楸树绿枝扦插无性快速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98 阅读:3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楸树绿枝扦插无性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工作程序:    (一)芽苗准备阶段:芽苗准备阶段包括种条种根处理、整地作畦、种条铺设和铺条后管理程序;将经过处理的种条铺设在日光温室或露地畦内,在摆放好的种条上喷洒杀菌剂,覆盖细砂土,畦内设置地温表及温控开关;    (二)催根阶段:催根阶段包括育苗扦插床准备、采芽扦插程序;其中扦插床土为日光温室内或露地起的表层砂壤土,亩施呋喃丹5千克,药土混匀装入营养钵,做成1.4米宽的平畦;采芽扦插是将种条上长出的嫩芽取下,放入清水中达到一定量后集中放入生根促进剂中浸沾后进行扦插;    (三)扦插后管理阶段:扦插后管理阶段包括调节棚内温湿度和病虫防治程序;棚内温度控制在16~35℃,地温为12~25℃,空气相对湿度为60~90%,土壤相对湿度为70~85%;病虫防治采取每7~10天向苗床喷施一次杀菌剂、生根促进剂和微肥,交替使用;    (四)移栽定植阶段:绿芽扦插长出嫩根后,陆续选苗出棚,移入育苗地,培育成大苗。(*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楸树扦插繁殖方法,尤其是一种楸树绿枝扦插无性快速繁殖的方法。
技术介绍
楸树是集优质用材、园林观赏、良好生态防护于一体的多功能树种,是目前最有开发价值的树种之一。但由于其生长慢、难繁殖,很少有人种植。由于楸树用途广,难繁殖,因此形成了只采不育的局面,使楸树这一优良树种面临濒于灭绝的境地。近些年来,我国林业科技工作者经过研究,采取优树选择办法,选出3个楸树优良无性系,界定出4种生产类型,其中对速生丰产型的楸树已经摸索出一套播种育苗、埋根育苗和嫁接育苗等方法,使楸树的生长速度达到或超过一般速生树种的生长指标。楸树为异花授粉植物,自身不能结实或很少结实,缺种子、缺树根成为楸树繁殖方法中播种育苗、埋根育苗方式的限制因素,制约了楸树的发展。而运用普通的扦插方法,育苗成活率低,仅20%~30%。近几年有些地方采用梓砧嫁接育苗方式,提高了楸树苗木繁殖系数,繁殖成活率高,繁殖速度快,但同时也存在一定弊端,如生长后期接干与砧木上下生长不协调,易从接口处引发病虫害;嫁接工作季节性强,过早或过晚进行使苗木不易成活;生长期短,有些弱苗木质化程度低,越冬易抽条;管理过程用工量大等。目前,林业工作者根据德国科学家提出的“植物再生性原理”,进行楸树无性繁殖的尝试,但因资金投入和技术难度大,组织培养不易掌握和运用,因此没有摸索出一种有效的楸树繁殖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以往楸树繁殖方式的不足,利用林木再生性原理,将传统扦插与组织培养方式相结合,提供一种适用于日光温室、大棚等保护地进行的楸树绿枝扦插无性快速繁殖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楸树绿枝扦插无性繁殖方法包括以下工作程序(一)芽苗准备阶段芽苗准备阶段包括种条种根处理、整地作畦、种条铺设和铺条后管理程序;将经过处理的种条铺设在日光温室或露地畦内,在摆放好的种条上喷洒杀菌剂,覆盖细砂土,畦内设置地温表及温控开关;(二)催根阶段催根阶段包括育苗扦插床准备、采芽扦插程序;其中扦插床土为日光温室内或露地起的表层砂壤土,亩施呋喃丹5千克,药土混匀装入营养钵,做成1.4米宽的平畦;采芽扦插是将种条上长出的嫩芽取下,放入清水中达到一定量后集中放入生根促进剂中浸沾后进行扦插;(三)扦插后管理阶段扦插后管理阶段包括调节棚内温湿度和病虫防治程序;棚内温度控制在16~35℃,地温为12~25℃,空气相对湿度为60~90%,土壤相对湿度为70~85%;病虫防治采取每7~10天向苗床喷施一次杀菌剂、生根促进剂和微肥,交替使用;(四)移栽定植阶段绿芽扦插长出嫩根后,陆续选苗出棚,移入育苗地,培育成大苗。本专利技术利用林木再生性原理,对于一棵植株,根、茎、叶三部分同时存在处于平衡状态,并有恢复平衡状态的能力。本专利技术楸树绿枝扦插无性快速繁殖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将传统扦插与组织培养方式相结合,改变了传统扦插方式中扦插材料为半木质化茎段及组织培养方式中繁复的科技手段,楸树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易于推广。