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绕线扎把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268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绕线扎把机构,包括有上线架、裁线装置、拉线装置、存线装置以及捆线装置;该上线架上开设有一出线孔;该裁线装置设置在上线架上并位于出线孔侧旁;通过设置有上线架、裁线装置、拉线装置,从而完成对捆扎线的拉线以及裁线过程,同时配合存线装置以及捆线装置,可以将外部折弯后的线材放入存线装置中,并配合捆线装置完成对现在的捆扎过程,自动化程度更高,无需人工进行捆扎,从而有效提升了捆扎的效率,使之可以满足大批量的加工需求,同时也无需更多的人工来完成捆扎过程,极大降低了人工的成本。极大降低了人工的成本。极大降低了人工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绕线扎把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雷管加工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新型绕线扎把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电子雷管,又称数码电子雷管、数码雷管或工业数码电子雷管,即采用电子控制模块对起爆过程进行控制的电雷管;其中电子控制模块是指置于数码电子雷管内部,具备雷管起爆延期时间控制、起爆能量控制功能,内置雷管身份信息码和起爆密码,能对自身功能、性能以及雷管点火元件的电性能进行测试,并能和起爆控制器及其他外部控制设备进行通信的专用电路模块,其中线材是电子雷管在加工过程中重要的一个部件,电子雷管的线材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将线材捆扎起来,使其更方便于进行包装。
[0003]现有的电子雷管现在捆扎多为人工的方式使用裁好的捆扎线对产品进行捆扎包装,不仅使得劳动强度大,而且捆扎的效率也较慢,无法满足大批量的生产需求,同时自动化程度低,导致人工成本较大;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绕线扎把机构,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电子雷管线材捆扎方式劳动强度大、捆扎效率低以及人工成本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绕线扎把机构,包括有上线架、裁线装置、拉线装置、存线装置以及捆线装置;该上线架上开设有一出线孔;该裁线装置设置在上线架上并位于出线孔侧旁;该拉线装置设置在上线架侧旁并位于裁线装置侧旁;该存线装置可前后来回活动地设置在上线架上并位于裁线装置侧旁,存线装置与出线孔位置对应;该捆线装置设置在上线架侧旁并位于存线装置和拉线装置的上方。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线架上设置有过线架、传感器以及压线块,过线架设置在上线架上,过线架内具有供线材穿过的过线腔;该传感器设置在过线架上并位于过线腔下方;该压线块可上下来回活动地设置在过线腔中,且压线块下端压在线材上。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线架上设置有一止退装置,该止退装置包括有止退架、止退杆以及第一弹簧;该止退架设置在上线架上,前述出线孔位于止退架上,止退架内具有一供线材穿过的凹槽;该止退杆上端与止退架铰接,且止退杆的下端向内伸入凹槽中并与凹槽的底面挤压,止退杆的下端具有一止退部;该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线架和止退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并促使止退杆与凹槽底面挤压接触。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裁线装置包括有裁线架、第一驱动机构、裁线头以及第二驱动机构,该裁线架可前后来回活动地设置在上线架上,裁线架上贯穿有一供线材穿过的过线孔;该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上线架上并带动裁线架前后来回活动;该裁线头可上下来回活动地设置在裁线架上并随着裁线架来回活动,裁线头与过线孔位置对应;该第二驱动
机构设置在裁线架上并带动裁线头上下来回活动。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拉线装置包括有拉线架、活动杆、第三驱动机构、第一夹爪以及第四驱动机构;该拉线架设置在上线架侧旁;该活动杆可前后来回活动地设置在拉线架上并位于裁线装置的侧旁;该第三驱动机构设置在拉线架上并带动活动杆前后来回活动于裁线装置后侧;该第一夹爪可夹合地设置在活动杆上并随着活动杆前后来回活动;该第四驱动机构设置在活动杆上并带动第一夹爪夹合。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存线装置包括有存线架、第五驱动机构、第二夹爪、第六驱动机构、夹线爪、第七驱动机构、定型带以及第二弹簧;该存线架可前后来回活动地设置在上线架上并位于裁线装置侧旁;该第五驱动机构设置在上线架上并带动存线架前后来回活动;该第二夹爪为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两第二夹爪均设置在存线架上,且两第二夹爪围构形成有一存线槽,第二夹爪与裁线装置位置对应;该第六驱动机构设置在存线架上并带动两夹爪夹合;该夹线爪为可夹合的两个,两夹线爪设置在第二夹爪的左右两侧;该第七驱动机构设置在存线架上并带动夹线爪夹合;该定型带前后延伸地设置在第二夹爪上;该第二弹簧为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两第二弹簧的一端分别与存线架固定连接,两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定型带的两端固定连接并促使定型带向两端拉伸。