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式换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4887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按键式换挡机构,该按键换挡机构包括多个按键,各所述按键间隔排列,且至少相邻的两个所述按键的形状互不相同;各所述按键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识别部,且各所述识别部互不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按键式换挡机构,能够便于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对按键进行盲操,降低误触率。降低误触率。降低误触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键式换挡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换挡
,具体涉及按键式换挡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是现代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汽车换挡机构总成的形式越来越多,包括挡杆、旋钮、按键、怀挡、拨钮等形式。按键式换挡机构相比于传统的机械杆状式换挡机构,对驾驶员的驾驶技术要求不高,并且按键式换挡机构占用的驾驶舱空间较小,且按键式换挡机构在设计制作时复杂难度较低,在汽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0003]在现有技术中,虽然采用按键式的换挡机构解决了传统机械杆状的换挡机构的驾驶技术较高的问题,但是现有的按键式换挡机构的各按键的结构相同,在驾驶过程中,由于驾驶员需要注视前方道路,在需要进行按键操作时很容易误触,容易导致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已知技术问题之一,本技术提出了按键式换挡机构,能够便于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对按键进行盲操,降低误触率。
[0005]根据本技术一方面的按键式换挡机构,包括多个按键,各所述按键间隔排列,且至少相邻的两个所述按键的形状互不相同;
[0006]各所述按键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识别部,且各所述识别部互不相同。
[0007]根据本技术的按键式换挡机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能够便于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对按键进行盲操,降低误触率。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按键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P挡按键、R挡按键、N挡按键和D挡按键;
[0009]多个所述识别部包括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以及第四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P挡按键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R挡按键的上表面,所述第三凹槽设置在所述N挡按键的上表面,所述第四凹槽设置在所述D挡按键的上表面;
[0010]其中,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不同,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不同,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四凹槽不同,
[0011]或,
[0012]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以及所述第四凹槽均不相同。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0014]滑动件,各所述滑动件的一端分别与各所述按键连接,当按压所述按键时,所述滑动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运动;
[0015]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设置有多个,各所述弹性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滑动件的两侧,且所述弹性组件沿所述第三方向抵持所述滑动件抵持所述滑动件;
[0016]滑片组件,各所述滑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滑片组件连接,当按压所述按键时,所述滑动件带动所述滑片组件沿第一方向运动。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件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
[0018]当按压所述按键时,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抵接;
[0019]当释放所述按键时,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抵接。
[0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有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分别设置有多个,且各所述第一导电件与各所述第二导电件穿插间隔设置;
[0021]所述滑片组件包括接触件,所述接触件设置有多个,
[0022]当按压所述按键时,各所述接触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接触,
[0023]当释放所述按键时,多个所述接触件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导电件接触。
[00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件的与所述滑片组件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缓冲件,当按压所述按键时,所述缓冲件与所述电路板接触。
[00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0026]上壳体,所述上壳体设有第一按键槽,各所述按键容置于所述第一按键槽;
[0027]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形成有多个空腔,各所述按键分别容纳于各所述空腔,且各所述空腔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按键抵接的弧形凸起;
[0028]底板,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下壳体与所述底板之间;
[0029]其中,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通过螺钉紧固,所述下壳体、所述电路板以及所述底板之间通过螺钉紧固。
[003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壳体设置有卡接槽,各所述按键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所述卡接槽。
[003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紧急按键,所述上壳体还设有第二按键槽,所述紧急按键安装于所述第二按键槽,所述紧急按键连接有所述滑动件。
[003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各所述滑动件内设置有导光件,所述导光件的中心位置对应的所述电路板上设置第一光源,且所述P挡按键、所述R挡按键、所述N挡按键和所述D挡按键所对应的所述导光件的中心位置对应的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第二光源。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本技术的按键式换挡机构的俯视图。
[0034]图2是按键式换挡机构的立体图。
[0035]图3是按键式换挡机构的爆炸图。
[0036]图4是图1中A

A处的剖视图。
[0037]图5是按键式换挡机构的主视图。
[0038]图6是图5中B

B处的剖视图。
[0039]图7是按键式换挡机构的内部结构图。
[0040]图8是弹性组件的爆炸图。
[0041]图9是滑片组件的爆炸图。
[0042]图10是按键式换挡机构的底面图。
[0043]附图标记:
[0044]100、上壳体;101、按键;102、识别部;103、卡接部;104、卡接槽;110、P挡按键;111、第一凹槽;120、R挡按键;121、第二凹槽;130、N挡按键;131、第三凹槽;140、D挡按键;141、第四凹槽;105、紧急按键;150、第一按键槽;160、第二按键槽;200、下壳体;201、空腔;202、弧形凸起;210、滑动件;211、连接口;212、第一限位部;213、第二限位部;214、缓冲件;215、导光件;216、第一光源;217、第二光源;220、弹性组件;221、弹簧座;222、挡位弹簧;223、触头;230、滑片组件;231、滑片支架;231a、柱状导杆;231b、倾斜面;231c、倾斜槽;232、复位弹簧;233、支架座;234、接触件;300、电路板;301、第一导电件;302、第二导电件;400、底板;500、螺钉;600、第一插接件;700、第二插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详细描述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方式的限制。
[0046]在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按键式换挡机构,包括多个按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按键间隔排列,且至少相邻的两个所述按键的形状互不相同;各所述按键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识别部,且各所述识别部互不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式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按键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P挡按键、R挡按键、N挡按键和D挡按键;多个所述识别部包括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以及第四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P挡按键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R挡按键的上表面,所述第三凹槽设置在所述N挡按键的上表面,所述第四凹槽设置在所述D挡按键的上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不同,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不同,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四凹槽不同,或,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以及所述第四凹槽均不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式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件,各所述滑动件的一端分别与各所述按键连接,当按压所述按键时,所述滑动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运动;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设置有多个,各所述弹性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滑动件的两侧,且所述弹性组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的第三方向抵持所述滑动件;滑片组件,各所述滑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滑片组件连接,当按压所述按键时,所述滑动件带动所述滑片组件沿第一方向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式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当按压所述按键时,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抵接;当释放所述按键时,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式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名球董效龙陈国鑫王再富全太宗刘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美和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