢外壳的优质钢组分与熔融锡的氧组分的结合而可能产生的非常严重的缺陷,或者减少钢 外壳附近硬化的锡熔融以及与钢外壳的金属组分反应从而产生缺陷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浮 法玻璃产品的质量,确保过程的稳定性。附图说明附图示例性地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包含附图是为了与对本专利技术的详细 描述一起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的进一步理解,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应被限制性地解释为附 图所示的内容。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的用于制备浮法玻璃的浮槽的正视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2中截面A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在进行描述之前,应理解,本说 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不应被解读为被限定至一般性的含义和词典含 义,而应在允许专利技术人为了进行最好的解释而对术语进行适当定义这一原则的基础上,基 于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相应的含义和概念进行理解。因此,此处提出的描述仅是一种为最 好地进行解释的目的而优选的实施例。因此,此处的描述只是仅仅出于示例说明目的的优 选的实例,不是想要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因此,应理解,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前 提下,可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其它等价变换和改变。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的用于制备浮法玻璃的浮槽的正视图。图2为 图1的侧视图。参照图1和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制备浮法玻璃的浮槽系统100包括 砖块组件110,钢外壳120、鼓风机130和涂层140。砖块组件110包括多个砖块(B),并在 其中储存熔融金属(M)。钢外壳120被安装成围绕砖块组件110。鼓风机130具有空气供应 管线,通过其将空气提供至钢外壳120,以使钢外壳120冷却。涂层140形成在钢外壳120 与砖块组件110的接触表面上,以阻止钢外壳120与在砖块组件110的砖块(B)之间的缝 隙中流动的熔融金属(M)的反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用于制备浮法玻璃的浮槽系统100被构造为使用所 谓的浮法玻璃法来制备浮法玻璃。所述浮槽系统100包括浮室118,该浮室118具有位于 其下部的浮槽112,以及覆盖浮槽顶部的顶盖116,并具有电阻加热元件114。所述浮室118 为气密型,具有输入端111和输出端113。浮槽112在其中储存熔融金属(M),例如熔融锡、熔融锡合金等。熔融玻璃(G)储 存在熔炉104中,通过阈(threshold) 117和高度控制闸门119计量,并流入浮槽112中。在 将熔融玻璃(G)从浮槽112的上游端供应(在附图的左侧示出),并流至下游端(在附图的 右侧示出)的同时,熔融金属(M)随着熔融玻璃(G)的流动而行进。熔融金属(M)由于浮 槽102中温度梯度的作用而从浮槽112的上游端流至下游端,同时,从浮槽112的中间流至 浮槽112的两侧。温度梯度为下游端(冷端)与维持相对较高的温度的上游端(热端)之 间的温度差异。熔融玻璃(G)形成一种具有优选的厚度和宽度的熔融玻璃带,同时从浮槽 112的上游端流动至下游端,熔融玻璃带在安装在浮室118的出口 11 3处的提升辊115的移 走点处被提起,以从熔融金属(M)的表面上移除,并拉向下一步中的退火炉(未示出)内。浮室118内的气氛由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形成。混合气体保持在比外部气氛稍 高的压力下,且熔融金属(M)和熔融玻璃带通过电阻加热部件114保持在约800至1300°C。 熔融玻璃(G)为非碱性玻璃、钠钙玻璃等。熔融金属(M)在浮槽112中流动形成的原理和 结构以及熔融玻璃(G)的输入、形成带状、移动和排放是普通浮法玻璃法中已知的,本文中 省略对它们的详细描述。砖块组件110由多个砖块⑶,如耐火砖块的衬砌连接(Iiningconnection)形成。 砖块组件110可包括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备浮法玻璃的浮槽系统,包括:  含有多个彼此连接的砖块、并构造为在其中储存熔融金属的砖块组件;  围绕所述砖块组件的钢外壳;  能够向所述钢外壳提供空气的鼓风机;以及  形成在所述钢外壳与所述砖块组件的接触表面上,以防止当熔融金属流入所述砖块组件的砖块之间的缝隙中时熔融金属与钢外壳反应的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元载罗相业金洋汉吴亨泳金英植金吉镐朴熙俊李昌熙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