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感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1023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感元件,包括:第一芯体,第二芯体,设置在该第一芯体与该第二芯体之间的至少一间隔件;该间隔件使所述第一芯体与所述第二芯体之间形成间隙,该电感元件还包括填充在该间隙中并使所述第一芯体和第二芯体粘结的第一接着剂;其中,还包括涂敷在所述电感元件上的第二接着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感元件,由于采用了在第一芯体和第二芯体之间设置有第二接着剂,无须使用夹子来固定电感组件,而是利用涂敷在第一芯体、第二芯体之间的第二接着剂来增加第一芯体和第二芯体粘结的稳固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夹子弹性疲乏问题所造成的产品不良的缺失,并且降低了电感元件的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感元件,特别涉及一种粘结稳固的电感元件。
技术介绍
电感元件为电子电路中的被动元件,其包括磁芯和线圈。一般载流导线的周围会 产生磁场,而载流导线所载电流的变化会导致磁通量的变化,同时产生电动势以反抗这种 电流的变化,而电感则用于测量电流变化所引起的电动势。电感元件所储存的能量(或所 产生的电动势)为流经该电感元件的电流建立的磁场所作的功。请参阅图1,其是现有电感元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电感元件1包括 上芯体11、下芯体12、线圈13及铜线(未图示),其中,铜线设置在上芯体11与下芯体12 之间,使上芯体11与下芯体12结合时,在上芯体11与下芯体12之间形成一间隙14。其 制作方法为,首先在下芯体上12设置铜线,再在设有铜线的下芯体12上涂布适量的接着剂 15,接着将上芯体11对应地盖在所述下芯体12上,使接着剂15在上芯体11与下芯体12 结合时填充间隙14,之后,在电感元件1的两侧端,分别用两个夹子16将上芯体11和下芯 体12固定,最后将固定有夹子16的电感元件1送进高温烘烤设备以进行烘烤。此外,烘烤 结束后将电感元件1送出烘烤设备,待电感元件1冷却后始可移除夹子16,从而完成电感元 件1的制作。然而,如上述的电感元件在制法上具有以下缺点每制作一个电感元件即需两个 夹子固定电感元件的上、下芯体,而填充在电感元件的间隙中的接着剂需经过高温烘烤,使 其硬化而达到固定间隙大小的功效,以维持电感元件的品质,因此在接着剂硬化之前不能 松脱夹子,以致在制作电感元件时需使用大量的夹子,造成夹子周转量过大。此外,由于夹子会与电感元件一同进入高温烘烤设备,因此亦缩短这些夹子的使 用年限或需使用耐高温的材质,而导致电感元件的制作成本增加。再者,夹子是利用弹性元 件控制夹子的施力大小,亦即控制电感元件的上、下芯体所承受的压力,从而控制电感元件 的间隙尺寸,若夹子使用久了可能会产生弹性疲乏的问题,甚至影响电感元件的制作品质。综上所述,如何能提供一种电感元件,可增加其上、下芯体粘着稳固性,并降低电 感元件的制作成本,进而提高电感元件的良率,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感元件,该电感元 件的第一芯体和第二芯体粘结稳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感元件,包括第一芯体,第二芯体,设置在该第一芯体与该第二芯体之间 的至少一间隔件;该间隔件使所述第一芯体与所述第二芯体之间形成间隙,该电感元件还 包括填充在该间隙中并使所述第一芯体和第二芯体粘结的第一接着剂;其中,还包括涂敷 在所述电感元件上的第二接着剂。所述的电感元件,其中,所述第一接着剂设置在所述第一芯体或所述第二芯体朝 向所述间隙的一侧。所述的电感元件,其中,所述第一接着剂设置在所述第一芯体和所述第二芯体朝 向所述间隙的一侧。所述的电感元件,其中,所述第二接着剂涂敷的区域包括所述第一芯体和第二芯 体。所述的电感元件,其中,所述第二芯体上设置有线圈;所述第二接着剂涂敷的区域 包括所述第一芯体、第二芯体和线圈。所述的电感元件,其中,该第一接着剂为环氧树脂胶。所述的电感元件,其中,该第二接着剂为快干型接着剂。所述的电感元件,其中,该快干型接着剂为UV接着剂。