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粘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7108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布粘接装置,布粘接装置的粘接机在第一滚筒(22)和喷嘴(17)的下方包括皮带(27)。粘接机在第一滚筒(22)的下方包括第一带轮(25)。粘接机在喷嘴(17)的下方包括第二带轮(28)。皮带(27)张设于第一带轮(25)与第二带轮(28)之间。粘接剂从喷嘴(17)排出,附着在布(152)上。皮带(27)随着第一带轮(25)的旋转而旋转。上布(151)和下布(152)随着皮带(27)的旋转而从前方朝后方移动。第一滚筒(22)和皮带(27)将上布(151)和下布(152)从上下方向夹持。上布(151)和下布(152)利用附着于布(152)的粘接剂而粘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布粘接装置。尤其涉及包括移送布的移送部的布粘接装置。
技术介绍
粘接装置不是用针和缝线来缝制布,而是用粘接剂来粘接布和布。粘接装置通过 用粘接剂来粘接布和布,能消除因缝线而引起的缝制时布表面上产生的缝线的凹凸。利用 粘接装置时,加工后的布的表面是平滑的。因此,粘接装置能制作不存在凹凸所引起的不适 感的衣服等。粘接装置将粘接剂加热成液态,并将其从喷嘴排出。从喷嘴排出的粘接剂附着在 布上。操作者在附着有粘接剂的布上重叠其它布。粘接装置按压双方的布。因此,布与布 粘接。粘接装置需要朝布的端部排出粘接剂来粘接布的端部。例如,日本特许公开 2002-104318号公报记载的装置在相对于喷嘴与粘接剂的粘附体相对的位置上包括滚筒。 粘接剂的粘附体是纸带。引出装置移送纸带。该装置能朝纸带的端部排出粘接剂。然而,在上述装置中,额外需要移送纸带的引出装置和将附着有粘接剂的纸带粘 接于纸箱的按压装置。因此,存在上述装置单体很难朝布的端部排出粘接剂、将该布移送并 粘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朝布的移送方向上的端部排出粘接剂、移送并粘接该 布的布粘接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技术方案1的布粘接装置包括喷嘴,其朝布排出粘接 剂;以及移送部,其移送上述布,上述移送部包括第一移送部,其相对于上述喷嘴设置在 上述布的移送方向下游侧;第二移送部,其相对于上述布设置在与上述第一移送部所在的 一侧相反的一侧的与上述第一移送部相对的位置上;第三移送部,其相对于上述布设置在 上述第二移送部侧的与上述喷嘴相对的位置即喷嘴位置上,或设置在比该喷嘴位置更靠上 述布的移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上;驱动部,其驱动上述第二移送部或上述第三移送部;以 及传递部,其将利用上述驱动部进行驱动的上述第二移送部的驱动力传递给上述第三移送 部,或将利用上述驱动部进行驱动的上述第三移送部的驱动力传递给上述第二移送部。第 一移送部相对于喷嘴在布移送方向下游侧移送布。第二移送部相对于布在与第一移送部相 对配置的位置上移送布。第三移送部在喷嘴附近移送布。因此,布粘接装置中,即使布的配 置在移送方向最下游侧的端部未到达第一移送部和第二移送部,第三移送部也能移送布。 布粘接装置能朝布的移送方向最下游侧的端部排出粘接剂,粘接布的端部。技术方案2的布粘接装置中,上述第一移送部包括滚筒,上述第二移送部包括设 置在与上述滚筒相对的位置上的第一带轮,上述第三移送部包括第二带轮,上述传递部是 由张设于上述第一带轮与上述第二带轮之间的皮带构成的。皮带从喷嘴的下方设置到滚筒的下方。布粘接装置通过驱动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中的至少一方旋转,能从喷嘴的下方到 滚筒的下方连续地移送布,将布朝滚筒引导。布粘接装置能利用滚筒和皮带来夹持布,按压 并粘接布。技术方案3的布粘接装置中,上述第三移送部还包括朝上述喷嘴的方向对上述第 二带轮施力的施力机构,上述施力机构包括将上述第二带轮支撑成能旋转的臂机构、以及 与上述臂机构连接的弹簧,上述臂机构在一个端部上将上述第二带轮支撑成能旋转,且上 述臂机构以上述第一带轮的转轴为轴进行摆动。施力机构包括臂机构和弹簧。布粘接装置 能以简易的结构,以一定的力将布压紧于喷嘴。布粘接装置中,即使布的厚度发生变化,弹 簧也能自动调整皮带的位置。即使布的厚度发生变化,操作者也不必手动地进行皮带的位 置调整。臂机构以第二带轮的转轴为轴进行摆动。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的距离始终恒 定。因此,即使第二带轮摆动,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也不会接触。臂机构的摆动轴和第二带 轮的转轴可以共用。因此,能简化布粘接装置的构造,从而能使布粘接装置小型化。技术方案4的布粘接装置包括限位件,其通过限制上述臂机构的摆动来限制上述 第二带轮朝上述喷嘴的方向移动。