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双机器人焊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5185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焊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平面双机器人焊接系统,包括:支撑底架;直线模组,直线模组对称设置在支撑底架的顶部;变位机从动端,变位机从动端设置在支撑底架的内侧,变位机主动端,变位机主动端设置在支撑底架的内侧;通过压板的结构设计,实现了通过固定螺母的向下转动与固定螺纹杆之间进行螺纹连接,通过固定螺母对垫片向下进行顶动,将压板与工件本体的顶部进行压紧固定,将工件本体在一号横梁和二号横梁顶部的安装位置进行稳定处理的功能,解决了工件本体焊接时固定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了机器人焊接的效率。提高了机器人焊接的效率。提高了机器人焊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面双机器人焊接系统


[0001]本
技术实现思路
涉及机器人焊接领域,具体是一种平面双机器人焊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焊接机器人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等制造出来的用于自动化焊接作业的机械设备,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生产周期明确、自动化水平高、产品质量稳定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制造、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煤矿行业、市政施工、石油天然气管道、船舶制造等领域。
[0003]但现有的机器人焊接系统在对工件焊接位置的调节时不够方便,在焊接时需要人工对工件位置进行多次调节移动,对工件固定方式也较为繁琐,影响焊接的工作;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平面双机器人焊接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机器人焊接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平面双机器人焊接系统。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平面双机器人焊接系统,包括:
[0006]支撑底架;
[0007]直线模组,直线模组对称设置在支撑底架的顶部;变位机从动端,变位机从动端设置在支撑底架的内侧,变位机主动端,变位机主动端设置在支撑底架的内侧;
[0008]纵梁,纵梁设置在变位机从动端和变位机主动端之间,所述纵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二号横梁,所述纵梁的顶部滑动安装有一号横梁,其中一个所述二号横梁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二号支撑架;
[0009]固定螺纹杆,固定螺纹杆设置在二号支撑架的顶部,所述固定螺纹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压板;
[0010]移动台,移动台安装在直线模组的顶部,所述移动台的顶部设有焊接机器人。
[0011]优选地,所述移动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支撑架,所述一号支撑架的一侧安装有与焊接机器人配合的集尘罩。
[0012]优选地,所述压板的内部开设有与固定螺纹杆配合的活动口。
[0013]优选地,所述固定螺纹杆的外侧套设有弹簧。
[0014]优选地,所述固定螺纹杆的外侧套设有垫片,所述垫片位于压板的上方,所述固定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
[0015]优选地,两个所述二号横梁和一号横梁的顶部安装有工件本体。
[0016]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7]1.本技术通过压板的结构设计,实现了通过固定螺母的向下转动与固定螺纹杆之间进行螺纹连接,通过固定螺母对垫片向下进行顶动,将压板与工件本体的顶部进行
压紧固定,将工件本体在一号横梁和二号横梁顶部的安装位置进行稳定处理的功能,解决了工件本体焊接时固定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了机器人焊接的效率;
[0018]2.本技术通过焊接机器人和集尘罩的结构设计,解决了在焊接机器人对工件本体进行焊接时通过集尘罩进行集尘处理的问题,提高了操作环境的人员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焊接机器人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1、支撑底架;2、直线模组;3、变位机从动端;4、一号支撑架;5、焊接机器人;6、集尘罩;7、变位机主动端;8、移动台;9、工件本体;10、纵梁;11、一号横梁;12、二号横梁;13、二号支撑架;14、压板;15、固定螺纹杆;16、弹簧;17、垫片;18、固定螺母;19、活动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以下结合附图1,图2,图3,图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一种平面双机器人焊接系统,包括:
[0029]支撑底架1;
[0030]直线模组2,直线模组2对称设置在支撑底架的顶部;变位机从动端3,变位机从动端3设置在支撑底架1的内侧,变位机主动端7,变位机主动端7设置在支撑底架1的内侧;
[0031]纵梁10,纵梁10设置在变位机从动端3和变位机主动端7之间,纵梁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二号横梁12,纵梁10的顶部滑动安装有一号横梁11,其中一个二号横梁12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二号支撑架13,通过变位机从动端3和变位机主动端7对工件本体9进行翻面处理;
[0032]固定螺纹杆15,固定螺纹杆15设置在二号支撑架13的顶部,固定螺纹杆15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压板14,通过压板14对工件本体9的顶部进行压动,对工件本体9的位置进行压紧固定处理;
[0033]移动台8,移动台8安装在直线模组2的顶部,移动台8的顶部设有焊接机器人5,通过直线模组2带动移动台8的位置进行移动调节,在移动台8移动调节时带动焊接机器人5进行位置调节处理;
[0034]参照图1,图2,图3,图4,移动台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支撑架4,一号支撑架4的一侧安装有与焊接机器人5配合的集尘罩6,通过焊接机器人5对工件本体9进行焊接,通过集尘罩6对焊接时的灰尘进行收集处理,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性,防止焊接灰尘和烟雾影响工作人员的安全。
[0035]进一步地,压板14的内部开设有与固定螺纹杆15配合的活动口19,将压板14在固定螺纹杆15的外侧进行活动调节处理,便于对压板14的前后位置进行调节处理,提高了压板14压动工件本体9时的配合效果,将工件本体9的放置位置进行压紧稳定处理;
[0036]进一步地,固定螺纹杆15的外侧套设有弹簧16,对压板14的移动进行缓冲处理,在压板14向下压动时通过弹簧16进行复位缓冲处理;
[0037]进一步地,固定螺纹杆15的外侧套设有垫片17,垫片17位于压板14的上方,固定螺纹杆15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18,通过固定螺母18对固定螺纹杆15进行转动,固定螺母18通过垫片17对压板14进行压动,将工件本体9进行固定处理,通过固定螺母18的向下转动与固定螺纹杆15之间进行螺纹连接,通过固定螺母18对垫片17向下进行顶动,将压板14与工件本体9的顶部进行压紧固定,将工件本体9在一号横梁11和二号横梁12顶部的安装位置进行稳定处理的功能,解决了工件本体9焊接时固定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了焊接机器人5焊接的效率;
[0038]进一步地,两个二号横梁12和一号横梁11的顶部安装有工件本体9,将工件本体9通过二号横梁12和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双机器人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架(1);直线模组(2),直线模组(2)对称设置在支撑底架的顶部;变位机从动端(3),变位机从动端(3)设置在支撑底架(1)的内侧,变位机主动端(7),变位机主动端(7)设置在支撑底架(1)的内侧;纵梁(10),纵梁(10)设置在变位机从动端(3)和变位机主动端(7)之间,所述纵梁(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二号横梁(12),所述纵梁(10)的顶部滑动安装有一号横梁(11),其中一个所述二号横梁(12)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二号支撑架(13);固定螺纹杆(15),固定螺纹杆(15)设置在二号支撑架(13)的顶部,所述固定螺纹杆(15)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压板(14);移动台(8),移动台(8)安装在直线模组(2)的顶部,所述移动台(8)的顶部设有焊接机器人(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波屠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宇森智能装备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