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8267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加热装置,包括壳体、电热管、散热支架,所述电热管及所述散热支架均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电热管具有抽吸物容纳腔,散热支架位于所述顶板与所述电热管之间,电热管远离散热支架的一端为进气端,所述加热装置具有内部空间,所述加热装置具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包括所述内部空间、连通通道、所述抽吸物容纳腔,所述进气端和所述内部空间连通,所述电热管的出气端和所述连通通道连通。本装置具有气流通道,用户抽吸时,外界气体经过气流通道进入电热管进行加热,由于散热支架至少部分位于气流通道,外界气体经过气流通道的时候与散热支架产生换热效果,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支架的散热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加热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有一种电子雾化装置是通过加热片或者加热管对抽吸物进行烘烤的方式实现抽吸物的雾化,便于用户抽吸,但是该种抽吸方式存在以下缺点:由于是对抽吸物进行烘烤实现雾化,烘烤温度一般会达到三四百度,温度很高,气流经过烘烤的抽吸物时会被加热,直接吸入口中会产生烫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降低
技术介绍
中电子雾化设备抽吸时温度过高可能发生烫嘴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加热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加热装置,包括壳体、电热管、散热支架,所述电热管及所述散热支架均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电热管具有抽吸物容纳腔,所述散热支架具有连通通道,所述壳体的顶板具有敞口,所述散热支架位于所述顶板与所述电热管之间,所述电热管远离散热支架的一端为进气端,所述加热装置具有内部空间,所述内部空间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散热支架的外壁和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所述加热装置具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包括所述内部空间、所述连通通道、所述抽吸物容纳腔,所述进气端和所述内部空间连通,所述电热管的出气端和所述连通通道连通。
[0006]所述壳体具有底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所述散热支架一端部与所述顶板限位装配,所述散热支架另一端部与所述电热管的一端部限位装配,所述电热管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底板限位装配,所述气流通道的进气口位于所述散热支架与所述顶板之间,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内部空间连通。
[0007]所述顶板具有第一凸块和内壁部,所述第一凸块、内壁部为形成所述敞口的一部分壁部,所述第一凸块相对所述内壁部在所述抽吸物容纳腔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气流通道的进气口位于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内壁部之间。
[0008]所述顶板的所述敞口处靠近散热支架的一侧具有环状台阶,所述散热支架一端部与所述环状台阶相抵,所述散热支架和所述环状台阶之间具有第二气流间隙,所述第二气流间隙与所述气流通道的进气口连通,且所述第二气流间隙与所述内部空间连通,所述第二气流间隙为所述气流通道的一部分。
[0009]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支座,所述支座夹设在所述底板与所述电热管之间,所述支座一侧设有向所述电热管方向突出的第二凸块,所述电热管一端部套设于所述第二凸块,所述支座与所述电热管之间设有第一气流间隙,所述第一气流间隙与所述内部空间连通,所述气流通道包括进气口、第二气流间隙、内部空间、第一气流间隙,所述散热支架一端部具有第一阶梯部,所述电热管一端部与所述第一阶梯部抵靠。
[0010]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具有所述顶板,所述内壳体具有底板,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固定装配,所述内部空间位于所述内壳体内部,沿电热管轴线方向,所述电热管一端部与所述内壳体的底板抵靠,所述电热管另一端部与所述散热支架抵靠,所述散热支架另一端部与所述顶板抵靠。
[0011]所述内壳体外周侧设有卡扣,所述外壳体内周侧设有卡合部,所述外壳体内壁具有第二阶梯部,所述外壳体至少部分套设在内壳体外侧、且所述卡扣与所述卡合部卡接、且所述内壳体部分与所述第二阶梯部抵靠。
[0012]所述散热支架周侧设有间隔分布的散热翅片。
[0013]所述散热支架具有筒形内壁,所述筒形内壁靠近电热管的一端部内壁直径小于另一端部的内壁直径,所述筒形内壁远离所述电热管的一端部的内壁直径大于所述电热管的内径。
[0014]上述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加热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在壳体的顶板与电热管之间设置散热支架,经过电热管加热后的气流再次经过散热支架降温后才会进入用户口中,可以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同时本装置具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包括所述内部空间、所述连通通道、所述抽吸物容纳腔,所述抽吸物容纳腔的进气端和所述内部空间连通,所述抽吸物容纳腔的出气端和所述连通通道连通,且内部空间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散热支架的外壁和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