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苦豆子破壁粉的微囊化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929151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兽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苦豆子破壁粉的微囊化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苦豆子为原料,将苦豆子机械粉碎获得1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苦豆子破壁粉的微囊化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兽药制剂
,具体涉及一种苦豆子破壁粉的微囊化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0002]动物肠炎是指胃肠黏膜及其深层组织的急性或慢性炎症过程,家畜发病后出现严重的胃肠机体障碍、自体中毒和明显的全身症状,临床以消化紊乱、腹痛、腹泻、发热为特征。肠炎最为突出的症状是腹泻。腹泻在中医属于“泄泻”范畴,常由脾胃运化失调,湿邪内盛而引起。畜禽的腹泻疾病作为在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之一,对动物的危害非常大,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腹泻目前尚未有有效的免疫方法,药物治疗仍是主要的防治手段,所以对畜禽腹泻疾病的预防以及治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兽医临床上通常采用抗菌药物治疗,但长期应用抗生素而产生的耐药菌株,降低了其疗效;同时这些药物的大量使用造成畜禽产品中药物残留,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0003]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畜禽腹泻的药物主要以抗生素为主,例如硫酸新霉素、磺胺脒、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痢菌净、庆大霉素、土霉素、喹乙醇等,其中,由于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十分苦,适口性差,一般做成针剂,或采用包被技术做成散剂,但成本很高;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土霉素等则容易产生耐药性,目前使用并不广泛;痢菌净则由于毒性较大,影响生长的原因,逐渐被养殖者放弃;喹乙醇虽能用于防治细菌性腹泻,但是35kg以上大型牲畜不能使用,因此市场上这类产品很少且用抗菌素治疗牛、羊、兔等草食动物时,很容易造成这些动物的胃肠菌群紊乱,有资料表明,动物的菌群紊乱,特别是梭状芽孢杆菌大量繁殖时,很容易导致动物的病情恶化,以致死亡。
[0004]苦豆子用途广泛,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苦豆子生物碱为苦豆子的药用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经现代药理、药效学方法研究证明,苦豆子生物碱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心律失常、抗炎、抗变态反应、抗溃疡、升高白细胞、平喘、清热、止痛、杀虫、镇静、镇痛和多种保健功效。苦豆子生物碱主要分布在地下部位,其中苦豆子种子中含8.11%,主要包括金雀花碱、苦参碱、槐胺碱、槐果碱、槐定碱、苦豆碱等。
[0005]在兽药方面,苦豆子生物碱对羊大肠杆菌、猪霍乱沙门氏杆菌、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羔羊B型魏氏梭菌、猪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苦参碱植物杀虫剂药浴2次可在7

10d杀死猪体表上的疥螨;苦豆子草粉的杀虫作用,足以杀死鸡体内的球虫,起到杀虫、止痢之效,但毒副作用也大。综上所述,苦豆子经过适当的脱毒、加工、处理后,可研究开发出多种新型兽药。
[0006]通过现代化制剂手段对苦豆子进行掩味处理来改善苦豆子制剂适口性对苦豆子在兽药领域的发展具有显著意义,有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和推广价值。中国专利108310046A公开了一种苦豆子总碱的靶向微囊及其制备方法,其采用苦豆子总碱与黄芪多糖及凹凸棒粘土制备靶向微囊,掩盖苦豆子总碱苦味,并达到了大肠定位释药的目的,可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使用。但其工艺水平仅体现在实验室阶段,微囊化也会导致药物释放的
不稳定,造成释放缓慢,未等吸收便排出体外等问题。
[0007]由此可见,目前兽药市场上对于以苦豆子作为主要活性成分的高效、低毒、适口性强、使用方便的中兽药制剂存在持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可掩味且能够快速释药的技术,采用该技术制备得到的苦豆子破壁粉微囊化制剂可长期使用、无毒副作用、无残留、可进行无公害处理,能够广泛用于防治动物的肠炎腹泻。
[0009]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在第一个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苦豆子破壁粉微囊化制剂,所述制剂是以苦豆子破壁粉为活性成分,以脂类或蜡质类可降解材料为囊材通过热熔挤出技术或熔融包衣技术制备成的破壁粉微囊,所述苦豆子破壁粉是将苦豆子通过机械粉碎得到粗粉后气流粉碎得到的苦豆子破壁粉。
[0011]作为可选的方式,在上述制剂中,所述苦豆子粗粉是将苦豆子以常规粉碎方法得到的粒径在150