本技术的电感元件,由于采用了在第一芯体和第二芯体之间设置有第二接着 剂,无须使用夹子来固定电感组件,而是利用涂敷在第一芯体、第二芯体上的第二接着剂来 增加第一芯体和第二芯体粘结的稳固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夹子弹性疲乏问题所造成的 产品不良的缺失,并且降低了电感元件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感元件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电感元件的基本架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电感元件的制作方法流程图;图4为本技术电感元件的第二接着剂涂敷于电感元件的预定区域上的说明 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感元件,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 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 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2,其为本技术的电感元件的基本架构分解图。如图所示,电感元件 2主要包括第一芯体21、第二芯体22及至少一间隔件27。所述间隔件27设置在第一芯体21与第二芯体22之间,使第一芯体21与第二芯 体22结合时形成间隙24。具体而言,间隔件27可为至少一铜线或高温胶带,该铜线或高温 胶带设置在第一芯体21与第二芯体22之间,本实施例中,图2所示的间隔件27为高温胶 带,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通过一条围绕成环状的铜线,或者一条截面为非圆形的直线状的铜 线,或者两条其截面为圆形的直线状铜线夹至于第一芯体21与第二芯体22之间以形成该 间隙24。第一接着剂25用于填充在间隙24中,使第一芯体21与第二芯体22通过所述第一 接着剂25粘结。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着剂25可涂布在第一芯体21的朝向间隙24的 一侧,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接着剂25可涂布在第二芯体22的朝向间隙24的一侧,或者两 个芯体的朝向间隙24的一侧均涂布第一接着剂25,在第一芯体21与第二芯体22结合后,第一接着剂25便填充在间隙24中,因而第一芯体21可通过填充在间隙24中的第一接着 剂25而与第二芯体22结合。第二接着剂26用于涂敷在已填充第一接着剂25的电感元件2的预定涂敷区域 26'上。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预定涂敷区域26'包括第一芯体21、第二芯体22及 线圈23,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预定区域亦可以不包括线圈23,只要第二接着剂26的涂敷 区域能同时涵盖第一芯体21与第二芯体22即可。譬如,待第一芯体21与第二芯体22通过第一接着剂25粘结后,第二接着剂26可 涂敷于第一芯体21和第二芯体22的面211、221,还可以将第二接着剂26涂敷于相对于面 211,221的一面,从而加强第一芯体21与第二芯体22的相互粘着性。需说明的是,由于第二接着剂26需在第一芯体21与第二芯体22结合后,再涂敷 在电感元件2上,因此在图2中仅示意出涂敷区域26'。再者,第一接着剂25可为一般粘着剂,如环氧树脂胶,第二接着剂26可为快干接 着剂,例如UV快干接着剂。在第一接着剂25使用环氧树脂胶且第二接着剂26使用UV快 干接着剂的实施例中,可在涂布第一接着剂25之后与在涂敷第二接着剂26之前,利用一固 定件压设在电感元件2的上方,待第二接着剂26涂敷于涂敷区域26'完成时,且待第二接 着剂26固化后即可移除该固定件。应当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指称的固化只针对第二接着剂26的种类而不同,例如 对于UV快干接着剂的固化而言,是利用紫外光照射涂敷有UV快干接着剂的区域约1至5 秒钟,即可达到固化的功效。以下对本技术电感元件的生产流程作具体说明,请参阅图3,其制作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S21 在第一芯体或第二芯体的朝间隙的一侧涂布第一接着剂。在本实施例中,该 第一接着剂用于粘结该第一芯体和第二芯体,因此并不限制该第一接着剂的份量或限制该 接着剂需涂布于该第一芯体或第二芯体。所述第一接着剂优选为环氧树脂胶。S22 在第一芯体上设置一间隔件,并使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感元件,包括:第一芯体,第二芯体,设置在该第一芯体与该第二芯体之间的至少一间隔件;该间隔件使所述第一芯体与所述第二芯体之间形成间隙,该电感元件还包括填充在该间隙中并使所述第一芯体和第二芯体粘结的第一接着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涂敷在所述电感元件上的第二接着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美桀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