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压式出液的塑料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9117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挤压式出液的塑料瓶结构,具体涉及塑料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瓶体,所述瓶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瓶盖,所述瓶盖的表面开设有出液孔,所述瓶盖的上表面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在瓶盖的上表面转动,所述盖板靠近瓶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为橡胶垫,所述盖板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L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密封装置转动盖板,将盖板上的L型板移动到方通的内部,之后再将插杆穿过方通插入L型板的圆孔中,达到了对盖板进行固定的效果,这时盖板上的密封垫挤压瓶盖的上表面,达到了对瓶盖上的出液孔进行密封的效果,尽可能避免瓶体中的液体从出液孔中流出的情况发生。瓶体中的液体从出液孔中流出的情况发生。瓶体中的液体从出液孔中流出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挤压式出液的塑料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塑料瓶
,尤其是涉及一种挤压式出液的塑料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塑料瓶一般使用聚酯、聚乙烯、聚丙烯为原料,添加了相应的有机溶剂后,经过高温加热后,通过塑料模具经过吹塑、挤吹、注塑成型的塑料容器,主要用于饮料、食品、食用油、农兽药等液体的塑料包装容器。
[0003]现有技术中塑料瓶在进行使用时,塑料瓶的出口处容易出现漏液的情况,从而导致塑料瓶的实用性降低。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在塑料瓶的出口处加盖板将塑料瓶出口堵住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有部分液体容易从盖板与出口处的缝隙中流出,从而导致盖板的实用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解决有部分液体容易从盖板与出口处的缝隙中流出,从而导致盖板的实用性降低的问题所提出一种挤压式出液的塑料瓶结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挤压式出液的塑料瓶结构,包括瓶体,所述瓶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瓶盖,所述瓶盖的表面开设有出液孔,所述瓶盖的上表面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在瓶盖的上表面转动,所述盖板靠近瓶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为橡胶垫,所述盖板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表面开设有圆孔,所述瓶盖的圆弧面对应L型板处固定连接有方通,所述方通的内壁尺寸大于L型板的尺寸,所述方通的表面滑插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尺寸与圆孔的尺寸相适配,所述插杆远离方通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拧帽。
[000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密封装置转动盖板,将盖板上的L型板移动到方通的内部,之后再将插杆穿过方通插入L型板的圆孔中,达到了对盖板进行固定的效果,这时盖板上的密封垫挤压瓶盖的上表面,达到了对瓶盖上的出液孔进行密封的效果,尽可能避免瓶体中的液体从出液孔中流出的情况发生。
[0008]优选的,所述盖板对应出液孔处固定连接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的尺寸与出液孔的尺寸相适配。
[000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盖板上的橡胶塞插入出液孔中,达到了对出液孔堵塞的效果,使密封的效果更加明显。
[0010]优选的,所述插杆的圆弧面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拧帽和方通固定连接。
[001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弹簧的复位弹力使插杆能够自动地插入L型板的圆孔中,给工作人员带来便利,同时避免了插杆的掉落。
[0012]优选的,所述拧帽远离插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远离拧帽的一端固
定连接有拉环。
[001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拉绳上的拉环达到了方便工作人员对插杆进行移动的效果,给工作人员带来便利。
[0014]优选的,所述瓶体的圆弧面上设有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瓶体的圆弧面上,所述固定板的表面滑插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杆,若干个所述限位杆呈圆周分布,若干个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垫板,所述垫板远离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吸盘,若干个所述吸盘呈圆周分布。
[001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辅助装置拉动垫板,垫板带着吸盘吸附在桌面上,达到了对瓶体进行固定的效果,尽可能避免瓶体被误碰到之后发生歪倒的情况。
[0016]优选的,所述垫板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把手,所述把手的截面呈“U”形。
