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构造体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020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小在壁流型基材的径向的内侧部分形成的浆料层的长度与在壁流型基材的径向的外侧部分形成的浆料层的长度之间的差的装置和方法,在从多孔质基材(1)的第2端面(T2)侧抽吸被供给至多孔质基材(1)的第1端面(T1)的浆料M时,在第1端面(T1)侧或第2端面(T2)侧配置覆盖第1端面(T1)或第2端面(T2)中的中央区域(T12、T22)且使第1端面(T1)或第2端面(T2)中的外缘区域(T11、T21)的至少一部分暴露的整流构件(40)。至少一部分暴露的整流构件(40)。至少一部分暴露的整流构件(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造构造体的装置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对具备多孔质基材和设于该多孔质基材的功能层(例如催化剂层或其前体层)的构造体(例如废气净化用催化剂或其前体)进行制造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公知有如下的废气净化用催化剂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其中,向基材的一个端面侧供给含有催化剂层的原料的浆料,从基材的另一个端面侧抽吸所供给的浆料,在基材形成浆料层(例如专利文献1)。
[0003]另一方面,作为废气净化用催化剂的基材,已知一种壁流型基材。壁流型基材具备多孔质的筒状部、设于筒状部内的多孔质的隔壁部、以及由隔壁部隔开的小室。壁流型基材的小室由废气流入侧小室和废气流出侧小室构成,该废气流入侧小室的废气流入侧的端部开口且废气流出侧的端部封闭,该废气流出侧小室的废气流出侧的端部开口且废气流入侧的端部封闭。在壁流型基材中,从废气流入侧小室的废气流入侧的端部(开口部)流入的废气通过多孔质的隔壁部从废气流出侧小室的废气流出侧的端部(开口部)流出。此时,废气中的颗粒状物质(PM:Particulate Matter)被捕集于隔壁部的细孔内。因而,壁流型基材作为具有PM捕集功能的过滤器、例如汽油发动机用的颗粒过滤器(GPF:Gasoline Particulate Filter)或柴油发动机用的颗粒过滤器(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而具有有用性。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5205号公报<br/>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8]在壁流型基材中,筒状部和隔壁部均为多孔质。因而,当向壁流型基材的一个端面侧供给浆料且从壁流型基材的另一个端面侧抽吸所供给的浆料时,空气会从壁流型基材的筒状部的外周面流入,壁流型基材的径向的外侧部分处的抽吸力低于壁流型基材的径向的内侧部分处的抽吸力。
[0009]在壁流型基材中,在要在废气流入侧小室的内壁形成浆料层的情况下,向壁流型基材的废气流入侧的端面侧供给浆料。在壁流型基材的废气流入侧的端面,废气流入侧小室的端部开口,但废气流出侧小室的端部封闭。因此,在从壁流型基材的废气流出侧的端面侧抽吸被供给至壁流型基材的废气流入侧的端面侧的浆料时,抽吸力难以传递至浆料,难以在废气流入侧小室的内壁形成浆料层。在要在废气流出侧小室的内壁形成浆料层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因而,当壁流型基材的径向的外侧部分处的抽吸力低于壁流型基材的径向的内侧部分处的抽吸力时,在壁流型基材的径向的外侧部分形成的浆料层的长度显著地短于在壁流型基材的径向的内侧部分形成的浆料层的长度,由此,壁流型基材的PM捕集功能
变差。
[0010]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制造构造体(例如废气净化用催化剂或其前体)的装置和方法,该构造体具备多孔质基材和设于该多孔质基材的功能层(例如催化剂层或其前体层),其中,该装置和方法能够减小在壁流型基材的径向的内侧部分形成的浆料层的长度和在壁流型基材的径向的外侧部分形成的浆料层的长度之间的差。
[0011]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2]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造构造体的装置,其中,所述构造体具备:多孔质基材,其沿轴线方向延伸;以及功能层,其设于所述多孔质基材,所述多孔质基材具备:第1端面,其位于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第2端面,其位于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第1小室,其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该第1小室的所述第1端面侧的端部开口且所述第2端面侧的端部封闭;以及第2小室,其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该第2小室的所述第2端面侧的端部开口且所述第1端面侧的端部封闭,所述装置具备:浆料供给部,其向所述第1端面侧供给含有所述功能层的原料的浆料;浆料抽吸部,其从所述第2端面侧抽吸被供给至所述第1端面侧的所述浆料,在所述第1小室的内壁形成未到达所述第2端面的浆料层;以及整流构件,在从所述第2端面侧抽吸被供给至所述第1端面侧的所述浆料时,该整流构件配置于所述第1端面侧或所述第2端面侧,并覆盖所述第1端面或所述第2端面中的中央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且使所述第1端面或所述第2端面中的外缘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暴露。
[0013]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造构造体的方法,其中,所述构造体具备:多孔质基材,其沿轴线方向延伸;以及功能层,其设于所述多孔质基材,所述多孔质基材具备:第1端面,其位于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第2端面,其位于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第1小室,其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该第1小室的所述第1端面侧的端部开口且所述第2端面侧的端部封闭;以及第2小室,其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该第2小室的所述第2端面侧的端部开口且所述第1端面侧的端部封闭,所述方法包含以下的工序:(a)向所述第1端面侧供给含有所述功能层的原料的浆料的工序;以及(b)从所述第2端面侧抽吸被供给至所述第1端面侧的所述浆料,在所述第1小室的内壁形成未到达所述第2端面的浆料层的工序,在工序(b)中,在从所述第2端面侧抽吸被供给至所述第1端面侧的所述浆料时,在所述第1端面侧或所述第2端面侧配置覆盖所述第1端面或所述第2端面中的中央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且使所述第1端面或所述第2端面中的外缘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暴露的整流构件。
[0014]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制造构造体(例如废气净化用催化剂或其前体)的装置和方法,该构造体具备多孔质基材和设于该多孔质基材的功能层(例如催化剂层或其前体层),其中,该装置和方法能够减小在壁流型基材的径向的内侧部分形成的浆料层的长度与在壁流型基材的径向的外侧部分形成的浆料层的长度之间的差。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多孔质基材的侧视图。