如此,外界气体进入气流通道的时候与散热支架产生换热效果,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支架的散热效果,一方面,有利于降低散热支架的连通通道内气流的温度,另一方面,换热后的气流温度会升高,升高温度的换热气流进入电热管加热时由于基础温度被升高,可以加快电热管的升温效率,更加节省电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加热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应用时的局部半剖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应用时的局部半剖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外壳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散热支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支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应用时抽吸时气流运动方向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的加热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半剖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壳体1、第一气流间隙2、支座3、内壳体4、电热管5、抽吸物容纳腔50、进气端51、出气端52、第一阶梯部6、散热翅片7、散热支架8、顶板9、环状台阶10、第二气流间隙11、进气口12、第一凸块13、筒形间隙14、第二阶梯部15、外壳体16、卡扣17、第二凸块18、卡合部19、插入物30、连通通道80、敞口100、内部空间101。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图1中,为更清晰的图示本实施方式的应用,插入物30已插入到本装置中。
[0024]参照图1

图7,一种加热装置,包括壳体1、电热管5、散热支架8,电热管5及散热支
架8均位于壳体1内部,电热管5具有抽吸物容纳腔50,散热支架8具有连通通道80,壳体1具有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相对设置,壳体1的顶板具有敞口100,散热支架8位于顶板与电热管5之间,电热管5远离散热支架8的一端部为进气端51,散热支架8一端部与顶板限位装配,散热支架8另一端部与电热管5的一端部限位装配,电热管5的另一端部与底板限位装配。加热装置具有内部空间101,内部空间101的至少部分位于散热支架8的外壁和壳体的内壁之间。
[0025]加热装置具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包括内部空间101、连通通道80、抽吸物容纳腔50,进气端51和内部空间101连通,电热管的出气端52和连通通道80连通。气流通道的进气口12位于散热支架8与顶板9之间,进气口12与内部空间101连通。
[0026]参考图1、图6,本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在应用时,将抽吸物从敞口100插入,经连通通道80插入到电热管的抽吸物容纳腔50内,本装置在壳体的顶板与电热管之间设置散热支架8,经过电热管5加热后的气流再次经过散热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电热管(5)、散热支架(8),所述电热管(5)及所述散热支架(8)均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电热管(5)具有抽吸物容纳腔(50),所述散热支架(8)具有连通通道(80),所述壳体(1)的顶板具有敞口(100),所述散热支架(8)位于所述顶板与所述电热管(5)之间,所述电热管(5)远离散热支架(8)的一端为进气端(51),所述加热装置具有内部空间(101),所述内部空间(101)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散热支架(8)的外壁和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所述加热装置具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包括所述内部空间(101)、所述连通通道(80)、所述抽吸物容纳腔(50),所述进气端(51)和所述内部空间(101)连通,所述电热管(5)的出气端(52)和所述连通通道(80)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具有底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所述散热支架(8)一端部与所述顶板限位装配,所述散热支架(8)另一端部与所述电热管(5)的一端部限位装配,所述电热管(5)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底板限位装配,所述气流通道的进气口(12)位于所述散热支架(8)与所述顶板(9)之间,所述进气口(12)与所述内部空间(10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9)具有第一凸块(13)和内壁部,所述第一凸块(13)、内壁部为形成所述敞口(100)的一部分壁部,所述第一凸块(13)相对所述内壁部在所述抽吸物容纳腔(50)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气流通道的进气口(12)位于所述第一凸块(13)与所述内壁部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9)的所述敞口(100)处靠近散热支架(8)的一侧具有环状台阶(10),所述散热支架(8)一端部与所述环状台阶(10)相抵,所述散热支架(8)和所述环状台阶(10)之间具有第二气流间隙(11),所述第二气流间隙(11)与所述气流通道的进气口(12)连通,且所述第二气流间隙(11)与所述内部空间(101)连通,所述第二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贤基胡如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艾尔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