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内蒙古大学专利>正文

碱糊化马铃薯淀粉接枝丙烯酸及其钠盐合成高吸水树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4660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成高吸水树脂的新工艺,主要为配制一定浓度的强碱溶液,室温下滴加到马铃薯淀粉乳中,制得碱糊化马铃薯淀粉,氮气保护下水浴加热,使碱糊化马铃薯淀粉与丙烯酸及其钠盐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制得高吸水树脂,所制得的高吸水树脂的吸液能力较好,其最高吸去离子水量在1200-1500倍。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完全用强碱溶液在室温下对马铃薯淀粉乳进行糊化,并首次用该制得的碱糊化马铃薯淀粉进行高吸水树脂的合成,与其他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相比,其工艺简单,耗能少,易操作及控制,为未来大规模生产高吸水树脂拓展出一条新的道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卫生用品、农业、林业、园艺等领域的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吸 水树脂的制备方法,特别指以马铃薯淀粉、丙烯酸为主要原料合成高吸水树脂的一种新型 的简易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高吸水树脂是上世纪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1961年美国农业部北方研究所首 次将丙烯腈接枝于淀粉上,制成一种超过传统吸水材料的HSPAN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物。 1978年日本三洋化成株式会社率先将高吸水聚合物用于一次性尿布,从此引起了世界各国 科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高吸水树脂用途广泛,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尤其是高吸水树脂优良的吸水性和保 水性使其在许多领域内都得到了应用。一次性尿布等卫生用品是高吸水树脂最早开发的 应用领域,目前仍是高吸水树脂的最大消费市场;并且由于高吸水树脂吸水量很大,并具有 优异的保水性能,将高吸水树脂加入到土壤中,可以改变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大土壤的透水 性、透气性,并可将加入的水储存起来,在干旱地区土壤的水分保持、沙漠防治方面具有诱 人的前景;另外,由于高吸水树脂的亲水性及优良的防雾性和抗结露性能,所以又可作为新 的包装材料,例如将高吸水树脂用于光缆、电缆上,可以避免电缆破损时水的进入。淀粉是一种可再生、来源广泛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淀粉与丙烯腈、丙烯酸、丙烯 酰胺等亲水性烯类单体的接枝聚合物或共聚物是目前高吸水树脂市场中的主要品种之一。 并且由于淀粉价格低廉、生物降解性能好,在一次性使用的个人卫生用品及农林牧业等应 用领域相对其它合成系列有明显的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合成高吸水树脂的新型方法,这种制备方法 以马铃薯淀粉、丙烯酸、氢氧化钠、过硫酸钾、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经合 理的配比、简单的合成路线制得高吸水树脂。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如下方案解决的碱糊化马铃薯淀粉接枝丙烯 酸及其钠盐合成高吸水树脂的方法,其特征是配制浓度为lmg/ml的N,N'-亚甲基 双丙烯酰胺溶液0.4-2. 4ml,其中马铃薯淀粉与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质量比是 1 0.0004-0. 0024 ;马铃薯淀粉与去离子水以1 3的质量比混合,搅拌0. 5-1. 0h,配 制氢氧根摩尔浓度是0. 625-0. 700mol/L的强碱溶液,其中马铃薯淀粉与强碱的质量比是 1 0.050-0. 078,用配制好的强碱溶液在室温下以10-15#/w的滴速糊化马铃薯淀粉乳,制 得碱糊化马铃薯淀粉;在冰水浴冷却下,用质量浓度为25%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除去阻聚剂 的丙烯酸,得到丙烯酸中和度为20% -70%的丙烯酸及其钠盐溶液,其中马铃薯淀粉与丙 烯酸、氢氧化钠的质量比是1 4-7 0.44-2. 34;将制得的碱糊化马铃薯淀粉与丙烯酸及其钠盐溶液混合,加入马铃薯淀粉质量1.2-1. 6%的过硫酸钾做引发剂,加入浓度为Img/ ml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溶液0. 4-2. 4ml做交联剂,室温下搅拌0. 5-1. Oh,使其混 合均勻;在氮气保护下,水浴加热,使碱糊化马铃薯淀粉与丙烯酸及其钠盐进行接枝共聚反 应,并使产物在沸水浴中保温1.0-2. 0h,将产物取出,烘干并粉碎,即得高吸水树脂。所制得 的高吸水树脂的最高吸去离子水量为1200-1500g/g。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配制氢氧根摩尔浓度是0. 625-0. 700mol/L的强碱溶液时所 用的强碱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优选氢氧化钠。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所制得的高吸水树脂的丙烯酸中和度是20% -70%,其中和 度是 20%,30%,40%,50%,55%,60%,70%。中和度优选 20% _60%,最优选 50% -6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本专利技术专利完全用强碱溶液在室温下对马铃薯淀粉乳进行糊 化,并首次用该制得的碱糊化马铃薯淀粉进行高吸水树脂的合成,最终所制得的高吸水树 脂的吸液能力较好,其最高吸去离子水量在1200-1500倍。