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吴茱萸碱类抗肿瘤和抗真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5793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取代吴茱萸碱类抗肿瘤和抗真菌化合物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该类化合物具有的结构通式(I),其中:R基团代表(1)苄基或取代苄基;(2)苯甲酰基或取代苯甲酰基;(3)2~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4)酯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取代吴茱萸碱类化合物对于各种肿瘤细胞系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为深入研究和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开辟了新的途径,可用于制备新的抗肿瘤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是一种新的生物碱类抗肿瘤和抗真菌化合物一取代吴茱萸碱类化合物和其盐类及其制备方法。 DNA拓扑异构酶I(topoisomerase I)是细胞生存的必需酶,参与细胞DNA复制、转录、重组和修复的全过程。由于肿瘤细胞中,尤其是结肠癌、子宫颈癌、卵巢癌等的TopoI含量大大高于正常组织,它们对Topol抑制剂更加敏感,因此该类药物对肿瘤细胞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加之该酶抑制剂具有疗效高、抗瘤谱广等特性,该酶的抑制剂现已被美国NCI列为重点研究的六大类抗肿瘤药物之一。喜树碱(CPT)及其类似物是最重要的一类拓扑异构酶抑制剂。该类化合物中,依立替康、拓扑替康和贝洛替康已成功开发上市,成为临床上重要的肿瘤化疗药物。然而,CPT类拓扑异构酶抑制剂还存在体内代谢不稳定、易水解失活、水溶性差和毒性大等缺陷。因此,寻找高效、低毒的新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此外,拓扑异构酶还可以作为抗真菌药物作用的靶点,研究新型的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有望发现全新类型的抗真菌药物。在前期研究中,专利技术人针对拓扑异构酶的晶体结构开展了虚拟高通量筛选研究,发现吴茱萸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取代吴茱萸碱类化合物,化学结构通式为:  *** Ⅰ  其中:R基团代表:  (1)苄基或取代苄基;  取代苄基苯环上取代基可位于苯环的邻、间、对位,可以是单取代,也可以是多取代,取代基是指:  a.卤素:F、Cl、Br、I;  b.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是指: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叔戊基、正己基;  c.-CN、-CH↓[2]CN、-NH↓[2]、-NO↓[2]、-CF↓[3]、-OCF↓[3]、-OCH↓[3]、-OCH↓[2]CH↓[3]、-OCH↓[2]CH↓[2]CH↓[3]、-OCH(CH↓...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春泉张万年王胜正董国强缪震元姚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