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楸树绿枝扦插无性快速繁殖方法的最佳实施例。楸树绿枝扦插无性快速繁殖的操作规程如下所述(一)芽苗准备阶段芽苗准备阶段包括种条种根处理、整地作畦、种条铺设和铺条后管理程序。1.种条种根处理10月底至11月中旬楸树苗进入休眠期即开始苗圃取苗,在距地面15-20公分处剪截,根部用土培严,上部收回整理,进行假植贮藏,休眠期过后出土,放在清水中浸泡,吸足水分后涝出待用。2.整地作畦12月中旬开始进行。在日光温室内或露地做成1.2米宽的四平畦或慢跑水畦,畦埂宽25~35公分,高15~25公分,畦内每隔8~10公分铺设地热线一根,地热线上覆土7~8公分,踩实找平。3.种条铺设畦作好后,将经过处理的种条按粗细程度进行分级,分别铺设在日光温室或露地畦内,种条保持一定间距,本实施例中间距为1公分,随摆随在种条上喷洒杀菌剂,喷洒后覆盖细砂土,以软化根脚。本实施例中喷洒的杀菌剂为150倍多菌灵杀菌剂。4.铺条后管理种条铺设好后找平畦面,浇透水,畦内设置地温表及温控开关进行加温,畦床内温度控制在16~26℃,相对湿度70~85%。(二)催根阶段催根阶段包括育苗扦插床准备和采芽扦插程序。1.育苗扦插床准备扦插床土为日光温室内或露地起的表层砂壤土,亩施呋喃丹5千克。药土混匀装入8×8的营养钵,做成1.4米宽的平畦。扦插前一星期用3~5‰的高锰酸钾液对育苗扦插床进行杀菌消毒。2.采芽扦插催芽床经1个月左右加温处理,嫩芽已长至出土7~10公分有4、5片功能叶,茎杆粗壮,半木质化程度,此时进行采芽扦插。将芽苗取下,放入清水中达一定量后集中放入生根促进剂中浸沾后进行扦插。本实施例中生根促进剂的浓度为500PPm,扦插深度为3~4公分。为防止扦插过程创伤根脚,扦插床扦插时要浇透水。(三)扦插后管理阶段扦插后管理阶段包括调节棚内温湿度和病虫防治程序。1.温湿调控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对棚内芽苗进行通风、透光、喷水处理。棚内温度控制在16~35℃,地温为12~25℃,空气相对湿度为60~90%,土壤相对湿度为70~85%。2.病虫防治为防止病虫害产生,促进生根,采取每7~10天向苗床喷施一次杀菌剂、生根促进剂和微肥等。所喷施的杀菌剂、生根促进剂、微肥等的具体浓度为多菌灵500倍,大生500倍,生根促进剂200PPm,氯芬威3‰,尿素3‰,交替使用。(四)移栽定植阶段绿芽扦插长出嫩根后,陆续选苗出棚,移入育苗地,培育成大苗。移栽的时间根据扦插芽生根情况而定,一般绿芽扦插15天左右,已有少数扦插芽表现茎杆挺而有力,腋芽凸起,长出3、4条嫩根,但有些甚至延缓2、3个月才生根,因此需要多次选苗出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楸树绿枝扦插无性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工作程序(一)芽苗准备阶段芽苗准备阶段包括种条种根处理、整地作畦、种条铺设和铺条后管理程序;将经过处理的种条铺设在日光温室或露地畦内,在摆放好的种条上喷洒杀菌剂,覆盖细砂土,畦内设置地温表及温控开关;(二)催根阶段催根阶段包括育苗扦插床准备、采芽扦插程序;其中扦插床土为日光温室内或露地起的表层砂壤土,亩施呋喃丹5千克,药土混匀装入营养钵,做成1.4米宽的平畦;采芽扦插是将种条上长出的嫩芽取下,放入清水中达到一定量后集中放入生根促进剂中浸沾后进行扦插;(三)扦插后管理阶段扦插后管理阶段包括调节棚内温湿度和病虫防治程序;棚内温度控制在16~35℃,地温为12~25℃,空气相对湿度为60~90%,土壤相对湿度为70~85%;病虫防治采取每7~10天向苗床喷施一次杀菌剂、生根促进剂和微肥,交替使用;(四)移栽定植阶段绿芽扦插长出嫩根后,陆续选苗出棚,移入育苗地,培育成大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楸树绿枝扦插无性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芽苗准备阶段的种条种根处理程序为,将进入休眠期的楸树苗在距地面15-20公分处剪截,根部用土培严,上部收回整理,进行假植贮藏,休眠期过后出土,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显新张红艳刘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通州张家湾果菜技术开发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