[0017]图2是图1的A-A线剖面图。
[0018]图3是图2中的附图标记R所示的区域的放大图。
[0019]图4是图1的B-B线剖面图。
[0020]图5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构造体制造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图。
[0021]图6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基材处理部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
[0022]图7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涂布处理部的结构的概略局部剖视图。此外,图7表示对多孔质基材进行涂布处理之前的状态。
[0023]图8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涂布处理部的结构的概略局部剖视图。此外,图8表示对多孔质基材进行涂布处理时的状态。
[0024]图9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多孔质基材的第2端面的俯视图。
[0025]图10是一个实施方式的涂布处理后的多孔质基材的剖面图(与图4对应的剖面图)。
[0026]图11是设有第1实施方式的整流构件的抽吸管的内部的放大图。
[0027]图12是第1实施方式的整流构件所具备的整流板的俯视图。
[0028]图13是设有第2实施方式的整流构件的抽吸管的内部的放大图。
[0029]图14是第2实施方式的整流构件所具备的第1整流板的俯视图。
[0030]图15是第2实施方式的整流构件所具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制造构造体的装置,其中,所述构造体具备:多孔质基材,其沿轴线方向延伸;以及功能层,其设于所述多孔质基材,所述多孔质基材具备:第1端面,其位于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第2端面,其位于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第1小室,其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该第1小室的所述第1端面侧的端部开口且所述第2端面侧的端部封闭;以及第2小室,其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该第2小室的所述第2端面侧的端部开口且所述第1端面侧的端部封闭,所述装置具备:浆料供给部,其向所述第1端面侧供给含有所述功能层的原料的浆料;浆料抽吸部,其从所述第2端面侧抽吸被供给至所述第1端面侧的所述浆料,在所述第1小室的内壁形成未到达所述第2端面的浆料层;以及整流构件,在从所述第2端面侧抽吸被供给至所述第1端面侧的所述浆料时,该整流构件配置于所述第1端面侧或所述第2端面侧,并覆盖所述第1端面或所述第2端面中的中央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且使所述第1端面或所述第2端面中的外缘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暴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整流构件具备整流板,在从所述第2端面侧抽吸被供给至所述第1端面侧的所述浆料时,该整流板配置于所述第1端面侧或所述第2端面侧,并覆盖所述中央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且使所述外缘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暴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在从所述第2端面侧抽吸被供给至所述第1端面侧的所述浆料时,所述整流板以与所述第2端面分开的方式配置于所述第2端面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整流板与所述第2端面之间的距离为5mm以上且30mm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整流板具有使所述外缘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暴露的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经所述通孔暴露的所述外缘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面积为所述外缘区域的面积的50%以上。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被所述整流板覆盖的所述中央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面积为所述中央区域的面积的50%以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整流构件具备第1整流板和第2整流板,在从所述第2端面侧抽吸被供给至所述第1端面侧的所述浆料时,该第1整流板配置于所述第2端面侧,该第2整流板相对于所述第1整流板配置于与所述第2端面相反的一侧,
所述第1整流板具有使所述外缘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暴露的第1通孔和使所述中央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暴露的第2通孔,所述第2整流板覆盖所述第2通孔的至少一部分。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经所述第1通孔暴露的所述外缘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面积为所述外缘区域的面积的50%以上。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中,经所述第2通孔暴露的所述中央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面积为所述中央区域的面积的50%以上。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被所述第2整流板覆盖的所述第2通孔的至少一部分的面积为所述第2通孔的面积的50%以上。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以所述第2整流板覆盖所述第2通孔的一部分的方式在所述第2整流板形成有通孔。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被所述第2整流板覆盖的所述第2通孔的一部分的面积为所述第2通孔的面积的50%以上且90%以下。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1整流板与所述第2端面之间的距离为5mm以上且30mm以下。15.根据权利要求8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1整流板与所述第2整流板之间的距离为5mm以上且30mm以下。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在从所述第2端面侧抽吸被供给至所述第1端面侧的所述浆料时,空气沿着所述多孔质基材的外周面流入所述整流构件。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构造体为废气净化用催化剂或其前体,所述功能层为催化剂层或其前体层。18.一种制造构造体的方法,其中,所述构造体具备:多孔质基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信吾原善洋锅本岳史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