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制备的焙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9579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制备的焙烧炉,称重进料系统上设置有进料密封单元,称重进料系统通过进料回转轴承安装在筒体前端,出料系统上设置有出料密封单元,出料系统通过出料回转轴承安装在筒体后端,升温炉膛、高温炉膛和水冷单元依次并排设置,筒体设置在升温炉膛、高温炉膛和水冷单元内部,传动系统安装在固定支撑系统上,筒体安装在支撑系统和固定支撑系统上方,脉冲控压系统安装在出料系统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新能源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制备,此类物料需求量大,要求单台设备产量达标,因其上游材料成本高,所以对于产品合格率也就要求越高,这种专门应用于新能源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制备的焙烧炉,可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这方面的空白。这方面的空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制备的焙烧炉


[0001]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焙烧炉,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制备的焙烧炉,属于焙烧炉的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社会生产生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能源、资源和环境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当今面临化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锂电池作为储能材料,可通过发电机将清洁能源转化为电能再利用锂电池进行储存利用,可有效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
[0003]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在长寿命、低成本、充电快速、高安全等方面具有良好优势,已经占据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主流地位,市场份额超过90%。焙烧炉是新能源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制备的重要设备,在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制备过程中对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氧含量等均有严格要求。因此,为了满足市场要求,有必要开发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材料磷酸铁锂制备,且处理量大,能耗低,维护成本不高,物料成品合格率高的焙烧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新能源材料磷酸铁锂焙烧炉处理量、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达不到要求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制备的焙烧炉,该焙烧炉不仅处理量大,还能在不影响处理量的情况下,通过加热系统的梯度温控和设备的内部螺旋结构,保证对物料焙烧温度和时间的控制要求,均匀反应,达到氧含量和微正压指标,从而提高磷酸铁锂的产能以及合格率。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制备的焙烧炉,焙烧炉包括称重进料系统、进料密封单元、进料回转轴承、支撑系统、升温炉膛、筒体、高温炉膛、固定支撑系统、传动系统、水冷单元、出料回转轴承、出料密封单元、出料系统和脉冲控压系统,称重进料系统上设置有进料密封单元,称重进料系统通过进料回转轴承安装在筒体前端,出料系统上设置有出料密封单元,出料系统通过出料回转轴承安装在筒体后端,升温炉膛、高温炉膛和水冷单元依次并排设置,筒体设置在升温炉膛、高温炉膛和水冷单元内部,传动系统安装在固定支撑系统上,筒体安装在支撑系统和固定支撑系统上方,脉冲控压系统安装在出料系统上。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所述的称重进料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对照式光纤和螺旋给料器,螺旋给料器设置在称重进料系统内部,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称重进料系统内侧底部,对照式光纤设置在称重进料系统内侧上部。
[0007]所述的进出料密封单元通过进料回转轴承与筒体连接,在进料密封单元上开设有进气孔。
[0008]所述的进料密封单元上设有注油孔作用。
[0009]所述的筒体内部固定设置有螺旋形设置的叶片,螺旋叶片为一片一片分瓣独立设置,呈螺旋形排布焊接在筒体内壁上。
[0010]所述的相邻的叶片之间设置有抄板,抄板横截面呈“L”形或弧形。
[0011]所述的支撑系统包括第一支撑系统、第二支撑系统和第三支撑系统,第一支撑系统设置在升温炉膛前端,第二支撑系统设置在高温炉膛前端,第三支撑系统设置在水冷单元后端。
[0012]所述的筒体包括焙烧筒体和冷却筒体,焙烧筒体对应于升温炉膛和高温炉膛设置,焙烧筒体设置在升温炉膛和高温炉膛内部,冷却筒体对应于水冷单元设置,冷却筒体设置在水冷单元内部。
[0013]所述的焙烧炉尾部设置脉冲控压系统。
[0014]所述的出料密封单元通过出料回转轴承与冷却筒体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制备的焙烧炉,可以进行连续生产,比起现有间断生产技术来说需要的设备组成更少,从而使得维护成本更低;本专利技术中的连续生产的焙烧炉加热装置不用反复起停,加热控温系统智能梯度升温,所需能耗低,解决了现有技术能耗高且产品合格率还低的问题;甚至包括密封所用氮气消耗量等公用工程用量都是成倍下降。(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称重进料系统,通过称重传感以及料位的高低限位指示,配合螺旋给料器将物料均匀送至炉内,误差精度控制在1%以内,磷酸铁锂的反应焙烧对于其均匀性要求很高,进料量的稳定、准确是其均匀性的关键因素。(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焙烧筒体及冷却筒体无斜度安装,内部采用满螺旋叶片和抄板交错结构。双头螺旋叶片的布置随着物料不同的工艺阶段而变化。螺旋叶片采用环向分瓣焊接,满足内部受热膨胀的空间要求。螺旋抄板均匀布置在叶片之间的环隙,送料过程中翻转物料,配合螺旋叶片的稳定送料,让物料反应焙烧的更加充分均匀。(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进出料密封单元内部结构主要采用异形填料和方型填料,在填料外侧设置冷却腔体,对内部填料降温冷却,防止与筒体摩擦温度过高而损坏填料;填料之间设有双气孔环,通入反吹氮气改变异形填料的形状,从而形成气封,隔绝炉内外环境,保证压力稳定和氧含量的指标。(5)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新能源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制备,此类物料需求量大,要求单台设备产量达标,因其上游材料成本高,所以对于产品合格率也就要求越高,这种专门应用于新能源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制备的焙烧炉,恰好可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

