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9621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N

乙基
‑2‑
(4

甲酰基苯基)乙酰胺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
N

乙基
‑2‑
(4

甲酰基苯基
)
乙酰胺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Elacestrant(
中文名:艾拉司群或依拉司群
)
,是
Radius
公司研发的一款口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
(SERD)。2021

10

20
日,
Menarini/Radius
联合宣布艾拉司群针对
ER+/HER2

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乳腺患者的的获得了积极阳性结果
。2023
年1月
27
日,
FDA
批准
Elacestrant(
艾拉司群,
Orserdu)
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一次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的
ER+、HER2

、ESR1
突变的绝经后女性或成年男性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Elacestrant
分子量为
458.65
,分子式为
C30H38N2O2
其结构式如下,
[0003][0004]N

乙基
‑2‑<br/>(4

甲酰基苯基
)
乙酰胺是合成
Elacestrant
的重要中间体


CAS
号:
2477812

42
‑1,分子量为
191.23
,分子式为
C
11
H
13
NO2,结构式如下,
[0005][0006]目前,
N

乙基
‑2‑
(4

甲酰基苯基
)
乙酰胺有少量市售供应商

但是,其合成方法却未见到文献报道

这限制了其在药物合成领域的广泛应用

因此,开发收率高

纯度高

合成步骤短

起始物料常规易得

成本低

环境友好的
N

乙基
‑2‑
(4

甲酰基苯基
)
乙酰胺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N

乙基
‑2‑
(4

甲酰基苯基
)
乙酰胺的制备方法

[0008]一种
N

乙基
‑2‑
(4

甲酰基苯基
)
乙酰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0010]步骤1,将化合物
VI
与化合物
V
进行酰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
IV
;其中,
X
选自
Cl、Br、
I、
三氟甲磺酰基或甲磺酰基;
R2选自羟基或
C1‑
C
10
的烷氧基;
[0011]步骤2,将化合物
IV
与化合物
III
发生
Heck
偶联反应,得到化合物
II
;其中,
R1选自
C1‑
C
10
的烷基;
[0012]步骤3,将化合物
II
氧化,即得
N

乙基
‑2‑
(4

甲酰基苯基
)
乙酰胺

[0013]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
R2选自羟基,所述酰胺化反应的条件包括:
[0014]所述化合物
VI
与化合物
V
的用量摩尔比为
1:(1

2)

[0015]和
/
或,所述酰胺化反应在缩合剂的作用下进行,所述缩合剂选自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二异丙基碳二亚胺
、1

(3

二甲胺基丙基
)
‑3‑
乙基碳二亚胺或
N,N,N

,N
′‑
四甲基

O

(7

氮杂苯并三唑
‑1‑

)
六氟磷酸脲中的至少一种;
[0016]和
/
或,所述酰胺化反应在缩合剂的作用下进行,所述化合物
VI
与缩合剂的用量摩尔比为
1:(1.2

2)

[0017]和
/
或,所述酰胺化反应在碱的作用下进行,所述碱选自三乙胺
、N,N

二异丙基乙胺或吡啶中的至少一种;
[0018]和
/
或,所述酰胺化反应在碱的作用下进行,所述化合物
VI
与碱的用量摩尔比为
1:(1.2

3)

[0019]和
/
或,所述酰胺化反应的溶剂选自二氯甲烷

四氢呋喃

甲苯
、N,N

二甲基甲酰胺

异丙醚

甲基叔丁基醚或
1,4

二氧六环中的至少一种;
[0020]和
/
或,所述酰胺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
20

40℃。
[0021]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
R2选自羟基,所述酰胺化反应的条件包括:
[0022]所述化合物
VI
与化合物
V
的用量摩尔比为
1:1.2

[0023]所述酰胺化反应在缩合剂的作用下进行,所述缩合剂选自
N,N,N

,N
′‑
四甲基

O

(7

氮杂苯并三唑
‑1‑

)
六氟磷酸脲;所述化合物
VI
与缩合剂的用量摩尔比为
1:1.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
N

