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纤维环缝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3579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纤维环缝合器,包括内部为中空结构的外壳以及分别设置在外壳内部的传动组件和缝合组件,传动组件用于带动缝合组件进行缝合作业;缝合组件包括导线针组件和穿线针;导线针组件包括导线针、缝线、缝线容置管和导丝,导丝位于导线针的内部,导线针前端为具有开口的弯曲部,导丝的前端与所述弯曲部的弯曲形状相适配;缝线位于缝线容置管内,缝线的一端设置有金属部,且缝线具有金属部的一端在导线针弯曲部的开口位置处与导丝朝向导线针弯曲部的一端固定。其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性能好,在实现相同缝合效果的基础上简化一次性纤维环缝合器的结构,降低制作成本,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纤维环缝合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纤维环缝合器。

技术介绍

[0002]椎间盘突出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之一,其常见诱因是椎间盘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等部分在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之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椎管内,从而导致脊髓和脊髓神经遭受刺激或压迫,引起肩颈腰腿等部位出现疼痛或麻木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0003]临床可通过切除突出的髓核及游离的纤维环组织来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同时,为避免髓核再次突出,在摘除髓核后,需要缝合纤维环遗留下来的切口。当前,普遍使用一次性纤维缝合器来缝合纤维环,例如,CN201320566532.2公开了一种一次性纤维环缝合器,通过缝合组件和传动组件的配合,实现在微创手术环境下对纤维环的缝合,但该缝合器结构相对复杂,制作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纤维环缝合器,以解决现有缝合器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一次性纤维环缝合器,包括内部为中空结构的外壳以及分别设置在外壳内部的传动组件和缝合组件,传动组件用于带动缝合组件进行缝合作业;缝合组件包括导线针组件和穿线针;
[0006]导线针组件包括导线针、缝线、缝线容置管和导丝,导丝位于导线针的内部,导线针前端为具有开口的弯曲部,导丝的前端与弯曲部的弯曲形状相适配;
[0007]缝线位于缝线容置管内,缝线的一端设置有金属部,且缝线具有金属部的一端在导线针弯曲部的开口位置处与导丝朝向导线针弯曲部的一端固定。
[0008]进一步地,穿线针的外部包裹有第一空心管,导线针的外部包裹有第二空心管,缝线容置管设置于第一空心管和第二空心管之间。
[0009]进一步地,传动组件包括导丝传动组件和穿线针传动组件,所述导丝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调整旋钮以及与第一调整旋钮啮合的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与导丝背离导线针弯曲部的一端固定。
[0010]进一步地,第一齿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限定第一齿条运动范围的第一限位部,且第一限位部位于外壳的内表面。
[0011]进一步地,穿线针传动组件包括第二调整旋钮、与第二调整旋钮啮合的第二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与穿线针的后端连接。
[0012]进一步地,第二齿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部,且第二限位部设置在外壳的内表面。
[0013]进一步地,穿线针和导线针穿出外壳的位置处设置有针管固定组件。
[0014]进一步地,穿线针和导线针穿出外壳的部分包裹有保护套。
[0015]进一步地,保护套与外壳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保护套位置的保护套调节座。
[0016]进一步地,弯曲部的弯曲角度为130
°±
15
°

[0017]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一次性纤维环缝合器,其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性能好,在实现相同缝合效果的基础上简化一次性纤维环缝合器的结构,降低制作成本,有利于一次性纤维环缝合器的推广,从而在大范围上降低椎间盘手术复发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图;
[0020]图3a