2、在以淀粉为母体合成高吸水 树脂的过程中,首先都要将淀粉加热糊化,再与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合成吸水树脂,但是淀粉 的热糊化主要有以下的缺点(1)加热糊化需要耗费很大的热量才可使淀粉溶液发生糊化 反应,并且需要一定的糊化时间,一般淀粉的糊化温度为50°C -80°C ; (2)糊化温度不宜控 制,温度过高会导致淀粉“老化”,在水中不易分散,使接枝率降低,吸水能力下降,温度过低 则淀粉发生不了糊化作用;(3)不同种类的淀粉以及不同生产批次的淀粉的糊化温度都会 有差别,而以热糊化淀粉为原料合成吸水树脂时对淀粉的糊化温度要求非常严格,这就为 大规模生产造成了非常大的不利因素,并且合成高吸水树脂的吸水量不稳定、重复性差。本 专利技术专利中,采用强碱溶液在室温下对马铃薯淀粉进行糊化、并以碱糊化后的马铃薯淀粉 为原料合成高吸水树脂的新工艺,克服了以上以热糊化淀粉为原料合成高吸水树脂时的缺 点,首先,碱糊化无需加热、糊化时间很短,在室温下即可完成反应,不需要耗费热能;其次, 只需将强碱溶液滴加到马铃薯淀粉乳中,并控制滴加速度即可完成马铃薯淀粉的糊化,这 要比控制温度更加直观简便,更利于大规模的生产,具有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3、生产该产 品的原料是马铃薯淀粉,它是我国北方地区产量非常大的农产品,该产品的推广会给我国 北方地区农产品的深加工拓展出一条新的道路,使农民增加收入。附图说明图1是制备高吸水树脂的工艺流程2是碱糊化时氢氧化钠用量对产品吸去离子水量的影响曲线图3是引发剂用量对产品吸去离子水量的影响曲线图4是交联剂用量对产品吸去离子水量的影响曲线图5是丙烯酸中和度对产品吸去离子水量的影响曲线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称取0. 27g氢氧化钠,溶解于10. Oml去离子水中,配制氢氧根摩尔浓度 为0. 67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称取5. Og氢氧化钠,溶解于25. Oml去离子水中,配制成 质量分数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冰水浴冷却及搅拌的条件下,中和30. Og (28. 6ml)除 去阻聚剂的丙烯酸,制得丙烯酸中和度为30%的丙烯酸及其钠盐溶液;称取5. Og马铃薯淀粉,与15. Oml去离子水混合,搅拌0. 5h后,用氢氧根摩尔浓度为0. 675mol/L的氢氧化钠溶 液以10-15#/w的滴速糊化马铃薯淀粉乳;将制得的碱糊化马铃薯淀粉与丙烯酸及其钠盐 溶液混合,加入70mg过硫酸钾、IOml浓度为lmg/ml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溶液,于 室温搅拌0. 5h,使其混合均勻;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水浴加热逐渐升温,使碱糊化马铃薯 淀粉与丙烯酸及其钠盐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并使产物在沸水浴中保温1. 0-2. Oh,将产物取 出,烘干并粉碎,即得高吸水树脂。本实施例所制得的高吸水树脂吸去离子水量为1045g/g。实施例2 实验条件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称取氢氧化钠0. 25g,溶解于10. Oml 去离子水中,配制氢氧根摩尔浓度为0. 62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本实施例所制得的高吸 水树脂吸去离子水量为720g/g。实施例3 实验条件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称取0. 26g氢氧化钠,溶解于10. Oml 去离子水中,配制氢氧根摩尔浓度为0. 65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本实施例所制得的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碱糊化马铃薯淀粉接枝丙烯酸及其钠盐合成高吸水树脂的方法,其特征是:配制浓度为1mg/ml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溶液0.4-2.4ml,其中马铃薯淀粉与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质量比是1∶0.0004-0.0024;马铃薯淀粉与去离子水以1∶3的质量比混合,搅拌0.5-1.0h,配制氢氧根摩尔浓度为0.625-0.700mol/L的强碱溶液,其中马铃薯淀粉与强碱的质量比是1∶0.050-0.078,用配制好的强碱溶液在室温下以10-15↓[秒/滴]的滴速糊化马铃薯淀粉乳,制得碱糊化马铃薯淀粉;在冰水浴冷却下,用质量浓度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除去阻聚剂的丙烯酸,得到丙烯酸的中和度为20%-70%的丙烯酸及其钠盐溶液,其中马铃薯淀粉与丙烯酸、氢氧化钠的质量比是1∶4-7∶0.44-2.34;将制得的碱糊化马铃薯淀粉与丙烯酸及其钠盐溶液混合,加入马铃薯淀粉质量1.2-1.6%的过硫酸钾做引发剂,加入浓度为1mg/ml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溶液0.4-2.4ml做交联剂,室温下搅拌0.5-1.0h,使其混合均匀;在氮气保护下,水浴加热,使碱糊化马铃薯淀粉与丙烯酸及其钠盐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并使产物在沸水浴中保温1.0-2.0h,将产物取出,烘干并粉碎,即得高吸水树脂,所制得的高吸水树脂的最高吸去离子水量为1200-1500g/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国华目仁更兰菲刘洋王智鑫王彩丽李洁张伟林波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