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粘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99216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4 15:59
一种能在所期望的位置粘接上布与下布的布粘接装置。布粘接装置包括底座部、搬运机构、喷嘴、喷嘴支撑机构、引导构件。搬运机构一边对配置于底座部且彼此相对的上布和下布进行按压,一边在搬运方向上进行搬运。喷嘴在延伸方向上延伸,且在搬运机构的搬运方向上游侧将粘接剂排出到配置于底座部的上布与下布之间。延伸方向与搬运方向交叉。喷嘴支撑机构对喷嘴的延伸方向一端侧进行支撑。引导构件具有载置部。载置部配置于底座部的上表面的上侧,且配置于在喷嘴的延伸方向另一端侧至少与喷嘴相对的位置。上布以离开底座部的上表面的方式载置于载置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布粘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布粘接装置,其一边对布进行搬运一边将粘接剂涂布于布,以使布与布粘接。
技术介绍
布粘接装置利用粘接剂粘接布。布粘接装置包括搬运机构和喷嘴。搬运机构一边按压布一边进行搬运。喷嘴将粘接剂涂布于相对的布与布之间。搬运机构一边按压布一边进行搬运,布与布被粘接。由于粘接的布没使用缝线,因此布上不会产生凹凸。日本专利特许公开2010年第275655号公报中记载的布粘接装置将喷嘴配置于上布与下布之间。喷嘴将粘接剂涂布于下布。 喷嘴将粘接剂涂布于下布时,上布配置于喷嘴的上表面。此时,上布有时会从喷嘴的上表面滑落。因此,上布的位置变得不稳定,有可能无法在所期望的位置粘接上布与下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所期望的位置粘接上布与下布的布粘接装置。 技术方案I的布粘接装置包括底座部、搬运机构、喷嘴、喷嘴支撑机构。搬运机构一边在按压位置对配置于上述底座部且彼此相对的上布和下布进行按压,一边在搬运方向上进行搬运。喷嘴在延伸方向上延伸,且在上述搬运机构的搬运方向上游侧将粘接剂排出到配置于上述底座部的上述上布与上述下布之间。延伸方向与上述搬运方向交叉。喷嘴支撑机构对上述喷嘴的延伸方向一端侧进行支撑。布粘接装置包括引导构件。引导构件具有载置部。载置部配置于上述底座部上表面的上侧,且配置于在上述喷嘴的延伸方向另一端侧至少与上述喷嘴相对的位置,将上述上布载置成离开上述底座部的上表面。布粘接装置能避免上布从喷嘴滑落而造成上布的位置变得不稳定。布粘接装置能在所期望的位置将上布与下布粘接。 在技术方案2的布粘接装置中,上述载置部呈板状。上述载置部的上表面距上述底座部的上表面的高度处于上述喷嘴的上表面距上述底座部的上表面的高度以上。由于载置部的上表面距底座部的上表面的高度处于喷嘴的上表面距底座部的上表面的高度以上,因此,上布与下布的粘接预定部分不易从喷嘴朝载置部侧滑落。布粘接装置能避免上布从喷嘴的上表面滑落而造成上布的位置变得不稳定。因此,布粘接装置能使上布与下布的粘接位置不易偏移。 在技术方案3的布粘接装置中,上述载置部的搬运方向下游侧的端部比上述按压位置靠上述喷嘴一侧。布粘接装置的载置部不会与搬运机构干涉。搬运机构能一边对上布和下布进行按压,一边相对于喷嘴在搬运方向上对上布和下布进行搬运。 在技术方案4的布粘接装置中,上述载置部在搬运方向上的长度与上述喷嘴在搬运方向上的长度相同。上述载置部在搬运方向上的位置与上述喷嘴在搬运方向上的位置相同。布粘接装置能减小载置部的大小,且能使上布不易从喷嘴或载置部滑落。 在技术方案5的布粘接装置中,上述载置部的上述喷嘴侧的下端部离开上述底座部的上表面。与载置部不离开底座部的情况相比,操作者能容易地将下布配置于底座部上。 在技术方案6的布粘接装置中,上述载置部的上述喷嘴侧的下端部离开上述底座部的上表面的距离小于上述喷嘴的上表面距上述底座部的上表面的高度。即便上布朝喷嘴侧滑落,也不易进入载置部的下侧。因此,操作者能容易地将上布载置到载置部上。 在技术方案7的布粘接装置中,上述载置部在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处于上述喷嘴在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以上。上述载置部的上表面距上述底座部的上表面的高度处于上述喷嘴的上表面距上述底座部的上表面的高度的I倍以上、1.5倍以下。与载置部在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喷嘴在延伸方向上的长度的情况相比,上布与下布的粘接预定部分不易从喷嘴或载置部滑落。由于载置部的上表面距底座部的上表面的高度处于喷嘴的上表面距底座部的上表面的高度的I倍以上、1.5倍以下,因此能缩小喷嘴与载置部的高度差。所以,上布不易从喷嘴或载置部滑落。布粘接装置能避免上布从喷嘴滑落而造成上布的位置变得不稳定。 在技术方案8、9的布粘接装置中,上述引导构件还包括调节部。调节部对上述喷嘴的延伸方向另一端部与上述载置部的距离进行调节。布粘接装置在安装了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不同的喷嘴时,能与安装着的喷嘴在延伸方向上的长度相配合地调节喷嘴和载置部的距离。布粘接装置在安装了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彼此不同的喷嘴时,也能在底座部的上侧且在喷嘴的延伸方向另一端部侧至少与喷嘴相对的位置对上布进行支撑。 在技术方案10、11的布粘接装置中,上述引导构件还包括下布导向部。下布导向部配置于上述载置部的搬运方向上游侧,且对上述下布进行引导。上述下布导向部在其一部分位于上述喷嘴的延伸方向另一端侧的下部的状态下,对上述下布进行引导。布粘接装置能将要涂布粘接剂的下布的缘部的位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布粘接装置能在所期望的位置将上布与下布粘接。 在技术方案12、13的布粘接装置中,上述引导构件还包括轴部。轴部将上述下布导向部支撑成能转动。上述下布导向部能以上述轴部为中心进行转动,从而在第一姿势与第二姿势之间进行切换。第一姿势是上述下布导向部的一部分位于上述喷嘴的延伸方向另一端侧的下部的姿势。第二姿势是上述下布导向部从上述喷嘴的延伸方向另一端侧的下部退避的姿势。操作者例如在切换喷嘴的位置时,通过将下布导向部切换到第二姿势,能防止喷嘴与下布导向部干涉。 在技术方案14?17的布粘接装置中,上述引导构件还包括导向位置调节部。导向位置调节部能调节上述下布导向部在延伸方向上的位置。布粘接装置能调节要涂布粘接剂的下布的缘部的位置。