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出口块状物料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335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出口块状物料输送机,特征是壳体为密闭的物料输送空间,下料口为多个,在壳体内部设有多口隔板,多口隔板将壳体内部空间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双侧链位于物料输送板两侧与物料输送板相连接,双侧链及物料输送板设置在多口隔板上面并绕过输送机的头尾轮闭合,驱动装置带动双侧链在壳体内部循环往复运动。块状物料在输送机内通过安装在双侧链条上的物料输送板的移动被送到输送机下面的多个出口处,块状物料从出口处自然排出,从而实现对块状物料的运输和多点排出。本输送机可广泛应用于块状物料的密闭输送,避免输送过程中扬尘对环境的污染,尤其适合需要多点供应块状物料的装置的供料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块状物料输送机,特别是一种多出口块状物料输送机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块状物料的输送普遍采用胶带式输送机来实现。采用胶带式输送机运送块状物料时,由于物料之间的摩擦和碰撞可能产生一定量的扬尘,会影响周围的环境,另外胶带式输送机只能实现一点下料,对于需要多个进料口的装置,则无法用单条胶带式输送机实现供料。在实践中,也有采用埋刮板输送机运送块状物料的。但经常由于块状物料的堆积和卡阻而导致刮板机的输送链条拉断、链轴被损毁,从而影响受料装置的正常受料,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出口块状物料输送机,通过增设壳体,多口隔板、各类下料口,实现对块状物料的密闭无尘顺畅输送和多点下料,解决块状物料无法多点无尘运输的技术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种多出口块状物料输送机,包括壳体、进料口 、双侧链、物料输送板、下料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为密闭的物料输送空间。 所述的下料口为多个,包括余料排出口 、中间下料口和终端下料口 ,终端下料口位于输送机物料输送的终端壳体的下部,余料排出口位于输送机物料输送的始端壳体的下部,中间下料口位于余料排出口和终端下料口之间。 在壳体内部设有多口隔板,多口隔板将壳体内部空间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双侧链位于物料输送板两侧与物料输送板相连接,双侧链及物料输送板设置在多口隔板上面并绕过输送机的头尾轮闭合,驱动装置带动双侧链在壳体内部循环往复运动。 所述的多口隔板上设有多个开口 ,开口可为矩形、圆形、椭圆形或其它任意几何形状。 所述的物料输送板为立式挡板,高度与双侧链高度相同。 所述的多口隔板上设有自动切断阀,阀板形状与多口隔板的开口形状相匹配,该自动切换阀可接受外界指令进行开启或闭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合理,可靠性好,可实现对块状物料的密闭无尘顺畅输送和多点下料,解决块状物料无法多点无尘运输的技术难题。 块状物料在输送机内通过安装在双侧链条上的物料输送板的移动被送到输送机下面的多个出口处,块状物料从出口处自然排出,从而实现对块状物料的运输和多点排出。本输送机可广泛应用于块状物料的密闭输送,避免输送过程中扬尘对环境的污染,尤其适合需要多点供应块状物料的装置的供料系统。附图说明 图1是多出口块状物料输送机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放大图; 图3是双侧链及物料输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进料口 3-双侧链4-物料输送板5-多口隔板6-自动切断阀7-中间下料口 8-终端下料口 9-余料排出口 10-驱动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见图1、图2,一种多出口块状物料输送机,包括壳体1、进料口 2、双侧链3、物料输送板4、多口隔板5、自动切换阀6、中间下料口 7、终端下料口 8、余料排出口 9。壳体1为密闭的物料输送空间。下料口为多个,包括余料排出口 9、中间下料口 7和终端下料口 8,终端下料口 8位于输送机物料输送的终端壳体的下部,余料排出口 9位于输送机物料输送的始端壳体的下部,中间下料口 7位于余料排出口 9和终端下料口 8之间。终端下料口 8和余料排出口 9的宽度应与输送机的底板宽度相同。 在壳体1内部设有多口隔板5,多口隔板5将壳体1内部空间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双侧链3位于物料输送板4两侧与物料输送板4相连接(图3),双侧链3及物料输送板4设置在多口隔板5上面并绕过输送机的头尾轮闭合,驱动装置10带动双侧链3在壳体1内部循环往复运动。 多口隔板5上设有多个开口 ,开口可为矩形、圆形、椭圆形或其它任意几何形状。