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0777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装置包括电热管和隔热管,所述电热管包括第一基材以及和第一基材一体的加热层,所述电热管内部具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用于收容待加热物质;所述隔热管位于所述电热管外周,所述隔热管与所述电热管之间间隔设置,所述隔热管具有面向所述加热层的内壁部,所述内壁部的反射率大于所述第一基材和所述加热层,所述电热管具有透光性,所述第一基材的透光率大于所述内壁部,所述加热层的透光率大于所述内壁部。该加热装置热利用率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加热
,尤其涉及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应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电热管一般是中空结构,气溶胶生成物质放置于电热管内部,当有加热需求时,通过对电热管通电使得电热管产生热量,电热管产生的热量通过管壁和气溶胶生成物质接触的热传导方式将热量从管壁传递至气溶胶生成物质,用于对气溶胶生成物质进行加热进而产生气溶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量利用率较好的加热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热装置,包括:电热管,所述电热管包括第一基材以及和第一基材一体的加热层,所述电热管内部具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用于收容待加热物质;隔热管,所述隔热管位于所述电热管外周,所述隔热管与所述电热管之间间隔设置,所述隔热管具有面向所述加热层的内壁部,所述内壁部的反射率大于所述第一基材和所述加热层,所述电热管具有透光性,所述第一基材的透光率大于所述内壁部,所述加热层的透光率大于所述内壁部。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包括电热管和隔热管,当电热管加热产生热量时,一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递至电热管内部的加热腔,一部分电能转化为光能通过热辐射方式辐射至隔热管,由于所述内壁部的反射率大于所述第一基材和所述加热层,所述电热管具有透光性,所述第一基材的透光率大于所述内壁部,所述加热层的透光率大于所述内壁部,因此一部分热量经隔热管反射透过基材和加热层,如此加热腔内待加热物质既能受到热能的加热,还能通过光能加热,如此有效利用了电热管加热产生热量,提高热量利用率。
[0006]附图说明
[0007]图1为一种加热装置的部分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在应用时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电热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隔热管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隔热管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隔热管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结构的一个剖面示意图;
图8为隔热管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结构的一个剖面示意图;图10为隔热管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隔热管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结构的一个剖面示意图;图13为隔热管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电热管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08]其中,抽吸装置10,电热管11,第一基材111,加热层112,加热腔113、电极层115、接电部位1151、电连接部位1152;隔热管12、顶壁部121、底壁部122、内壁部124、内置腔125、间壁部126;第二基材123、反射层129;上固定架17、第一环壁部171、下固定架18、第二环壁部181;气腔19;待加热物质20。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参照图1、图2,图1、图2示意出一种加热装置的结构,加热装置10包括电热管11,电热管11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电热管11包括第一基材111以及和第一基材111一体的加热层112,所述电热管11内部具有加热腔113,所述加热腔113用于收容待加热物质;待加热物质如图2中所示,插入到加热腔113内。
[0010]加热装置还包括隔热管12,所述隔热管12位于所述加热层112外周,所述隔热管12与所述加热层112之间间隔设置,所述隔热管12具有面向所述加热层112的内壁部124,所述内壁部的反射率大于所述第一基材和所述加热层,所述电热管具有透光性,所述第一基材的透光率大于所述内壁部,所述加热层的透光率大于所述内壁部。
[0011]电热管11在通电时会发热,由于待加热物质插入到加热腔113内,电热管11的高温产生的热量会通过电热管11直接传递到加热腔113内,为实现更好的加热效果,待加热物质和电热管11的内壁接触,使得热量能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递至待加热物质。用于加热装置的电热管11一般加热温度会有200