乙基
‑2‑
(4

甲酰基苯基
)
乙酰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化合物
VI
与化合物
V
进行酰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
IV
;其中,
X
选自
Cl、Br、I、
三氟甲磺酰基或甲磺酰基;
R2选自羟基或
C1‑
C
10
的烷氧基;步骤2,将化合物
IV
与化合物
III
发生
Heck
偶联反应,得到化合物
II
;其中,
R1选自
C1‑
C
10
的烷基;步骤3,将化合物
II
氧化,即得
N

乙基
‑2‑
(4

甲酰基苯基
)
乙酰胺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
R2选自羟基,所述酰胺化反应的条件包括:所述化合物
VI
与化合物
V
的用量摩尔比为
1:(1

2)
;和
/
或,所述酰胺化反应在缩合剂的作用下进行,所述缩合剂选自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二异丙基碳二亚胺
、1

(3

二甲胺基丙基
)
‑3‑
乙基碳二亚胺或
N,N,N

,N
′‑
四甲基

O

(7

氮杂苯并三唑
‑1‑

)
六氟磷酸脲中的至少一种;和
/
或,所述酰胺化反应在缩合剂的作用下进行,所述化合物
VI
与缩合剂的用量摩尔比为
1:(1.2

2)
;和
/
或,所述酰胺化反应在碱的作用下进行,所述碱选自三乙胺
、N,N

二异丙基乙胺或吡啶中的至少一种;和
/
或,所述酰胺化反应在碱的作用下进行,所述化合物
VI
与碱的用量摩尔比为
1:(1.2

3)
;和
/
或,所述酰胺化反应的溶剂选自二氯甲烷

四氢呋喃

甲苯
、N,N

二甲基甲酰胺

异丙醚

甲基叔丁基醚或
1,4

二氧六环中的至少一种;和
/
或,所述酰胺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
20

40℃。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
R2选自羟基,所述酰胺化反应的条件包括:所述化合物
VI
与化合物
V
的用量摩尔比为
1:1.2
;所述酰胺化反应在缩合剂的作用下进行,所述缩合剂选自
N,N,N

,N
′‑
四甲基

O

(7

氮杂苯并三唑
‑1‑

)
六氟磷酸脲;所述化合物
VI
与缩合剂的用量摩尔比为
1:1.5
;所述酰胺化反应在碱的作用下进行,所述碱选自
N,N

二异丙基乙胺;所述化合物
VI
与碱的用量摩尔比为
1:3
;所述酰胺化反应的溶剂选自四氢呋喃
。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
R2选自羟基,所述酰胺化反应的条件包括:所述化合物
VI
与化合物
V
的用量摩尔比为
1:(1.5

4)
;和
/
或,所述酰胺化反应在氯代剂的作用下进行,所述氯代剂选自氯化亚砜

五氯化磷或草酰氯中的至少一种;和
/
或,所述酰胺化反应在氯代剂的作用下进行,所述化合物
VI
与氯代剂的用量摩尔比

1:(1.2

3)
;和
/
或,所述酰胺化反应的溶剂选自二氯甲烷

四氢呋喃

甲苯
、N,N

二甲基甲酰胺

异丙醚

甲基叔丁基醚或
1,4

二氧六环中的至少一种;和
/
或,所述酰胺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
45

90℃。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
R2选自羟基,所述酰胺化反应的条件包括:所述化合物
VI
与化合物
V
的用量摩尔比为
1:2.58
;所述酰胺化反应在氯代剂的作用下进行,所述氯代剂选自氯化亚砜;所述化合物
VI
与氯代剂的用量摩尔比为
1:1.22
;所述酰胺化反应的溶剂选自甲苯和
N,N

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剂;所述酰胺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
50℃。6.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
R2选自
C1‑
C
10
的烷氧基,所述酰胺化反应的条件包括:所述化合物
VI
与化合物
V
的用量摩尔比为
1:(2

5)
;和
/
或,所述化合物
V
加入反应体系的形式为乙胺盐酸盐

乙胺四氢呋喃溶液

乙胺水溶液或乙胺甲醇溶液;和
/
或,所述酰胺化反应在碱的作用下进行,所述碱选自三乙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清泉吴夏斯涛朱茵袁书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伊诺达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