d为使用该一次性纤维环缝合器对纤维环进行缝合的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2]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一次性纤维环缝合器,包括内部为中空结构的外壳1。该外壳1包括左右对称扣合的两个壳体,其间中空,用于容置传动组件及部分缝合组件,在两个壳体的内表面分别设置若干孔洞和凸起部,用于扣合两个外壳1。
[0023]外壳1内部设置有传动组件和缝合组件,传动组件用于带动缝合组件进行缝合作业。缝合组件包括导线针组件和穿线针16。
[0024]导线针组件包括导线针17、缝线18、缝线容置管20和导丝11,导丝11位于导线针17的内部,导线针17前端为具有开口的弯曲部,导丝11的前端与弯曲部的弯曲形状相适配。为确保缝线18能顺利穿过穿线针16,设置导线针17弯曲部的弯曲角度为130
°±
15
°
。缝线18位于缝线容置管20内,缝线18的一端设置有金属部21,且缝线18具有金属部21的一端在导线针17弯曲部的开口位置处与导丝11朝向导线针17弯曲部的一端固定。穿线针16和导线针17穿出外壳1的位置处设置有针管固定组件12,通过针管固定组件12固定穿线针16和导线针17,保证稳定性能。
[0025]穿线针16和导线针17穿出外壳1的部分包裹有保护套14。通过保护套14用于在手术过程中,避免人体组织被第一空心管15、第二空心管19和缝线容置管20刮伤,保护套14可设置为软管。保护套14与外壳1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保护套14位置的保护套调节座13,用于调节保护套14的位置。
[0026]导线针17的外部包裹有第二空心管19,穿线针16的外部包裹有第一空心管15,缝线容置管20设置于第一空心管15和第二空心管19之间。第二空心管19、第一空心管15和缝线容置管20之间采用焊接或粘接的方式相接触。也可将缝线容置管20置于第三空心管中,三个空心管之间采用焊接或粘接的方式相接触。
[0027]传动组件包括导丝传动组件和穿线针传动组件,导丝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调整旋钮8以及与第一调整旋钮8啮合的第一齿条9,第一齿条9与导丝11背离导线针17弯曲部的一端固定。第一调整旋钮8包括半齿轮和半圆形的手触部分,此二者采用一体化设计,半齿轮与
第一齿条9相啮合,第一齿条9与导丝11背离导线针17弯曲部的一端固定,扣动第一调整旋钮8,可带动导丝11将缝线18从导线针17的开口推出。
[0028]第一齿条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限定第一齿条9运动范围的第一限位部10,且第一限位部10位于外壳1的内表面。通过限位部限定第一齿条9的运动范围,从而限定导丝11对缝线18的推出距离。
[0029]穿线针传动组件包括第二调整旋钮2、与第二调整旋钮2啮合的第二齿轮4以及与第二齿轮4啮合第二齿条5,第二齿条5与穿线针16的后端连接。第二调整旋钮2包括第一齿轮和圆形的手触部分,第一齿轮和圆形的手触部分采用一体化设计。扣动第二调整旋钮2,带动穿线针16推出或撤回。第二齿条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部6,且第二限位部6设置在外壳1的内表面。该第二限位部6用于限定第二齿条5的运动范围,从而保证在将第二调整旋钮2推到底时,穿线针16的开口与导线针17的弯曲部的开口正好相对。
[0030]如图3所示,在使用时,控制导线针17刺穿纤维环创口一侧,扣动第二调整旋钮2,带动穿线针16推出,刺穿该纤维环创口的另一侧,此时,导线针17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纤维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为中空结构的外壳(1)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部的传动组件和缝合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缝合组件进行缝合作业;所述缝合组件包括导线针组件和穿线针(16);所述导线针组件包括导线针(17)、缝线(18)、缝线容置管(20)和导丝(11),所述导丝(11)位于所述导线针(17)的内部,所述导线针(17)前端为具有开口的弯曲部,所述导丝(11)的前端与所述弯曲部的弯曲形状相适配;所述缝线(18)位于所述缝线容置管(20)内,所述缝线(18)的一端设置有金属部(21),且所述缝线(18)具有所述金属部(21)的一端在所述弯曲部的开口位置处与所述导丝(11)朝向所述弯曲部的一端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纤维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针(16)的外部包裹有第一空心管(15),所述导线针(17)的外部包裹有第二空心管(19),所述缝线容置管(20)设置于所述第一空心管(15)和所述第二空心管(19)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纤维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导丝传动组件和穿线针传动组件,所述导丝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调整旋钮(8)以及与所述第一调整旋钮(8)啮合的第一齿条(9),所述第一齿条(9)与所述导丝(11)背离所述弯曲部的一端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纤维环缝合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成东岳欣殷海兵
申请(专利权)人:邦士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