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线架上设置有前后延伸的滑轨,存线架上设置有与滑轨配合的滑座,存线架通过滑座与滑轨的配合并在第五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前后来回活动。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捆线装置包括有捆线架、活动座、第一捆线驱动机构、旋转座、第二捆线驱动机构、第三捆线驱动机构以及夹线头;该捆线架设置在上线架侧旁;该活动座可上下来回活动地设置在捆线架上并位于存线装置的正上方;该第一捆线驱动机构设置在捆线架上并带动活动座上下来回活动;该旋转座可来回转动地设置在活动座上并随活动座来回活动;该第二捆线驱动机构设置在活动座上并带动旋转座来回转动;该第三捆线驱动机构设置在旋转座上并随着旋转座来回活动;该夹线头为两个,两夹线头均设置在第三捆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并由第三捆线驱动机构带动夹合。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0015]通过设置有上线架、裁线装置、拉线装置,从而完成对捆扎线的拉线以及裁线过程,同时配合存线装置以及捆线装置,可以将外部折弯后的线材放入存线装置中,并配合捆线装置完成对现在的捆扎过程,自动化程度更高,无需人工进行捆扎,从而有效提升了捆扎的效率,使之可以满足大批量的加工需求,同时也无需更多的人工来完成捆扎过程,极大降低了人工的成本。
[0016]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装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拉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存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捆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识说明:
[0023]10、上线架
ꢀꢀꢀꢀꢀꢀꢀꢀꢀꢀꢀꢀꢀꢀꢀꢀꢀ
101、出线孔
[0024]102、过线腔
ꢀꢀꢀꢀꢀꢀꢀꢀꢀꢀꢀꢀꢀꢀꢀꢀ
103、凹槽
[0025]11、过线架
ꢀꢀꢀꢀꢀꢀꢀꢀꢀꢀꢀꢀꢀꢀꢀꢀꢀ
12、传感器
[0026]13、压线块
ꢀꢀꢀꢀꢀꢀꢀꢀꢀꢀꢀꢀꢀꢀꢀꢀꢀ
14、止退装置
[0027]141、止退架
ꢀꢀꢀꢀꢀꢀꢀꢀꢀꢀꢀꢀꢀꢀꢀꢀ
142、止退杆
[0028]143、第一弹簧
ꢀꢀꢀꢀꢀꢀꢀꢀꢀꢀꢀꢀꢀꢀ
144、止退部
[0029]15、滑轨
[0030]20、裁线装置
ꢀꢀꢀꢀꢀꢀꢀꢀꢀꢀꢀꢀꢀꢀꢀ
201、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绕线扎把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线架、裁线装置、拉线装置、存线装置以及捆线装置;该上线架上开设有一出线孔;该裁线装置设置在上线架上并位于出线孔侧旁;该拉线装置设置在上线架侧旁并位于裁线装置侧旁;该存线装置可前后来回活动地设置在上线架上并位于裁线装置侧旁,存线装置与出线孔位置对应;该捆线装置设置在上线架侧旁并位于存线装置和拉线装置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绕线扎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线架上设置有过线架、传感器以及压线块,过线架设置在上线架上,过线架内具有供线材穿过的过线腔;该传感器设置在过线架上并位于过线腔下方;该压线块可上下来回活动地设置在过线腔中,且压线块下端压在线材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绕线扎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线架上设置有一止退装置,该止退装置包括有止退架、止退杆以及第一弹簧;该止退架设置在上线架上,前述出线孔位于止退架上,止退架内具有一供线材穿过的凹槽;该止退杆上端与止退架铰接,且止退杆的下端向内伸入凹槽中并与凹槽的底面挤压,止退杆的下端具有一止退部;该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线架和止退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并促使止退杆与凹槽底面挤压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绕线扎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裁线装置包括有裁线架、第一驱动机构、裁线头以及第二驱动机构,该裁线架可前后来回活动地设置在上线架上,裁线架上贯穿有一供线材穿过的过线孔;该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上线架上并带动裁线架前后来回活动;该裁线头可上下来回活动地设置在裁线架上并随着裁线架来回活动,裁线头与过线孔位置对应;该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裁线架上并带动裁线头上下来回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绕线扎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装置包括有拉线架、活动杆、第三驱动机构、第一夹爪以及第四驱动机构;该拉线架设置在上线架侧旁;该活动杆可前后来回活动地设置在拉线架上并位于裁线装置的侧旁;该第三驱动机构设置在拉线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琼纵振刘柏云刘兵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弘腾自动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