物料输送板4为立式挡板,高度与双侧链3高度相同。多口隔板5上设有自动切断阀6,阀板形状与多口隔板的开口形状相匹配,该自动切换阀6可接受外界指令进行开启或闭合。 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是多出口块状物料输送机在进料口 2处接受块状物料后,块状物料落在多口隔板5上,双侧链3及物料输送板4在驱动装置10的作用下将块状物料带走。块状物料经过多口隔板5上的开口处时,部分或全部物料在重力作用下自然穿过开口下落,并通过与多口隔板5开口相对应的中间下料口 7排出。当该中间下料口 7下面的受料装置接收到足够的物料时,通过料位检测等措施向控制系统发出料满信号,控制系统同时向该中间下料口 7上方对应的自动切断阀6发出关闭指令,此时自动切断阀6将其所在位置的多口隔板5上的开口封闭。当块状物料再次经过该开口位置时,物料在自动切断阀6的封闭下通过物料输送板的作用继续向下一个开口运动,通过下一个中间下料口 7向受料装置供料。当全部中间下料口 7所对应的多口隔板5上的开口被自动切断阀6封闭后,输送机将块状物料向终端下料口 8输送,实现最后一个受料装置的供料。在通过中间下料口 7向受料装置中落料时,可能会有少量物料落在外壳1的底面而被返回的物料输送板4向反方向带走,这些被带走的物料将通过余料排出口 9排出,以避免设备内部发生物料堆积卡阻现象。权利要求一种多出口块状物料输送机,包括壳体、进料口、双侧链、物料输送板、下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为密闭的物料输送空间。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出口块状物料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料口为多个,包括余料排出口 、中间下料口和终端下料口 ,终端下料口位于输送机物料输送的终端壳体的下部,余料排出口位于输送机物料输送的始端壳体的下部,中间下料口位于余料排出口和终端下料口之间。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出口块状物料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部设有多口隔板,多口隔板将壳体内部空间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双侧链位于物料输送板两侧与物料输送板相连接,双侧链及物料输送板设置在多口隔板上面并绕过输送机的头尾轮闭合,驱动装置带动双侧链在壳体内部循环往复运动。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出口块状物料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口隔板上设有多个开口 ,开口可为矩形、圆形、椭圆形或其它任意几何形状。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出口块状物料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料输送板为立式挡板,高度与双侧链高度相同。6.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多出口块状物料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口隔板上设有自动切断阀,阀板形状与多口隔板的开口形状相匹配,该自动切换阀可接受外界指令进行开启或闭合。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出口块状物料输送机,特征是壳体为密闭的物料输送空间,下料口为多个,在壳体内部设有多口隔板,多口隔板将壳体内部空间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双侧链位于物料输送板两侧与物料输送板相连接,双侧链及物料输送板设置在多口隔板上面并绕过输送机的头尾轮闭合,驱动装置带动双侧链在壳体内部循环往复运动。块状物料在输送机内通过安装在双侧链条上的物料输送板的移动被送到输送机下面的多个出口处,块状物料从出口处自然排出,从而实现对块状物料的运输和多点排出。本输送机可广泛应用于块状物料的密闭输送,避免输送过程中扬尘对环境的污染,尤其适合需要多点供应块状物料的装置的供料系统。文档编号B65G47/34GK101792058SQ20101011797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5日专利技术者王满 申请人: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出口块状物料输送机,包括壳体、进料口、双侧链、物料输送板、下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为密闭的物料输送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满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