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0075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该光伏组件可包括:从上到下层叠设置的盖板、上封装透明胶膜、电池串、下封装透明胶膜、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及背板,其中,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位于下封装透明胶膜与背板之间;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与电池串之间的串间隙和/或电池串内的电池片之间的片间隙相对应。该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方案能够有效地提供光伏组件的光利用率,同时能够避免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偏移及上溢。避免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偏移及上溢。避免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偏移及上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了能够提高光伏组件的光利用率,常常在背板与电池串之间选择反光的白色封装胶膜。但是,针对双玻组件来说,在背板与电池串之间整面铺设白色封装胶膜将会影响光伏组件背面的入射光。因此,如何提高双玻组件的光利用率是当前双玻组件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该光伏组件的电池串间和电池片间对应设置有高反光胶膜,而且高反光胶膜位于下封装胶膜与背板之间,能够有效地提供光伏组件的光利用率,同时能够避免高反光胶膜偏移及上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从上到下层叠设置的盖板、上封装透明胶膜、电池串、下封装透明胶膜、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及背板,其中,
[0005]所述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位于所述下封装透明胶膜与所述背板之间;
[0006]所述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与所述电池串之间的串间隙和/或所述电池串内的电池片之间的片间隙相对应。
[0007]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0008]步骤A:在背板与下封装透明胶膜之间设置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
[0009]步骤B:顺序层叠铺设盖板、上封装胶膜、电池串、及下封装透明胶膜,并盖上背板,其中,电池串之间的串间隙和/或电池串内的电池片之间的片间隙对应于所述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
[0010]步骤C:层压。
[0011]上述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由于其在下封装透明胶膜与背板之间设置有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而且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与电池串之间的串间隙和/或电池串内的电池片之间的片间隙相对应,使得经过串间隙和/或片间隙的光线被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反射回电池片表面,能够有效地提供光伏组件的光利用率。另外,由于高反光胶膜位于下封装胶膜与背板之间,能够避免高反光胶膜偏移及上溢。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与背板相对关系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与背板相对关系局部结构示意
图;
[0016]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的主要流程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如下:
[0018]10

盖板;20

上封装透明胶膜;30

电池串;40

下封装透明胶膜;50

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60

背板;70

固定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能够提高光伏组件的光利用率,一般会在电池片之间和/或电池串之间设置瓷白条,通过瓷白条反射光线到电池片表面,提高光伏组件的光利用率,其中,瓷白条一般是陶瓷材料在玻璃钢化时烧结而成。由于瓷白条的热反射问题,瓷白条的存在,容易造成玻璃钢化过程中,表面受热不均,钢化后,玻璃内部对应有瓷白条位置和无瓷白条位置应力不一致,玻璃自重弯曲形变时,易导致玻璃碎裂。
[0020]为了解决现有的瓷白条容易造成玻璃表面受热不均、应力不一致,易于导致玻璃碎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新的实现光伏组件的串间和/或片间反射光线的结构。
[0021]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与背板相对关系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与背板相对关系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可包括:从上到下层叠设置的盖板10、上封装透明胶膜20、电池串30、下封装透明胶膜40、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50及背板60,其中,
[0023]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50位于下封装透明胶膜40与背板60之间;
[0024]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50与电池串30之间的串间隙和/或电池串30内的电池片之间的片间隙相对应。
[0025]其中,网格结构高光胶膜50在背板60上的布局可如图2所示。即网格结构按照电池片的片间隙和电池串的串间隙分布,网状结构的镂空部分对应于电池串30的电池片。
[0026]其中,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50由白色或者黑色的EVA、POE及EPE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该白色或者黑色的EVA、POE及EPE中的任意一种材料不仅具有反光效果,而且其可稳固地贴合在背板60(尤其是玻璃材质的背板)上,在光伏组件使用过程中,可以避免分层、玻璃开裂等情况的发生。而且相较于瓷白条,该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50由白色或者黑色的EVA、POE及EPE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具有更低的成本,可以有效地降低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
[0027]其中,下封装透明胶膜40由透明EVA、POE及EPE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的胶膜。通过该透明材料制成的胶膜40与上述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50复合,透明材料制成的胶膜位于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50与电池串30之间,一方面可以避免高反光胶膜50外溢到电池片上;另一方面,在光伏组件制备过程中的层压阶段,由于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50为预交连材料,可避免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50发生横向增宽的情况,从而保证双玻光伏组件背面的透光率及外观。
[0028]其中,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50为交连度10%~50%的预交连胶膜,通过选用交连度10%~50%的预交连胶膜制成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50,可以使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50能
更好地稳固在玻璃材质的背板上,同时能够抑制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50发生横向增宽。
[0029]进一步地,上述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50可通过冲切或者切割方式得到。以使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50能够一体成型,方便铺设。
[0030]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50与背板60可以为一体结构。具体地,在组装光伏组件之前,可通过烙铁等点加热设备将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50固定于背板60上,如图3所示的通过点加热设备在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50形成固定点70,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50通过该固定点70固定于背板60上,方便后续采用现有的光伏组件组装工艺进行光伏组件组装。
[0031]综上可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由于其在下封装透明胶膜与背板之间设置有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而且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与电池串之间的串间隙和/或电池串内的电池片之间的片间隙相对应,使得经过串间隙和/或片间隙的光线被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反射回电池片表面,能够有效地提供光伏组件的光利用率。另外,由于高反光胶膜位于下封装胶膜与背板之间,能够避免高反光胶膜偏移及上溢。
[0032]另外,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50预粘于玻璃材质的背板上是采用点加热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层叠设置的盖板(10)、上封装透明胶膜(20)、电池串(30)、下封装透明胶膜(40)、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50)及背板(60),其中,所述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50)位于所述下封装透明胶膜(40)与所述背板(60)之间;所述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50)与所述电池串(30)之间的串间隙和/或所述电池串(30)内的电池片之间的片间隙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封装透明胶膜(40)由透明EVA、POE及EPE材料制成的胶膜;和/或,所述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50)由白色或者黑色的EVA、POE及EPE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50)与所述背板(60)为一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50)为交连度10%~50%的预交连胶膜。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50)通过冲切或者切割方式得到。6.一种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在背板(60)与下封装透明胶膜(40)之间设置网格结构高反光胶膜(50);步骤B:顺序层叠铺设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道远王樱周艳方
申请(专利权)人:晶澳扬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