布粘接装置能防止布被强力地按压于喷嘴、粘接剂无法 均勻地附着在布上的不良情况。技术方案5的布粘接装置中,上述限位件能调整上述臂机构的摆动范围。布粘接 装置能调整喷嘴与第二移送部之间的间隔。操作者开始粘接作业时,能容易地在喷嘴与第 二移送部之间插入布。技术方案6的布粘接装置中,上述限位件包括气缸。布粘接装置通过调整气缸,能 调整臂机构的摆动程度。技术方案7的布粘接装置中,上述第一带轮和上述第二带轮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 凸缘。布粘接装置能防止皮带从带轮脱开。技术方案8的布粘接装置中,上述凸缘的高度比张设在具有上述凸缘的上述第一 带轮和上述第二带轮中的至少一方上的上述皮带的厚度小。皮带朝凸缘的外周方向突出。 皮带与布接触。因此,布粘接装置能利用皮带与布之间的摩擦力可靠地移送布。技术方案9的布粘接装置中,上述第一移送部包括第一滚筒,上述第二移送部包 括设置在与上述第一滚筒相对的位置上的第二滚筒,上述第三移送部包括设置在与上述喷 嘴相对的位置上的第三滚筒,上述驱动部驱动上述第二滚筒旋转,上述传递部包括能配置 在与上述第二滚筒和上述第三滚筒接触的位置上的第四滚筒,在上述第二滚筒和上述第三 滚筒与上述第四滚筒接触的状态下,上述驱动部驱动上述第二滚筒旋转,上述第二滚筒驱 动上述第四滚筒旋转,上述第四滚筒驱动上述第三滚筒旋转,藉此将上述驱动部的旋转驱 动力传递给上述第三滚筒。布粘接装置能利用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来夹持并移送布。第三 滚筒能将布压紧于喷嘴。驱动部通过驱动第二滚筒旋转,能驱动第三滚筒旋转。布粘接装 置能利用第二滚筒和第三滚筒来移送布。第四滚筒能将第二滚筒的旋转驱动力传递给第三 滚筒。技术方案10的布粘接装置中,上述第三移送部还包括朝上述喷嘴的方向对上述 第三滚筒施力的施力机构,上述施力机构包括将上述第三滚筒支撑成能旋转的第一臂机 构、以及与上述第一臂机构连接的弹簧,上述第一臂机构在一个端部上将上述第三滚筒支 撑成能旋转,且上述第一臂机构以上述第二滚筒的转轴为轴进行摆动。布粘接装置能以简易的结构,以一定的力将布压紧于喷嘴。布粘接装置中,即使布的厚度发生变化,弹簧也能 自动调整第三滚筒的位置。即使布的厚度发生变化,操作者也不必手动地进行第三滚筒的 位置调整。第一臂机构以第二滚筒的转轴为轴进行摆动。第二滚筒与第三滚筒之间的距离 始终恒定。因此,即使第三滚筒摆动,第二滚筒与第三滚筒也不会接触。第一臂机构的摆动 轴和第二滚筒的转轴可以共用。因此,能简化布粘接装置的构造,从而能使布粘接装置小型 化。技术方案11的布粘接装置包括限位件,其通过限制上述第一臂机构的摆动来限 制上述第三滚筒朝上述喷嘴的方向移动。布粘接装置能防止布被强力地按压于喷嘴、粘接 剂无法均等地附着在布上的不良情况。技术方案12的布粘接装置中,上述限位件能调整上述第一臂机构的摆动范围。布 粘接装置能调整喷嘴与第三滚筒之间的间隔。操作者开始粘接作业时,能容易地在喷嘴与 第三滚筒之间插入布。技术方案13的布粘接装置中,上述限位件包括气缸。布粘接装置通过调整气缸, 能调整第一臂机构的摆动程度。技术方案14的布粘接装置中,上述传递部包括第二臂机构,该第二臂机构在一个 端部将上述第四滚筒支撑成能旋转,且上述第二臂机构以上述第二滚筒的转轴为轴进行摆 动。第二滚筒能驱动第四滚筒旋转。布粘接装置能在第四滚筒和第三滚筒接触的状态与第 四滚筒和第三滚筒不接触的状态之间切换。因此,布粘接装置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布粘接装置,包括:喷嘴,该喷嘴朝布排出粘接剂;以及移送部,该移送部移送所述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部包括:第一移送部,该第一移送部相对于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布的移送方向下游侧;第二移送部,该第二移送部相对于所述布设置在与所述第一移送部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与所述第一移送部相对的位置上;第三移送部,该第三移送部相对于所述布设置在所述第二移送部侧的与所述喷嘴相对的位置即喷嘴位置上,或设置在比该喷嘴位置更靠所述布的移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上;驱动部,该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二移送部或所述第三移送部;以及传递部,该传递部将利用所述驱动部进行驱动的所述第二移送部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三移送部,或将利用所述驱动部进行驱动的所述第三移送部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二移送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田和俊岩越弘恭山浦宏贵盐谷哲司多田悟吉本直树大村义和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