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火开关及具有该熄火开关的两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9760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熄火开关及具有该熄火开关的两轮车,熄火开关,包括:基座,设有贯穿其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安装腔,安装腔的腔壁形成有安装槽;转子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腔内;导体组件,设置于安装腔内,且其包括设置于安装槽内的端子、以及与转子组件连接并与端子相接触的接触桥;以及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以及第二密封件,第一密封件设置在转子组件的外侧壁与安装腔的腔壁之间、并位于安装槽靠近第一端面的一侧,第二密封件设置在转子组件的外侧壁与安装腔的腔壁之间、并位于安装槽靠近第二端面的一侧。装槽靠近第二端面的一侧。装槽靠近第二端面的一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熄火开关及具有该熄火开关的两轮车


[0001]本技术涉及安全开关
,特别涉及一种熄火开关及具有该熄火开关的两轮车。

技术介绍

[0002]大部分的驾驶员在驾驶双轮车时,若是遇到长时间等待,会习惯性会放下侧支架,减少身体上的疲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驾驶员在侧支架未收起的情况下误触油门,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对驾驶员造成伤害。
[0003]相关技术中,有一种熄火开关能够在侧支架被放下时使得双轮车无法点火,起到安全保护作用。例如公开号为CN210516567U的专利文本公开了一种单撑熄火开关,但是这种单撑熄火开关的密封性欠佳,外界的杂物容易进入单撑熄火开关的内部,容易造成转轴卡死,或者使得感应片和磁钢接触不良,并且,若是水进入至单撑熄火开关的内部,则会导致感应片与磁钢短路,影响正常使用,可靠性和耐久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熄火开关,有利于提高熄火开关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0005]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熄火开关的两轮车。
[0006]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熄火开关,包括:基座,设有贯穿其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腔壁形成有安装槽;转子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导体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其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的端子、以及与所述转子组件连接并与所述端子相接触的接触桥;以及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以及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转子组件的外侧壁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之间、并位于所述安装槽靠近第一端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在所述转子组件的外侧壁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之间、并位于所述安装槽靠近第二端面的一侧。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熄火开关,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8]本技术的熄火开关中,转子组件用于与双轮车的侧支架连接,当侧支架相对于车身转动时,能够带动转子组件相对于基座转动。接触桥能够随转子组件转动,当转子组件转动时,转子组件带动接触桥转动,从而使得接触桥与端子的接触位置发生改变,从而使得熄火开关在导通和断开两种状态之间切换。第一密封件用于将转子组件靠近第一端面的一端与安装腔之间的间隙密封,第二密封件用于将转子组件靠近第二端面的一端与安装腔之间的间隙密封,如此,可以降低外界的杂物或者水分进入至安装腔内,尤其是进入至安装槽内,而对接触桥和端子的正常通断产生影响的风险,提高熄火开关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子组件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腔的转子本体,所述转子本体包括装配部、连接在所述装配部靠近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一环形部、连接在所述装配部靠近所述第二端面的第二环形部,所述安装槽与所述装配部相对设置,
所述接触桥与所述装配部连接,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部的外侧壁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之间,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部的外侧壁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之间。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子组件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二环形部的转子轴套。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腔的腔壁包括与所述第一环形部的外侧壁间隔且相对设置的第一环形壁,所述装配部靠近所述第一端面的壁面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壁与所述第一环形部的外侧壁之间,所述第一密封件抵持在所述第一环形壁与所述第一环形部的外侧壁之间,且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装配部靠近所述第一端面的壁面相抵。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腔的腔壁包括与所述第二环形部的外侧壁间隔且相对设置的第二环形壁、以及与第二环形壁靠近所述第二端面的一侧连接的安装壁,所述安装壁与所述第二环形壁呈夹角设置;
[0013]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抵持在所述第二环形壁与所述第二环形部的外侧壁之间的弹性密封部、以及穿设在所述弹性密封部内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安装壁固定连接。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熄火开关还包括紧固件,所述固定环设有第一装配孔,自所述安装壁开设有第二装配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装配孔以及所述第二装配孔。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密封件具有第一弹性唇边,所述第一弹性唇边与所述第一环形部的外侧壁接触。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密封件具有第二弹性唇边,所述第二弹性唇边与所述第二环形部的外侧壁接触。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触桥具有至少两个触点,至少两个所述触点导电连接,且至少两个所述触点围绕所述转子组件的旋转中心轴间隔设置;所述端子包括正导电片和负导电片,所述正导电片和所述负导电片围绕所述转子组件的旋转中心轴间隔设置;
[0018]其中,所述接触桥包括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当所述接触桥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至少两个所述触点分别与所述正导电片和所述负导电片接触,当所述接触桥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正导电片或所述负导电片不与所有的所述触点接触。
[0019]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两轮车,包括:车身;侧支架,转动连接在所述车身上;以及如上所述的熄火开关,所述转子组件与所述侧支架连接并能够随所述侧支架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
[002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两轮车,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的两轮车中,转子组件用于与双轮车的侧支架连接,当侧支架相对于车身转动时,能够带动转子组件相对于基座转动。接触桥能够随转子组件转动,当转子组件转动时,转子组件带动接触桥转动,从而使得接触桥与端子的接触位置发生改变,从而使得熄火开关在导通和断开两种状态之间切换。第一密封件用于将转子组件靠近第一端面的一端与安装腔之间的间隙密封,第二密封件用于将转子组件靠近第二端面的一端与安装腔之间的间隙密封,如此,可以降低外界的杂物或者水分进入至安装腔内,尤其是进入至安装槽内,而对接触桥和端子的正常通断产生影响的风险,提高熄火开关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0022]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0024]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熄火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熄火开关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7]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熄火开关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0028]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熄火开关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0029]图6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熄火开关的原理图一;
[0030]图7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熄火开关的原理图二。
[0031]附图标号:
[0032]100、基座;101、第一端面;102、第二端面;103、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熄火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设有贯穿其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腔壁形成有安装槽;转子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导体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其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的端子、以及与所述转子组件连接并与所述端子相接触的接触桥;以及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以及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转子组件的外侧壁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之间、并位于所述安装槽靠近第一端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在所述转子组件的外侧壁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之间、并位于所述安装槽靠近第二端面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熄火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腔的转子本体,所述转子本体包括装配部、连接在所述装配部靠近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一环形部、连接在所述装配部靠近所述第二端面的第二环形部,所述安装槽与所述装配部相对设置,所述接触桥与所述装配部连接,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部的外侧壁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之间,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部的外侧壁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熄火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二环形部的转子轴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熄火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包括与所述第一环形部的外侧壁间隔且相对设置的第一环形壁,所述装配部靠近所述第一端面的壁面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壁与所述第一环形部的外侧壁之间,所述第一密封件抵持在所述第一环形壁与所述第一环形部的外侧壁之间,且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装配部靠近所述第一端面的壁面相抵。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熄火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志选付啟荣刘宁全太宗程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美和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