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康复的智能护理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834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康复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康复的智能护理床系统。包括智能电动护理床、床垫、前连接件、上肢训练康复系统、健康监测系统、下肢康复训练系统及后连接件,其中床垫设置于智能电动护理床的上方,上肢训练康复系统通过前连接件安装在智能电动护理床的首部,上肢训练康复系统用于患者上肢康复训练;下肢康复训练系统通过后连接件安装在智能电动护理床的尾部,下肢康复训练系统用于患者的下肢康复训练,健康监测系统设置于智能电动护理床的一侧,用于患者生命体征的检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功能多样化,能够满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为护理人员提供实时的健康数据,极大地减轻了护理人员的护理难度。大地减轻了护理人员的护理难度。大地减轻了护理人员的护理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康复的智能护理床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康复的智能护理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长期卧床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照护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智能照护、机体机能恢复及降低护理人员护理强度的需求,目前出现了很多护理床及其它康复照护设备,但是这些护理床及其它康复照护设备存在智能性不足,功能单一等缺陷,无法满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康复训练及相关生活照护需求。因此,急需一种可以弥补传统护理床及相关康复设备功能单调、智能化控制不足等缺陷的智能护理床系统,以便减轻家人、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康复的智能护理床系统,以解决传统护理床及相关康复设备存在功能单调、智能化控制不足等缺陷的问题,以便减轻家人、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康复的智能护理床系统,包括智能电动护理床、床垫、前连接件、上肢训练康复系统、健康监测系统、下肢康复训练系统及后连接件,其中床垫设置于智能电动护理床的上方,上肢训练康复系统通过前连接件安装在智能电动护理床的首部,上肢训练康复系统用于患者上肢康复训练;下肢康复训练系统通过后连接件安装在智能电动护理床的尾部,下肢康复训练系统用于患者的下肢康复训练,健康监测系统设置于智能电动护理床的一侧,用于患者生命体征的检测。
[0006]所述上肢训练康复系统包括支撑件、前显示器安装件、前显示器、转动件、上肢驱动电机、手柄及手部支撑部件,其中支撑件水平安装在所述前连接件上,前显示器通过前显示器安装件安装在支撑件的外侧端,转动件转动连接在支撑件的内侧端,且通过旋转固定旋钮锁紧;上肢驱动电机安装在转动件上,且两侧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手柄垂直连接,两个手柄的安装方向相反,两个手柄的末端分别与两个手部支撑部件连接。
[0007]所述手部支撑部件包括手柄转接件、手托件、手部把手及固定旋钮,其中手柄转接件通过角接触轴承Ⅰ与所述手柄连接,手托件的底部通过手部把手与手柄转接件连接,且手部把手通过固定旋钮锁紧。
[0008]所述下肢康复训练系统包括竖直支撑组件、横梁组件、后显示器、下肢驱动电机、曲柄及下肢支撑部件,其中竖直支撑组件的下端与所述后连接件连接,竖直支撑组件的上端与横梁组件连接,后显示器通过显示器安装件安装在横梁组件的外侧端,横梁组件的内侧端安装下肢驱动电机,下肢驱动电机的两侧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曲柄垂直连接,两个曲柄的安装方向相反,两个曲柄的末端分别安装两个下肢支撑部件。
[0009]所述下肢支撑部件包括脚部踏板、腿部调节杆、踏板伸缩护腿、脚踏转轴法兰、腿
部固定组件及脚踏转轴,其中脚踏转轴的一端通过角接触轴承Ⅱ与所述曲柄连接,另一端通过脚踏转轴法兰与脚部踏板连接,腿部调节杆和踏板伸缩护腿的一端连接且连接位置能够调整;腿部调节杆的另一端与脚部踏板固定连接,踏板伸缩护腿的另一端与腿部固定组件连接。
[0010]所述竖直支撑组件包括底部支撑竖管、支撑滚轮、锁紧旋钮及竖直架,其中竖直架的下端插设于底部支撑竖管的上端内部,且通过与底部支撑竖管螺纹连接的锁紧旋钮锁紧,底部支撑竖管的上端设有支撑滚轮,支撑滚轮与竖直架抵接,以消除竖直架与底部支撑竖管之间的间隙;
[0011]所述横梁组件包括上部横梁架、内管及横梁方管焊件,其中上部横梁架为T型结构,上部横梁架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竖直支撑组件上,内管的一端插设于上部横梁架的另一端内且通过旋钮锁紧,内管与上部横梁架的安装位置能够调整;横梁方管焊件固定于内管上,所述下肢驱动电机设置于横梁方管焊件上。
[0012]所述的用于康复的智能护理床系统,还包括在下肢康复训练过程中起到减重作用的减重机构;
[0013]减重机构包括减重带支架、工程塑料轴承、减重轮、柱塞及减重绳,其中减重带支架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横梁组件的上,减重带支架的上端设有轴套,轴套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减重轮,轴套的两端侧壁分别与两个柱塞连接,各柱塞的端部与减重轮楔面接触,防止减重轮反转;工程塑料轴承转动安装在减重带支架的上端部,减重绳一端与减重轮连接,另一端绕过工程塑料轴承

