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架组件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9164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架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车架组件包括:车架、后防护装置、抗剪套管、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后防护装置包括横梁和连接板,连接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连接于横梁,第二端部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和多个第二安装孔,车架设有与多个第一安装孔对应的多个第一通孔和与多个第二安装孔对应的多个第二通孔,抗剪套管设置于第一通孔和第一安装孔中,抗剪套管具有沿轴向贯通的开孔,第一连接件穿设于抗剪套管的开孔,第二连接件穿设于第二通孔和第二安装孔,以将后防护装置固定于车架上。通过应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高连接板与车架的连接强度,提高后防护装置抵抗冲击的能力,利于提高整体结构强度。整体结构强度。整体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架组件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车架组件和具有该车架组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后防护装置是由横向构件和连接构件组成,固定在车辆纵梁后部,依靠自身的外形和特性具有防护功能的底盘零件,是重要的汽车被动安全件。而相关技术中,存在防护抵抗冲击能力不足的问题,抗冲击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架组件,可以提高连接板与车架的连接强度,抗剪能力,从而提高后防护装置抵抗冲击的能力,利于提高整体结构强度。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前述的车架组件。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架组件,包括:车架、后防护装置、抗剪套管、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后防护装置包括横梁和连接板,连接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连接于横梁,第二端部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和多个第二安装孔,车架设有与多个第一安装孔对应的多个第一通孔和与多个第二安装孔对应的多个第二通孔,抗剪套管设置于第一通孔和第一安装孔中,抗剪套管具有沿轴向贯通的开孔,第一连接件穿设于抗剪套管的开孔,第二连接件穿设于第二通孔和第二安装孔,以将后防护装置固定于车架上。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架组件,通过在连接板上设置多个安装孔,且至少一部分安装孔内可以设置抗剪套管,可以提高连接板与车架的连接强度,抗剪能力,从而提高后防护装置抵抗冲击的能力,利于提高整体结构强度。
[0007]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车架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和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孔在所述连接板的第二端部交错排布。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安装孔在所述第二端部上呈阵列方式排布,且每排和/或每列均包括交错排布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尺寸。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连接板的所述第二端部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一端部的宽度尺寸,且在从所述第一端部到所述第二端部的方向上所述连接板的宽度逐渐增大。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横梁连接成悬臂状,所述后防护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和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横梁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上且与所述连接板间隔开。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梁和所述第二支撑梁分别与所述横梁
和所述连接板之间构造出三角形加强结构。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梁和所述第二支撑梁分别连接于所述横梁的加载点处。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梁和所述第二支撑梁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梁和所述第二支撑梁的截面呈形成“口”字形结构。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后防护装置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层叠于所述横梁上,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加强板相连。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的杆部穿过所述抗剪套管,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栓的杆部螺纹配合,所述螺栓的头部与所述抗剪套管之间、以及所述螺母与所述抗剪套管之间的至少一处设有垫片。
[001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前述的车架组件。
[001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在车辆上应用前述的车架组件,可以抗冲击能力,从而提高车辆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车架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示出了车架与后防护装置配合时的结构);
[0020]图2是图1中A

A方向的截面图;
[0021]图3是图1中B

B方向的截面图;
[0022]图4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车架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示出了连接板、横梁与车架配合时的结构);
[0023]图5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车架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00、车架组件;11、横梁;12、连接板;121、第一端部;122、第二端部;101、第一安装孔;102、第二安装孔;13、第一支撑梁;14、第二支撑梁;15、加强板;151、第一翻边;152、第二翻边;20、车架;21、车架纵梁;22、车架内衬梁;23、抗剪套管;203、第一通孔;204、第二通孔;24、第一连接件;241、螺栓;242、螺母;25、第二连接件;26、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结合图1至图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架组件100,包括:车架20、后防护装置、第一连接件24和第二连接件25。后防护装置包括横梁11和连接板12,连接板12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121和第二端部122,连接板12的第一端部121连接于横梁11上,且第二端部122用于连接车架20,以将后防护装置安装于车架20上;其中,连接板12的第二端部122设有用于连接车架20的多个第一安装孔101和多个第二安装孔102,车架20设有与多个第一安装孔101对应的多个第一通孔203和与多个第二安装孔102对应的多个第二通孔204,抗剪套管23
设置于第一通孔203和第一安装孔101中,抗剪套管23具有沿轴向贯通的开孔,第一连接件24可以穿设于抗剪套管23的开孔,第二连接件25穿设于第二通孔204和第二安装孔102,以将后防护装置固定于车架20上,从而实现连接板12和车架20的连接。
[0028]具体地,第一安装孔101内套接有抗剪套管23,且抗剪套管23套接于第一连接件24外,装配后,该抗剪套管23可以部分嵌入车架20,从而提高连接板12与车架20连接位置的抗剪能力。第二安装孔102内适于插入第二连接件25,并通过第二连接件25可以将连接板12与车架20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提高连接板12与车架20连接的稳定性。因此,通过在连接板12和车架20的连接处上同时设置第一连接件24和多个第二连接件25,且多个第一连接件24可以穿设于多个抗剪套管23内,可以在固定连接两者的同时,增加连接处的抗剪能力。
[002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架组件100,通过在连接板12上设置多个安装孔,且至少一部分安装孔内可以设置抗剪套管23,可以提高连接板12与车架20的连接强度和抗剪能力,从而提高了后防护装置抵抗冲击的能力,利于提高整体结构强度。
[0030]结合图1和图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安装孔101和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后防护装置、抗剪套管、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所述后防护装置包括横梁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连接于所述横梁,所述第二端部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和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车架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多个第一通孔和与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孔对应的多个第二通孔,所述抗剪套管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中,所述抗剪套管具有沿轴向贯通的开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设于所述抗剪套管的开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以将所述后防护装置固定于所述车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和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孔在所述连接板的第二端部交错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安装孔在所述第二端部上呈阵列方式排布,且每排和/或每列均包括交错排布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尺寸。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所述第二端部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一端部的宽度尺寸,且在从所述第一端部到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阳陈旭静张宏松李广健吴同锋苗续露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