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驱动地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8066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驱动地牛,包括电动地牛,还包括如下结构:定位架,所述定位架的底部与电动地牛的机架外侧卡接;两个连杆,所述连杆的底部与定位架的外侧活动连接;支杆,所述支杆的底端与连杆的顶端内侧套接;反光镜,所述反光镜的后侧与支杆的顶部卡接,电动地牛运输货物时,货物尺寸较大导致工人在牵引或推动电动地牛时对周边环境观察存在盲区,将辅助杆向定位架的外侧推动,辅助杆通过连接套带动连杆进行偏转,改变反光镜的工作位置,方便工人观察电动地牛的行进路线上的周边环境,避免电动地牛上的货物与仓库中的货架等发生刮擦,解决现有地牛存在观察盲区导致货物磕碰损坏的问题。损坏的问题。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驱动地牛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电动地牛
,具体涉及一种电驱动地牛。

技术介绍

[0002]电动地牛广泛应用在港口、车站、货场、工厂车间或仓库等物流配重中心,能够在船舱、车厢、集装箱或仓库内完成托盘货物的装卸。
[0003]现有专利(公告号:CN218539186U)公开一种站立式全电动地牛,包括转向臂、底架和货叉,所述转向臂安装在底架的上部,所述底架下方安装有带驱动电机的转向轮,底架后侧设置有立台,所述底架上部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的自由端与安装架上部固定连接,安装架上设置有电控箱,安装架下部与货叉固定连接,货叉通过联动机构安装在底架的前侧;该站立式全电动地牛在转向轮上安装驱动电机,转运时无论人力推拉,省时省力的同时,减少转弯时的对地牛施加侧向推力或拉力,提高转运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
[0004]专利技术人在实现该方案的过程中,将转向把手放至竖直,站在立台上,使用驱动电机驱动地牛行走,将货物转运至指定位置,该作业流程中受地牛上装在的货物尺寸限制,导致工人的对行进路线上两侧的环境观察视角受限,在仓库货架中移动时,地牛运输的货物一般会超出地牛的两根货叉宽度,导致货物容易与仓储货架发生磕碰,导致货物的包装或其自身壳体出现磕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 1.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驱动地牛,解决了现有地牛存在观察盲区导致货物磕碰损坏的问题。
[0007] 2.技术方案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驱动地牛,包括电动地牛,还包括如下结构:
[0009]定位架,所述定位架的底部与电动地牛的机架外侧卡接。
[0010]两个连杆,所述连杆的底部与定位架的外侧活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杆关于定位架的中部对称设置。
[0011]支杆,所述支杆的底端与连杆的顶端内侧套接。
[0012]反光镜,所述反光镜的后侧与支杆的顶部卡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架的底端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定位栓,所述定位栓的一端与电动地牛的机架外侧螺纹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的顶部套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的底部与定位架的顶部活动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支杆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的底面与连杆的顶端抵触。
[0016]进一步的,所述反光镜的前侧固设有镜面,所述反光镜的后侧固设有缓震胶垫。
[0017] 进一步的,所述支杆的顶部固设有铝合金鹅颈管,所述铝合金鹅颈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该支架的外侧与反光镜的后侧卡接。
[0018] 3.有益效果
[0019]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驱动地牛,电动地牛运输货物时,货物尺寸较大导致工人在牵引或推动电动地牛时对周边环境观察存在盲区,将辅助杆向定位架的外侧推动,辅助杆通过连接套带动连杆进行偏转,改变反光镜的工作位置,方便工人观察电动地牛的行进路线上的周边环境,避免电动地牛上的货物与仓库中的货架等发生刮擦;
[002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驱动地牛,在支杆的顶部设置铝合金鹅颈管和支架,方便用户根据使用需要,进一步调整反光镜的工作位置,提高本装置的使用便利性,方便用户通过本装置观察电动地牛的周边环境,提高工人使用电动地牛运输货物时的工作效率;
[0022]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结构的立体图;
[0024]图2是本技术定位架结构的立体图;
[0025]图3是本技术辅助杆结构的立体图;
[0026]图4是本技术支杆结构的立体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电动地牛

1;
[0029]定位架

2;定位栓

21;
[0030]连杆

3;连接套

31;辅助杆

32;
[0031]支杆

4;限位片

41;
[0032]反光镜

5;
[0033]铝合金鹅颈管

6;
[0034]支架

7。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3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3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
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8]参照附图1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驱动地牛,包括电动地牛1,还包括如下结构:
[0039]定位架2,定位架2的底部与电动地牛1的机架外侧卡接。
[0040]两个连杆3,连杆3的底部与定位架2的外侧活动连接,两个连杆3关于定位架2的中部对称设置。
[0041]支杆4,支杆4的底端与连杆3的顶端内侧套接。
[0042]反光镜5,反光镜5的后侧与支杆4的顶部卡接。
[0043]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定位架2的底端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定位栓21,定位栓21的一端与电动地牛1的机架外侧螺纹连接。
[0044]定位架2与电动地牛1通过定位栓21进行连接,方便用户根据使用需要进行拆装。
[0045]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连杆3的顶部套接有连接套31,连接套31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辅助杆32,辅助杆32的底部与定位架2的顶部活动连接。
[0046]日常使用本装置时,拉动辅助杆32向定位架2的中部偏转,此时连杆3向定位架2的中部偏转,将反光镜5等机构收纳在定位架2的顶部,实现本装置的快速回收。
[0047]电动地牛1运输货物时,货物尺寸较大导致工人在牵引或推动电动地牛1时对周边环境观察存在盲区,将辅助杆32向定位架2的外侧推动,辅助杆32通过连接套31带动连杆3进行偏转,改变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驱动地牛,包括电动地牛(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结构:定位架(2),所述定位架(2)的底部与电动地牛(1)的机架外侧卡接;两个连杆(3),所述连杆(3)的底部与定位架(2)的外侧活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杆(3)关于定位架(2)的中部对称设置;支杆(4),所述支杆(4)的底端与连杆(3)的顶端内侧套接;反光镜(5),所述反光镜(5)的后侧与支杆(4)的顶部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驱动地牛,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2)的底端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定位栓(21),所述定位栓(21)的一端与电动地牛(1)的机架外侧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驱动地牛,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的顶部套接有连接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兵彭飞宇金储照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坤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