称重进料系统;2

进料密封单元;3

进料回转轴承;4

第一支撑系统; 5

升温炉膛;6

焙烧筒体;7

第二支撑系统;8

高温炉膛;9

固定支撑系统;10

传动系统;11

冷却筒体;12

水冷单元;13

第三支撑系统;14

出料回转轴承;15

出料密封单元;16

出料系统;17

脉冲控压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例相同或近
似的,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内。
[002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制备的焙烧炉,以解决新能源材料行业磷酸铁锂在现有市场中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使磷酸铁锂的生产满足相关企业需求。
[0021]请参看附图1,本专利技术保护的应用于新能源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制备的焙烧炉,主要包括称重进料系统1、进料密封单元2、进料回转轴承3、支撑系统、升温炉膛5、筒体、高温炉膛8、固定支撑系统9、传动系统10、水冷单元12、出料回转轴承14、出料密封单元15、出料系统16和脉冲控压系统17,称重进料系统1上设置有进料密封单元2,称重进料系统1通过进料回转轴承3安装在筒体前端,出料系统16上设置有出料密封单元15,出料系统16通过出料回转轴承14安装在筒体后端,升温炉膛5、高温炉膛8和水冷单元12依次并排设置,筒体设置在升温炉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制备的焙烧炉,其特征是:所述的焙烧炉包括称重进料系统(1)、进料密封单元(2)、进料回转轴承(3)、支撑系统、升温炉膛(5)、筒体、高温炉膛(8)、固定支撑系统(9)、传动系统(10)、水冷单元(12)、出料回转轴承(14)、出料密封单元(15)、出料系统(16)和脉冲控压系统(17),称重进料系统(1)上设置有进料密封单元(2),称重进料系统(1)通过进料回转轴承3安装在筒体前端,出料系统(16)上设置有出料密封单元(15),出料系统(16)通过出料回转轴承(14)安装在筒体后端,升温炉膛(5)、高温炉膛(8)和水冷单元(12)依次并排设置,筒体设置在升温炉膛(5)、高温炉膛(8)和水冷单元(12)内部,传动系统(10)安装在固定支撑系统(9)上,筒体安装在支撑系统和固定支撑系统(9)上方,脉冲控压系统(17)安装在出料系统(1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制备的焙烧炉,其特征是:所述的称重进料系统(1)包括压力传感器、对照式光纤和螺旋给料器,螺旋给料器设置在称重进料系统(1)内部,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称重进料系统(1)内侧底部,对照式光纤设置在称重进料系统(1)内侧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制备的焙烧炉,其特征是:所述的进出料密封单元(2)通过进料回转轴承(3)与筒体连接,在进料密封单元(2)上开设有进气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永鹏秦云龙张灵东张万尧安亚中骆浩徐瑞李德涛王晓伟芦园春刘之新沈延顺
申请(专利权)人:天华院南京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