布粘接装置能在所期望的位置将上布与下布粘接。 【附图说明】 图1是布粘接装置I的立体图。 图2是喷嘴51附近的立体图。 图3是下搬运部90周边的右视图。 图4是喷嘴支撑机构41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喷嘴51和喷嘴支撑部43的1_1线向视方向截面、螺钉511、512的正面的图。 图6是喷嘴支撑机构41、皮带20、喷嘴51、引导构件70的主视图。 图7是喷嘴支撑机构41、引导构件70、上布C2、下布Cl的立体图。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喷嘴51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图9是喷嘴支撑机构41、皮带20、喷嘴51、引导构件170的主视图。 图10是下布导向机构80处于第一姿势时的喷嘴51附近的立体图。 图11是下布导向机构80附近的主视图。 图12是下布导向机构80处于第二姿势时的喷嘴51附近的立体图。 图13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喷嘴51附近的立体图。 图14是喷嘴支撑机构41、皮带20、喷嘴51、引导构件270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布粘接装置I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图中箭头所表示的上下、左右、前后。布粘接装置I能一边在搬运方向C上搬运上布和下布,一边对它们进行粘接。搬运方向C是从布粘接装置I的前侧朝向后侧的方向。布粘接装置I的前侧是搬运方向C的上游侧,布粘接装置I的后侧是搬运方向C的下游侧。 如图1?图3所示,布粘接装置I包括底座部2、立柱部3、机臂部4。底座部2呈大致长方体状。底座部2固定于工作台(未图示)。立柱部3从底座部2右端朝上方延伸。机臂部4与立柱部3上端连接,并朝立柱部3左侧面的左方突出。 底座部2在其内部设有下搬运部90。上布和下布配置于底座部2,且彼此相对。下搬运部90和上搬运滚筒17协同动作,一边对上布和下布进行按压,一边在搬运方向C上进行搬运。底座部2是支撑立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布粘接装置(1),包括:底座部(2);搬运机构(17、90),该搬运机构一边在按压位置(98)对配置于所述底座部且彼此相对的上布和下布进行按压,一边在搬运方向上进行搬运;喷嘴(51),该喷嘴在与所述搬运方向交叉的延伸方向上延伸,且在所述搬运机构的搬运方向上游侧将粘接剂排出到配置于所述底座部的所述上布与所述下布之间;以及喷嘴支撑机构(41),该喷嘴支撑机构对所述喷嘴的延伸方向一端侧进行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粘接装置还包括引导构件(70、170、270),该引导构件具有载置部(71、171、271),该载置部配置于所述底座部上表面的上侧,且配置于在所述喷嘴的延伸方向另一端侧至少与所述喷嘴相对的位置,将所述上布载置成离开所述底座部的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3.28 JP 2013-0701901.一种布粘接装置(1),包括: 底座部⑵; 搬运机构(17、90),该搬运机构一边在按压位置(98)对配置于所述底座部且彼此相对的上布和下布进行按压,一边在搬运方向上进行搬运; 喷嘴(51),该喷嘴在与所述搬运方向交叉的延伸方向上延伸,且在所述搬运机构的搬运方向上游侧将粘接剂排出到配置于所述底座部的所述上布与所述下布之间;以及喷嘴支撑机构(41),该喷嘴支撑机构对所述喷嘴的延伸方向一端侧进行支撑,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粘接装置还包括引导构件(70、170、270),该引导构件具有载置部(71、171、271),该载置部配置于所述底座部上表面的上侧,且配置于在所述喷嘴的延伸方向另一端侧至少与所述喷嘴相对的位置,将所述上布载置成离开所述底座部的上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布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置部呈板状, 所述载置部的上表面距所述底座部的上表面的高度处于所述喷嘴的上表面距所述底座部的上表面的高度以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置部的搬运方向下游侧的端部比所述按压位置靠所述喷嘴一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置部在搬运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喷嘴在搬运方向上的长度相同, 所述载置部在搬运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喷嘴在搬运方向上的位置相同。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置部的所述喷嘴侧的下端部离开所述底座部的上表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置部的所述喷嘴侧的下端部离开所述底座部的上表面的距离小于所述喷嘴的上表面距所述底座部的上表面的高度。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布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置部在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处于所述喷嘴在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以上, 所述载置部的上表面距所述底座部的上表面的高度处于所述喷嘴的上表面距所述底座部的上表面的高度的I倍以上、1.5倍以下。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构件还包括调节部(72、172、272),该调节部对所述喷嘴的延伸方向另一端部与所述载置部的距离进行调节。9.如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皆川裕一朗梅田和俊岩越弘恭根本祥光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