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后货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7206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用后货架,包括:与车体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活动连接的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活动连接的第二固定板架;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的货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车用后货架在使用时,扳动手柄带动货架或向后直接拉动货架,使其呈水平状态,此时固定板的定位面与安装板相接触,可以保持货架处于水平状态,且有一定的载重能力,因此可以装载货物。(*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用载重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用后货架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出现很多助力车,这些助力车主要作为退休老人或残疾人用来代步的 工具,大大方便了他们的生活。然而,通过对现有助力车研究,申请人发现,通常现有的助力车为了方便出行,设 计的车体体积较小,仅方便载人,当需要携带的货物体积较大或较重时,无法在助力车上装 载,即使勉强装载也会导致乘坐不舒服或在行驶中带来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车用后货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后货架,包括与车体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 一安装板活动连接的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活动连接的第二固定板架;与所述第 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的货架。优选地,所述货架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通过销轴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与车体之间、所述货架与所述第一固定板 和第二固定板之间通过螺栓和/或焊接的方式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定位面,当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 定板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定位面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相接触。优选地,该车用后货架进一步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活动相连、位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位置下方的第一连 接板;前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活动相连、中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另一端活动相连的第一 手柄。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一安装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手柄之间、所述手 柄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通过销轴连接。优选地,该车用后货架进一步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活动相连、位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位置下方的第二连 接板;前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活动相连、中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另一端活动相连的第二 手柄。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手柄之间、所述手 柄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通过销轴连接。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车用后货架在使用时,扳动手柄带动货架或向后直接拉动货架,使其呈水平状态,此时固定板的定位面与安装板相接 触,可以保持货架处于水平状态,且有一定的载重能力,因此可以装载货物。此外,车用后货架不使用时,可以向上翻折货架,使其呈竖直状态,并将向前推动 手柄,使手柄、固定板和连接板之间相卡住,使固定在固定板上的货架可以保持竖直状态, 此时车用后货架还可以当作后“保险杠”来使用,防止后侧由于车辆碰撞而造成车体损坏, 保护车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 (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用后货架的货架处于竖直状态时的侧 视图;图1 (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用后货架的货架处于水平状态时的侧 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用后货架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用后货架的货架处于竖直状态的侧 视图;图4(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用后货架的货架处于水平状态的侧 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用后货架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 种车用后货架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车用后货架包括与车体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板1和第二安 装板2 ;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活动连接的第一固定板3 ;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活动连接的第 二固定板4 ;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的货架5。第一安装板1和第二安装板2分别固定在助力车后部车架上,固定方式包括但不 局限于螺丝固定方式和/或焊接固定方式。固定板和安装板之间的活动连接包括但不局限 于销轴连接。图1 (a)为货架处于竖直状态时车用后货架的侧视图,图1 (b)为货架处于水平状 态时车用后货架的侧视图,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上设置有一个定位面,如图1所 示,第一固定板3上的定位面为31。如图1(b)所示,当固定板处于水平状态时,定位面31 与安装板相接触,用于支撑固定板,使其保持水平状态,同样与固定板相固定的货架5也可以保持水平状态,这样就保证了装载货物后,货架5能够支撑货物。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固定板被设计成L 型,这里固定板的L型形状只是本实施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只要定位面31在第一固定板3 处于水平状态时,与第一安装板1相接触,能够支撑固定板和货架保持水平状态,固定板的 形状不应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应该知道,该车用后货架中,固定板和货架还可以设 计成一体,上述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 以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应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 保护范围内。当货架5处于竖直状态时,拉动货架5使其转动到水平状态,当货架5处于水平状 态时,固定板的定位面可以支撑货架,使其保持水平状态,且有一定的承重能力,此时可以 在其上面装载货物。当不需要装载货物时,拉动货架5从水平状态使其转动到竖直状态,此 时,货架5还可以作为“后保险杠”,用来防止后侧由于车辆撞击而造成车体损坏,起到了保 护作用。实施例二 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车用后货架的侧视图。其中,图4(a)中货架处于竖直状态,图4(b)中货架处于水平状态,如图所示,在本 技术实施例一基础上,该车用后货架还可以包括第一连接板6,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安 装板1活动相连,位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3固定位置下方;第一手柄7,其前端与所述第一 固定板3活动相连,中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6另一端活动相连。上述各部分之间的活动连接包括但不局限于销轴连接。第一手柄7的作用是转动 货架5,使用时,向上扳动第一手柄7,可以带动第一固定板3向后转动,使第一固定板3从 竖直状态转动到水平状态,进而带动固定在第一固定板3上的货架5也从竖直状态转动到 水平状态。此外当货架5处于竖直状态时,将向前推动手柄,使第一安装板1与第一连接板6 之间的连接点、第一连接板6与第一手柄7之间的连接点和第一手柄7与第一固定板3之 间的连接点三个连接点近似处于同一直线上,此时第一手柄7、第一固定板3和第一连接板 6三者相互作用,能够将第一连接板6和第一手柄7卡住,并处于“卡死”状态,使固定在第 一固定板3上的货架5可以保持竖直状态,且将第一手柄7向后扳动即可破坏这种“卡死” 状态,带动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的货架5并将其放下。实施例三考虑到在实施例二中,车用后货架只在一侧设置有手柄,需要使用较大的力扳动 手柄才可以使货架放下,因此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车用后货架还可以包括一端与所 述第二安装板活动相连、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后货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体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活动连接的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活动连接的第二固定板架;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的货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锋
申请(专利权)人:立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