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线束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7907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检测装置,包括:底座、第一轴、定位环、气密性检测组件、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第一支架,其另一端设有第二支架,所述定位环上通过第一伸缩杆与第一支架连接,所述定位环上设有第一夹持组件,所述气密性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内圆、第一外环、内模和外模,所述第一内圆和所述第一外环设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内模设在所述第一内圆上,所述外模设在所述第一外环上,所述第一转动环和所述第二转动环设在所述定位环和所述气密性检测组件之间,所述第一转动环和所述第二转动环之间设有耐磨检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汽车线束检测装置能够对线束进行多项检测。线束检测装置能够对线束进行多项检测。线束检测装置能够对线束进行多项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线束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束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线束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
[0003]相关技术中,对线束的各项数据检测需要借助多种检测工具,检测线束的耐磨、抗拉、折弯等技术指标时需要分开检测,并相应的重新上夹具进行夹装,费时费力,影响检测效率。
[0004]中国专利文件CN109668690B公开了一种线束插头密封性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通过在水桶内盛放水,密封桶位于水桶内,且密封桶上通过安装孔安装的线束插头位于水桶内液面以下,引气管一端连接有气源,另一端连接在密封桶内,从而通过气源向密封桶内加入压力气体,气体如果从密封桶内流出时,只能从线束插头处流出,且工作人员能够从水桶内及时观测到气泡,方便快速准确判断不合格密封的线束插头。但是这种线束检测设备无法进行线束折弯检测,也无法进行耐磨性检测和线束接头拉伸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线束检测装置,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进行无法进行线束折弯检测、耐磨性检测和线束接头拉伸检测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线束检测装置,包括:底座、第一轴、定位环、气密性检测组件、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第一支架,其另一端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一支架转动配合,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轴连接;所述定位环套设在所述第一轴外侧,且与所述第一轴间隔分布,所述定位环上设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端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转动配合在所述第一支架内,所述定位环上设有第一夹持组件;所述气密性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内圆、第一外环、内模和外模,所述第一内圆和所述第一外环均设在所述第二支架上,且所述第一外环与所述第一内圆同轴分布,所述内模滑移配合在所述第一内圆外侧,所述外模滑移配合在所述第一外环内侧,所述内模与所述外模对应分布,所述内模与所述外模能够止抵;所述第一转动环和所述第二转动环设在所述定位环和所述气密性检测组件之间,所述第一转动环和所述第二转动环均套设在所述第一轴上,所述第一转动环和所述第二转动环间隔分布,所述第一转动环和所述第二转动环均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轴转动,所述第一转动环和所述第二转动环上均设有第一槽,所述第一转动环和所述第二转动环之间设有耐磨检测装置。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有第二轴,所述第二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轴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环和所述第二转动环啮合,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轴啮合。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环上的第一槽处转动配合有第三转动环,所述第一转动环的内侧转动配合有第四转动环,所述第四转动环与所述第一轴扣合配合,所述第四转动环与所述第三转动环啮合,所述第三转动环内侧设有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二转动环与所述第一转动环结构相同,且二者对称分布。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V型板和夹持部,所述V型板有两个,且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三转动环的内壁上,所述V型板的折弯处与所述第三转动环转动配合,所述夹持部滑移配合在所述V型板上,其能够沿着所述第三转动环的径向移动,所述耐磨检测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环和所述第二转动环对应位置处的两个所述V型板铰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有第三轴,所述第三轴上具有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和所述第二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一转动环底部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转动环卡扣配合,所述第二转动环底部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二转动环卡扣配合,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螺纹配合,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二螺纹配合,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第三轴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槽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槽分别沿着第一转动环或第二转动环的周向间隔分布。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内圆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第四驱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内圆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分别与所述定位环滑移配合,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上均设有半圆槽,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能够止抵,且两个所述半圆槽形成圆槽。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杆内部具有液压装置。
[0015]优选的,所述转盘内设有第五驱动件。
[0016]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线束检测装置,定位环上的第一夹持组件可以夹紧并固定线束的接头端,线束通过第一槽穿过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其尾端延伸至第一内圆和第二外环之间,通过内模和外模可以夹紧并固定线束的尾端。内模和外模可以密封线束的尾端,然后对线束进行充气测试。通过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的转动可以使线束折弯,从而进行线束折弯检测。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之间设有耐磨检测装置,可以对线束进行耐磨性检测。通过第一伸缩杆带动定位环移动,从而可以拉伸线束,进而实现线束接头拉伸检测。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线束检测装置只需要单次夹装即可实现气密性检测、弯折检测、耐磨性检测和线束接头拉伸检测,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汽车线束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汽车线束检测装置正视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定位环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定位环侧视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转动环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转动环剖视图。
[0024]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夹持组件夹持状态示意图。
[0025]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耐磨检测装置打磨状态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底座;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第一轴;5、定位环;61、第一内圆;62、第一外环;63、内模;64、外模;7、第一转动环;8、第二转动环;9、第一驱动件;10、第二轴;11、第二驱动件;12、第三轴;13、第三驱动件;14、第四驱动件;15、第一伸缩杆;16、转盘;17、第一夹持组件;171、上夹板;172、下夹板;18、第三转动环;19、第四转动环;20、第二夹持组件;201、V型板;202、夹持部;21、耐磨检测装置;22、第一卡槽;23、第二卡槽;24、第一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7]如图1至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线束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轴4、定位环5、气密性检测组件、第一转动环7和第二转动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线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一端设有第一支架(2),其另一端设有第二支架(3);第一轴(4),所述第一轴(4)与所述第一支架(2)转动配合,所述第一支架(2)上设有第一驱动件(9),所述第一驱动件(9)与所述第一轴(4)连接;定位环(5),所述定位环(5)套设在所述第一轴(4)外侧,且与所述第一轴(4)间隔分布,所述定位环(5)上设有第一伸缩杆(15),所述第一伸缩杆(15)的端部连接有转盘(16),所述转盘(16)转动配合在所述第一支架(2)内,所述定位环(5)上设有第一夹持组件(17);气密性检测组件,所述气密性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内圆(61)、第一外环(62)、内模(63)和外模(64),所述第一内圆(61)和所述第一外环(62)均设在所述第二支架(3)上,且所述第一外环(62)与所述第一内圆(61)同轴分布,所述内模(63)滑移配合在所述第一内圆(61)外侧,所述外模(64)滑移配合在所述第一外环(62)内侧,所述内模(63)与所述外模(64)对应分布,所述内模(63)与所述外模(64)能够止抵;第一转动环(7)和第二转动环(8),所述第一转动环(7)和所述第二转动环(8)设在所述定位环(5)和所述气密性检测组件之间,所述第一转动环(7)和所述第二转动环(8)均套设在所述第一轴(4)上,所述第一转动环(7)和所述第二转动环(8)间隔分布,所述第一转动环(7)和所述第二转动环(8)均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轴(4)转动,所述第一转动环(7)和所述第二转动环(8)上均设有第一槽(24),所述第一转动环(7)和所述第二转动环(8)之间设有耐磨检测装置(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和所述第二支架(3)之间设有第二轴(10),所述第二轴(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2)和所述第二支架(3)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轴(10)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环(7)和所述第二转动环(8)啮合,所述第一支架(2)上设有第二驱动件(11),所述第二驱动件(11)与所述第二轴(10)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线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环(7)上的第一槽(24)处转动配合有第三转动环(18),所述第一转动环(7)的内侧转动配合有第四转动环(19),所述第四转动环(19)与所述第一轴(4)扣合配合,所述第四转动环(19)与所述第三转动环(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天马运凡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运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