后与所述下肢支撑部件连接。
[0014]所述智能电动护理床包括床体、底盘焊架、中控脚轮、床头升降连杆组件、床头升降电动推杆、翻身电动推杆、翻身焊架、背部电动推杆、腿部电动推杆、床尾升降连杆组件及床尾升降电动推杆,其中床体包括依次铰接的背部床板、臀部床板、大腿床板及小腿床板,其中臀部床板的底部通过床头升降连杆组件和床尾升降连杆组件与底盘焊架连接,底盘焊架的底部设有中控脚轮,床头升降电动推杆和床尾升降电动推杆的尾部分别与底盘焊架的前后端铰接,床头升降电动推杆和床尾升降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分别与臀部床板的两端铰接;
[0015]背部电动推杆和腿部电动推杆的尾部分别与臀部床板的底部两端铰接,背部电动推杆和腿部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分别与背部床板和小腿床板铰接;
[0016]背部床板包括背部床板框及铰接在背部床板框上的左侧背板和右侧背板,左侧背板和右侧背板均可向内侧翻转;翻身焊架可沿左右方向转动地安装在背部床板框上,且两端分别通过滚轮与左侧背板和右侧背板抵接;翻身电动推杆的尾部与背部床板框铰接,输出端通过连杆与翻身焊架铰接,翻身电动推杆用于驱动左侧背板和右侧背板翻转。
[0017]所述臀部床板和所述底盘焊架之间还设有集便机构;
[0018]集便机构包括清洁模块升降电动推杆、集便器及清洁模块升降机构,其中清洁模块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底盘焊架上,且上端与集便器连接,清洁模块升降电动推杆的尾部与所述底盘焊架铰接,输出端与清洁模块升降机构铰接,清洁模块升降电动推杆用于驱动清洁模块升降机构进行升降动作,集便器通过连接软管与大小便集便容器连接。
[0019]所述健康监测系统包括检测平台及设置于检测平台上的心电检测仪、血糖分析仪、体温枪、血压计Ⅰ及血压计Ⅱ。
[0020]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康复的智能护理床系统,集合了电动护理床、上肢康复训练系统、下肢康复训练系统、二便收集系统及健康监测系统,可以很好地满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可以为护理人员提供实时的健康数据,极大地减轻了护理人员的护理难度,弥补了市面上护理床及康复设备智能化程度低,功能单一的不足,对于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康复的智能护理床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中智能电动护理床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中背部床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中上肢康复训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中下肢康复训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为智能电动护理床,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康复的智能护理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电动护理床(1)、床垫(2)、前连接件(3)、上肢训练康复系统(4)、健康监测系统、下肢康复训练系统(10)及后连接件(11),其中床垫(2)设置于智能电动护理床(1)的上方,上肢训练康复系统(4)通过前连接件(3)安装在智能电动护理床(1)的首部,上肢训练康复系统(4)用于患者上肢康复训练;下肢康复训练系统(10)通过后连接件(11)安装在智能电动护理床(1)的尾部,下肢康复训练系统(10)用于患者的下肢康复训练,健康监测系统设置于智能电动护理床(1)的一侧,用于患者生命体征的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康复的智能护理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训练康复系统(4)包括支撑件(4