500℃,如此高温会使得电热管11表面的加热层112产生光能(包括光波、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等光子辐射能量),由于隔热管12位于加热层112外周,且内壁部124的反射率大于所述第一基材和所述加热层,如此加热层112产生的各种光线发射到隔热管12时,会被隔热管12的内壁部124反射回电热管11,而电热管具有透光性,所述第一基材的透光率大于所述内壁部,所述加热层的透光率大于所述内壁部,因此,反射的光线(尤其是红外线)就能穿透电热管11直至进入到加热腔113,用于对待加热物质进行加热,如此,有利地提高了电热管11产生热量的能量利用率,提高了加热效率。而且这种采用电能和光能多重加热的方式,使得该装置发热温度场均匀,热效率高、烘烤效果好、温升更快,功率稳定无衰减等作用。
[0012]所述隔热管12的内壁部124的反射率不小于50%;所述第一基材111具有不小于50%的透光率,所述加热层112具有不小于40%的透光率,使得发射穿透会加热腔的光能更多,热利用效率高。
[00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材111为玻璃或石英,第一基材111的透光率为80%以上,更有利于红外光线的穿透,更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
[001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加热层112例如为电热膜,一种由金属粒子形成的电热膜,电
热膜例如包括TiO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Li2O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ZnO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In2O3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SnO2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Ca2InO4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石墨烯纳米材料、纳米银纳米材料中的至少一种。通过这些材料制成的电热膜能通电时能产生各种光能,尤其能产生大量红外光线。另外,电热膜厚度在2

30μm范围内,由于电热膜厚度极小,且电热膜是通过化学沉积或等离子溅射等方式形成于第一基材111表面,如此加热层112的透光率相对普通电阻高很多,加热层112的透光率例如可以不小于60%,可以不小于70%,进而不小于80%,如此,红外光线从加热层112和基材都可以穿透,效果更佳。电热膜是通过丝网印刷、烧结工艺、电镀(包括真空镀、等离子镀、离子溅射、气相沉积)等方式形成于第一基材111外壁。
[0015]另外,上述纳米材料形成的电热膜能产生大量的红外线,使得电热管在通电时能相比普通的加热电阻产生更多的光能,因此,也进一步提升了热量利用率。
[0016]所述电热管11具有电极层115,所述电极层115和所述第一基材111和/或加热层112一体形成,电极层115例如可采用涂敷、印刷、沉积等方式形成,电极层115可以形成于基材,也可以形成于加热层112,只需要电极层115能与加热层112接触并电连接即可。
[0017]参照图3,电热膜附着于第一基材111外周,两个电极层115位于所述电热膜的两端。应当知道,作为其他实施方式,电热膜也可以设置于多个区域,电极层115也可以具有多个。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13,电热管11具有两个电极层115,电极层115具有接电部位1151和电连接部位1152,接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热管,所述电热管包括第一基材以及和第一基材一体的加热层,所述电热管内部具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用于收容待加热物质;隔热管,所述隔热管位于所述电热管外周,所述隔热管与所述电热管之间间隔设置,所述隔热管具有面向所述加热层的内壁部,所述内壁部的反射率大于所述第一基材和所述加热层,所述电热管具有透光性,所述第一基材的透光率大于所述内壁部,所述加热层的透光率大于所述内壁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具有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和所述第一基材和/或加热层一体形成,所述第一基材为玻璃或石英,所述加热层为电热膜,所述电热膜与所述电极层接触并电连接;所述隔热管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电热管,所述内壁部的反射率不小于50%;所述第一基材具有不小于50%的透光率,所述加热层具有不小于40%的透光率;所述电热膜厚度2

30μm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包括TiO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Li2O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ZnO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In2O3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SnO2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Ca2InO4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石墨烯纳米材料、纳米银纳米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电热膜厚度2

30μm范围内,所述第一基材的透光率不小于80%;所述加热层的透光率不小于60%。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管的材料为金属或硅或石墨,所述内壁部具有内壁面,所述内壁面的表面粗糙度Ra小于0.1μm,所述内壁面的反射率不小于7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管为不锈钢管,所述隔热管的内径是所述电热管的外径的1.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如国姜贤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艾尔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