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兜兰的无菌播种和组织培养技术。
技术介绍
兜兰(Epidendrum)又名拖鞋兰,本属植物全球约有70多种,附生或地全部为珍贵的濒危物种,在我国所有的原生种都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兜兰的栽培和育种历史悠久,目前有大量的杂交品种,在世界范围内有众多的狂热爱好者。兜兰的繁殖多采用分株法,繁殖速度慢;而兜兰种子由于胚发育不完全,自然状态下极难萌发,其无菌播种技术虽早有研究,但普遍存在萌发率低,成苗率低的困难,其无性增殖更是困难重重;目前兜兰的商业生产中往往利用自交生产种苗,而兜兰的现代杂交种的倍性复杂,往往只能获得少量种子,难以进行大规模生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兜兰的无菌播种和组织培养技术,采用人工营养液利用无菌播种的方法能获得大量试管苗,并利用无菌播种出的原球茎和小苗进行增殖,通过生根培养能形成完整植株。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兜兰的无菌播种和组织培养技术,在开花时选取生长健壮的母株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后120天,果实成熟时取下,用75%的酒精浸泡30秒后置于0.1%的升汞溶液中消毒20分种,无菌水冲洗4-5次切开果实,用接种针将白色粉末状胚接种到改良R培养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兜兰的无菌播种和组织培养技术,其特征在于,在开花时选取生长健壮的母株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后120天,成熟果实取下,用75%的酒精浸泡30秒后置于0.1%的升汞溶液中消毒20分种,无菌水冲洗4-5次切开果实,用接种针将白色粉末状胚接种到培养基中,60天左右形成整株后,接种到壮苗培养基上壮苗培养,为获得更多的种苗,利用原球茎或小苗继代培养在改良R培养基附加6-苄基嘌呤20毫克/升上能形成芽和类原球茎混合组织,这类组织在壮苗培养基上,30天后可形成带短根的丛生植株,及时将植株分开,接种到新的壮苗培养基上培养壮苗,当试管苗长至3-4厘米时,转移到自然光下炼苗10天,然后将其从玻璃瓶中取出,洗净根部的培养基,移入蕨根和水苔的混合基质中,保持适当的通风和足够的湿度,形成完整植株。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兜兰无菌播种和试管育苗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萌发与生根壮苗时蔗糖浓度为2%,继代培养时蔗糖浓度为3%。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无菌播种和试管育苗技术,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之林,叶秀麟,孙彩云,杨燕仪,易琦斐,段俊,曾宋君,梁承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