[001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把手达到了方便工作人员对垫板进行移动的效果,给工作人员带来便利。
[0018]优选的,所述限位杆远离垫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尺寸大于限位杆的尺寸。
[001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挡板达到了对限位杆最大位移进行限制的效果。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通过密封装置转动盖板,将盖板上的L型板移动到方通的内部,之后再将插杆穿过方通插入L型板的圆孔中,达到了对盖板进行固定的效果,这时盖板上的密封垫挤压瓶盖的上表面,达到了对瓶盖上的出液孔进行密封的效果,尽可能避免瓶体中的液体从出液孔中流出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密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图2的A处放大图。
[0025]图4是本技术图2的B处放大图。
[0026]图5是本技术辅助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瓶体;2、瓶盖;3、出液孔;4、密封装置;41、盖板;42、密封垫;43、L型板;44、圆孔;45、方通;46、插杆;47、拧帽;48、弹簧;49、拉绳;410、拉环;411、橡胶塞;5、辅助装置;51、固定板;52、限位杆;53、垫板;54、吸盘;55、把手;56、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挤压式出液的塑料瓶结构,包括瓶体1,瓶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瓶盖2,瓶盖2的表面开设有出液孔3,瓶盖2的上表面设有密封装置4,瓶体1的圆弧面上设有辅助装置5。
[0030]参照图1

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密封装置4包括盖板41,盖板41在瓶盖2的上表面转动,盖板41靠近瓶盖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垫42,密封垫42为橡胶垫,盖板41的圆弧面
固定连接有L型板43,L型板43的表面开设有圆孔44,瓶盖2的圆弧面对应L型板43处固定连接有方通45,方通45的内壁尺寸大于L型板43的尺寸,方通45的表面滑插设置有插杆46,插杆46的尺寸与圆孔44的尺寸相适配,插杆46远离方通4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拧帽47。通过密封装置4转动盖板41,将盖板41上的L型板43移动到方通45的内部,之后再将插杆46穿过方通45插入L型板43的圆孔44中,达到了对盖板41进行固定的效果,这时盖板41上的密封垫42挤压瓶盖2的上表面,达到了对瓶盖2上的出液孔3进行密封的效果,尽可能避免瓶体1中的液体从出液孔3中流出的情况发生。
[0031]参照图1

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盖板41对应出液孔3处固定连接有橡胶塞411,橡胶塞411的尺寸与出液孔3的尺寸相适配。通过盖板41上的橡胶塞411插入出液孔3中,达到了对出液孔3堵塞的效果,使密封的效果更加明显。插杆46的圆弧面套有弹簧48,弹簧48的两端分别与拧帽47和方通45固定连接。通过弹簧48的复位弹力使插杆46能够自动地插入L型板43的圆孔44中,给工作人员带来便利,同时避免了插杆46的掉落。拧帽47远离插杆4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绳49,拉绳49远离拧帽4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410。通过拉绳49上的拉环410达到了方便工作人员对插杆46进行移动的效果,给工作人员带来便利。
[0032]参照图1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辅助装置5包括固定板51,固定板51固定连接在瓶体1的圆弧面上,固定板51的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压式出液的塑料瓶结构,包括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瓶盖(2),所述瓶盖(2)的表面开设有出液孔(3),所述瓶盖(2)的上表面设有密封装置(4),所述密封装置(4)包括盖板(41),所述盖板(41)在瓶盖(2)的上表面转动,所述盖板(41)靠近瓶盖(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垫(42),所述密封垫(42)为橡胶垫,所述盖板(41)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L型板(43),所述L型板(43)的表面开设有圆孔(44),所述瓶盖(2)的圆弧面对应L型板(43)处固定连接有方通(45),所述方通(45)的内壁尺寸大于L型板(43)的尺寸,所述方通(45)的表面滑插设置有插杆(46),所述插杆(46)的尺寸与圆孔(44)的尺寸相适配,所述插杆(46)远离方通(4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拧帽(4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压式出液的塑料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1)对应出液孔(3)处固定连接有橡胶塞(411),所述橡胶塞(411)的尺寸与出液孔(3)的尺寸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压式出液的塑料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46)的圆弧面套有弹簧(48),所述弹簧(4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奉阳朱显福张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胜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