1)、前显示器安装件(4

2)、前显示器(4

3)、转动件(4

4)、上肢驱动电机(4

5)、手柄(4

6)及手部支撑部件,其中支撑件(4

1)水平安装在所述前连接件(3)上,前显示器(4

3)通过前显示器安装件(4

2)安装在支撑件(4

1)的外侧端,转动件(4

4)转动连接在支撑件(4

1)的内侧端,且通过旋转固定旋钮(4

12)锁紧;上肢驱动电机(4

5)安装在转动件(4

4)上,且两侧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手柄(4

6)垂直连接,两个手柄(4

6)的安装方向相反,两个手柄(4

6)的末端分别与两个手部支撑部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康复的智能护理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支撑部件包括手柄转接件(4

8)、手托件(4

9)、手部把手(4

10)及固定旋钮(4

11),其中手柄转接件(4

8)通过角接触轴承Ⅰ(4

7)与所述手柄(4

6)连接,手托件(4

9)的底部通过手部把手(4

10)与手柄转接件(4

8)连接,且手部把手(4

10)通过固定旋钮(4

11)锁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康复的智能护理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康复训练系统(10)包括竖直支撑组件、横梁组件、后显示器(10

7)、下肢驱动电机(10

10)、曲柄(10

23)及下肢支撑部件,其中竖直支撑组件的下端与所述后连接件(11)连接,竖直支撑组件的上端与横梁组件连接,后显示器(10

7)通过显示器安装件(10

6)安装在横梁组件的外侧端,横梁组件的内侧端安装下肢驱动电机(10

10),下肢驱动电机(10

10)的两侧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曲柄(10

23)垂直连接,两个曲柄(10

23)的安装方向相反,两个曲柄(10

23)的末端分别安装两个下肢支撑部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康复的智能护理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支撑部件包括脚部踏板(10

16)、腿部调节杆(10

17)、踏板伸缩护腿(10

18)、脚踏转轴法兰(10

19)、腿部固定组件(10

15)及脚踏转轴(10

22),其中脚踏转轴(10

22)的一端通过角接触轴承Ⅱ(10

21)与所述曲柄(10

23)连接,另一端通过脚踏转轴法兰(10

19)与脚部踏板(10

16)连接,腿部调节杆(10

17)和踏板伸缩护腿(10

18)的一端连接且连接位置能够调整;腿部调节杆(10

17)的另一端与脚部踏板(10

16)固定连接,踏板伸缩护腿(10

18)的另一端与腿部固定组件(10

15)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康复的智能护理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支撑组件包括底部支撑竖管(10

1)、支撑滚轮(10

2)、锁紧旋钮(10

3)及竖直架(10

4),其中竖直架(10

4)的下端插设于底部支撑竖管(10

1)的上端内部,且通过与底部支撑竖管(10

1)螺纹连接的锁紧旋钮(10

3)锁紧,底部支撑竖管(10

1)的上端设有支撑滚轮(10

2),支撑滚轮(10

2)与竖直架(10

4)抵接,以消除竖直架(10

4)与底部支撑竖管(10

1)之间的间隙;所述横梁组件包括上部横梁架(10

5)、内管(10

8)及横梁方管焊件(10

9),其中上部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仁人陈禹希刘博吴佳桐吴琼李学威杜振军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