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程器式新能源房车专用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875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程器式新能源房车专用底盘,包括:设置在底盘上的若干减震组件和控制组件;前端支架设置在底板一侧,后端支架设置在底板另一侧,操纵架与前端支架和后端支架固定连接;前段支架与后端支架上均设置有若干连轮轴和若干固定轴;第一套环与连轮轴连接,伸缩件与第一套环连接,第二套环与伸缩件固定连接;第二套环与固定轴连接;若干动力电池设置在底板一侧,电机与动力电池电连接,增程器与电机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底盘组件、减震组件和控制组件共同工作,使得新能源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大大提高,同时也增加了行驶里程,延长了车辆的持续行驶时间。延长了车辆的持续行驶时间。延长了车辆的持续行驶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程器式新能源房车专用底盘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程器式新能源房车专用底盘。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0003]新能源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之外的燃料。
[0004]现有技术中的CN213974173U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底盘及新能源汽车,通过碳纤维增强基复合材料制成上层板和下层板,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刚性,轻量化效果显著,上层板和下层板之间的蜂窝结构在保证底盘具有较好的支撑效果前提下,极大地减轻了底盘的整体重量。如此设置,相对于传统的新能源汽车底盘,轻量化新能源汽车底的重量更轻,从而可以使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大幅度增加。
[0005]但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
[0006](1)现有技术中,虽然为了增强续航能力减轻底盘的整体重量,但却增加了在行驶过程中底盘持续震动的频率,导致车辆的安全性和车内舒适性均会下降。
[0007](2)在房车行驶时,无法随时随地对电池进行充电,在路程较远的情况下,极易出现因电量耗尽无法行驶的情况,导致电池对房车的供电效率无法保证。
[0008]因此,迫切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增程器式新能源房车专用底盘。
[0010]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增程器式新能源房车专用底盘,包括:底盘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底盘组件上的若干减震组件和控制组件;
[0011]所述底盘组件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一侧的前端支架,设置在所述底板另一侧的后端支架,以及与所述前端支架和所述后端支架固定连接的操纵架;所述前端支架与所述后端支架上均设置有若干连轮轴和若干固定轴;
[0012]所述减震组件包括:与所述连轮轴连接的第一套环,与所述第一套环连接的伸缩件,以及与所述伸缩件固定连接的第二套环;
[0013]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一侧的若干动力电池,与所述动力电池电连接的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电连接的增程器。
[0014]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前端支架包括: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的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一纵梁固定连接的第一横梁。
[0015]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后端支架包括: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的第二纵梁,与所述第二纵梁固定连接的第二横梁,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纵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的延长梁。
[0016]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伸缩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套环固定连接的减震杆,与所述第二套环固定连接的减震套筒;所述减震套筒内套设有气缸管;所述减震杆与所述减震套筒为滑动连接。
[0017]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套筒靠近所述第一套环一侧开设有用于所述减震杆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减震杆的外径。
[0018]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减震杆一侧设置有活塞阀,所述活塞阀上开设有若干节流孔,所述节流孔为圆周阵列布设。
[0019]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增程器包括:与所述电机电连接的发电机,以及与所述发电机电连接的发动机。
[0020]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气缸管包括活塞上室与活塞下室,所述活塞下室内储存有油液。
[0021]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减震杆外套设有弹簧,且所述减震套筒一端设置有油封件。
[0022]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轮轴和所述固定轴与所述前端支架与所述后端支架均为转动连接,且所述固定轴连接有车轮。
[0023]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4](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增程器式新能源房车专用底盘,通过底盘组件、减震组件和控制组件共同工作,使得新能源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大大提高,同时也增加了行驶里程,延长了车辆的持续行驶时间。
[0025](2)本技术设置了底盘组件,通过设置的前端支架、后端支架以及操纵架构成底盘结构,且通过设置的连轮轴和固定轴与车轮与减震组件连接;构建了完整的可安全放置控制组件的底盘结构,保证了新能源房车的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
[0026](3)本技术设置了减震组件,通过减震杆在所述气缸管内做伸缩运动,当车身与底盘做相对往复运动时,减震部件内部的油液反复从活塞上室通过活塞阀上的节流孔流入活塞下部,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及液体内分子摩擦形成了阻力,且通过设置的弹簧进一步增加阻力,避免了出现现有技术中因底盘整体重量减轻而震动的情况,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和车内舒适性。
[0027](4)本技术设置了控制组件,通过设置的增程器可随时随地对电池进行充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电量耗尽无法行驶的情况的问题,提高了电池的续航能力,保证了电池对房车的供电效率。
附图说明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9]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图;
[0030]图2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前端支架的整体立体结构图;
[0031]图3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后端支架和控制组件的整体立体结构图;
[0032]图4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减震组件的整体立体结构图;
[0033]图5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伸缩件的剖面立体结构图;
[0034]图中:1、底盘组件;11、底板;12、前端支架;121、第一纵梁;122、第一横梁;13、后端支架;131、第二纵梁;132、第二横梁;133、延长梁;14、操纵架;15、连轮轴;16、固定轴;2、减震组件;21、第一套环;22、伸缩件;221、减震杆;222、减震套筒;223、气缸管;2231、活塞上室;2232、活塞下室;224、活塞阀;225、节流孔;226、弹簧;23、第二套环;3、控制组件;31、动力电池;32、电机;33、增程器;4、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5]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36]图1示出了本技术中的一种增程器33式新能源房车专用底盘的整体立体结构图,该底盘包括:底盘组件1,以及设置在底盘组件1上的若干减震组件2和控制组件3;
[0037]底盘组件1包括:底板11,设置在底板11一侧的前端支架12,设置在底板11另一侧的后端支架13,以及与前端支架12和后端支架13固定连接的操纵架14;前端支架12与后端支架13上均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程器(33)式新能源房车专用底盘,包括:底盘组件(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盘组件(1)上的若干减震组件(2)和控制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组件(1)包括:底板(11),设置在所述底板(11)一侧的前端支架(12),设置在所述底板(11)另一侧的后端支架(13),以及与所述前端支架(12)和所述后端支架(13)固定连接的操纵架(14);所述前端支架(12)与所述后端支架(13)上均设置有若干连轮轴(15)和若干固定轴(16);所述减震组件(2)包括:与所述连轮轴(15)连接的第一套环(21),与所述第一套环(21)连接的伸缩件(22),以及与所述伸缩件(22)固定连接的第二套环(23);所述控制组件(3)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11)一侧的若干动力电池(31),与所述动力电池(31)电连接的电机(32),以及与所述电机(32)电连接的增程器(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程器(33)式新能源房车专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支架(12)包括:与所述底板(11)固定连接的第一纵梁(121),与所述第一纵梁(121)固定连接的第一横梁(1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程器(33)式新能源房车专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支架(13)包括:与所述底板(11)固定连接的第二纵梁(131),与所述第二纵梁(131)固定连接的第二横梁(132),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纵梁(131)和所述第二横梁(132)的延长梁(13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程器(33)式新能源房车专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22)包括: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元刘亚辉王真刘世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精驿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