180μm范围内的粗粉;所述苦豆子破壁粉是将所述苦豆子粗粉以气流粉碎技术得到的D90<20μm,D50<10μm的微粉。
[0012]在第二个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第一个方面所述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步骤一:将苦豆子破壁粉、囊材和致孔剂混合均匀。
[0014]进一步地,苦豆子破壁粉是指苦豆子经过常规粉碎得到的苦豆子粗粉后气流粉碎得到的D90<20μm,D50<10μm的微粉。
[0015]优选地,粗粉粒径范围150~180μm。
[0016]可选地,囊材和致孔剂无粒径要求,一般过80

100目筛(150

180μm)即可。
[0017]进一步地,苦豆子破壁粉、囊材和致孔剂的质量份数比为40

60:10

30:20

40。
[0018]进一步地,苦豆子破壁粉、囊材、致孔剂采用上述比例混合均匀,保证后续热熔挤出时,囊材能充分包裹苦豆子破壁粉,保证微囊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后续苦豆子破壁粉从微囊内溶出,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0019]进一步地,囊材为山嵛酸甘油酯、单双硬脂酸甘油酯、巴西棕榈蜡等蜡质类材料。
[0020]进一步优选地,蜡质类囊材为山嵛酸甘油酯。山嵛酸甘油酯是热熔挤出法优良的蜡质类囊材材料,因其熔点低,稳定性好,在熔融条件下可以将绝大部分的药物包裹在里面,改善药物的不良味道,提高牲畜的顺应性。
[0021]进一步地,致孔剂为醇类聚合物。
[0022]优选地,醇类聚合物为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
[0023]更优选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6000即PEG6000。
[0024]致孔剂有利于微囊中药材的释放,影响微囊的包埋质量和微囊的均匀性。醇类聚合物是采用醇类化合物(例如一元醇、二元醇或者三元醇)作为聚合单体,而后经过聚合反应得到的醇类聚合物,该醇类聚合物可以是单一的醇类化合物聚合而成,例如仅采用乙二醇为单体进行聚合,也可是多种醇类化合物聚合而成,例如采用乙二醇和丙三醇同为单体进行聚合反应。聚乙二醇无毒、无刺激性,味微苦,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并与许多有机物组分
有良好的相溶性。其具有优良的润滑性、保湿性、分散性、粘接剂、抗静电剂及柔软剂等。采用聚乙二醇作为致孔剂能够加速苦豆子破壁粉从微囊中的释放,继而保证微囊的质量。聚乙二醇6000是指分子量为6000的聚乙二醇,其白色蜡状固体薄片或颗粒状粉末;略有特臭。本品在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乙醚中不溶。
[0025]步骤二:开启热熔挤出机,设定热熔挤出的温度以及转速,同时平衡20

40分钟,保证热熔挤出机工作时,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苦豆子破壁粉微囊化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是以苦豆子破壁粉为活性成分,以脂类或蜡质类可降解材料为囊材通过热熔挤出技术或熔融包衣技术制备成的破壁粉微囊,所述苦豆子破壁粉是将苦豆子通过机械粉碎得到粗粉后气流粉碎得到的苦豆子破壁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苦豆子粗粉是将苦豆子以常规粉碎方法得到的粒径在150

180μm范围内的粗粉;所述苦豆子破壁粉是将所述苦豆子粗粉以气流粉碎技术得到的D90<20μm,D50<10μm的微粉。3.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苦豆子常规粉碎后气流粉碎得到苦豆子破壁粉;步骤二:将苦豆子破壁粉、囊材和致孔剂混合均匀;步骤二:开启热熔挤出机,设定热熔挤出的温度以及转速,同时平衡20

40分钟,平衡完成后,将苦豆子破壁粉、囊材和致孔剂混合得到的混合物,加入热熔挤出机内,而后挤出,混合物在热熔挤出机内被加热熔融,而后苦豆子被囊材包裹;步骤三:将热熔挤出后得到的挤出物进行冷却及粉碎。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剂辅料包括囊材和致孔剂,其中苦豆子破壁粉、囊材与致孔剂的质量份数比为40

60:10

30:20

40,所述囊材为蜡质类可降解性材料,进入体内可在胃肠道内被酶降解,从而使得苦豆子破壁粉发挥药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囊材为山嵛酸甘油酯、单双硬脂酸甘油酯或巴西棕榈蜡中的一种或多种;致孔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琰黄浩齐六卫张天宇廖峰袁攀澳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信康药物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